不支持Flash

疫苗之疑

  大众网-齐鲁晚报

  当一个个儿童注射乙肝疫苗出现各种疑似不良反应后,关于疫苗的疑惑也在人们心中产生,乙肝疫苗效果到底如何?为何给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国产和进口疫苗有何区别?哪些孩子易现不良反应?疫苗不良反应怎么处理……

  进口疫苗不良反应低

  免疫效果没区别

  国产乙肝疫苗属于国家规定第一类疫苗,可免费接种;进口乙肝疫苗则属于第二类疫苗,需要自费接种,据省城多家预防接种点介绍,15周岁及以上的市民注射剂量为20微克/支,价格为120元/支,15周岁以下市民接种剂量为10微克/支,价格为110元左右/每支。

  而对于到底选择进口疫苗还是国产疫苗,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邢莉表示:“进口疫苗在药品提纯技术、生产工艺、有效性方面都要优于国产疫苗。因此,不良反应率相对也会低一些。不过两者免疫效果是相同的,都在3-5年之间。”同时,有接种门诊工作人员表示,由于目前选择接种进口疫苗的人较少,难以比较两者的免疫时间长短。

  轻微发热等反应

  不需特殊处理

  “接种疫苗后最常见的就是发烧,一般在接种后1-2天内出现,只要发热不超过38.5℃并不需要特殊处理,主要护理办法还是物理降温,”济南市中心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彭惠告诉记者,“例如让孩子多喝点水、多休息就好。”此外,减毒活疫苗类疫苗出现发热情况较晚,大约在一周左右,家长接种后应注意观察。

  彭惠进一步表示,“除了发烧,一些婴幼儿可能出现肠胃不适,有腹泻的症状。”对轻微腹泻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只要注意给孩子多补充水分,两三天就能复原。如果孩子腹泻严重,并持续3天以上都不见好转,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此外,专家表示,少数受种者在24小时内可能出现注射部位疼痛、红肿,一般可在2-3日内自行缓解,不需处理;接种部位可出现硬结,一般1-2个月可自行吸收。在极罕见情况下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局部无菌性化脓等,需及时就医。

  出生24小时内

  接种疫苗效果最好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研究数据,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在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者,有4%不能阻断母婴传播,但在24小时之后的接种者,20%不能实现阻断。目前,世界卫生组织195个国家中有181个国家已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其中107个国家实施了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的策略。

  “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持续时间一般在3-5年之间,例如很多孩子在3岁多体检的时候就会发现体内已经没有乙肝抗体了,或者抗体已经大大减弱,”多家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均表示,“如果家长不放心,可以再去接种点打加强针,不过这已经不是国家规定程序之内的了,需要家长自费接种。”

  只要疫苗质量没问题

  不同针次可换品牌

  根据我国免疫程序规定,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共需三剂次,按照0、1、6月免疫程序接种。对于新生儿,需要出生后24小时内在接种医院接种首剂乙肝疫苗,1月龄和6月龄时在预防接种点接种第2及第3剂乙肝疫苗。

  “因为疫苗都是统一从区疾控中心采购的,只要孩子出生医院和后来的疫苗接种点是在同一个区或县,使用的疫苗一般都是同一家厂商生产的,”历城区疾控中心防疫科工作人员李女士表示,“举个例子,如果孩子是在市妇幼保健所出生的,属于市中区,后来的两针都是在我们历城区接种的,这样就会出现前后接种品牌不同的问题。”

  中国疾控中心相关专家表示,目前我国用于儿童常规免疫的乙肝疫苗包括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10微克)、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汉逊酵母,10微克)、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10微克用于常规免疫,20微克用于母婴阻断),这些疫苗在常规免疫中可替代使用。

  2013年12月31日下午,记者走访省城多家疫苗接种门诊,相关工作人员均表示,“不同厂商生产的乙肝疫苗的抗原成分是相同的,只是生产工艺存在一定的差别。只要疫苗质量本身没有问题,前后使用不同厂商生产的品牌一般不会有问题。”

  儿童接种疫苗后

  应留观至少30分钟

  疾控部门专家表示,出现不良反应除有可能是疫苗本身问题外,很可能也与孩子的体质有关。“例如出生前经过了多重保胎措施、先天发育不完善、早产等婴幼儿,自身免疫力就会比较低,即使接种了质量合格的疫苗,也比其他孩子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邢莉提醒道。

  此外,如果母亲是高龄产妇,或在怀孕期间接触的环境有严重污染、母体或者新生儿患有慢性疾病等,都会导致新生儿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一定要保证孩子在健康状态下接种疫苗。”

  在接种疫苗前,家长需配合接种医生,做好对儿童健康状况的问诊和一般健康检查,如实提供儿童健康状况等,以便接种医生正确掌握接种的禁忌证。儿童接种疫苗后须在预防接种点留观至少30分钟,如果出现异常,可以及时发现和诊治。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相关疫苗接种注意事项,乙肝疫苗接种的禁忌包括:(1)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甲醛以及该疫苗所含的抗生素过敏者;(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3)妊娠期妇女;(4)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身体受损严重者

  应获一次性补偿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分为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当受种方、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对疾控机构组织专家做出的调查诊断结论有争议时,可以向接种单位所在地的市级医学会申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如果仍对市级医学会鉴定的结论有争议,可以向接种单位所在地的省级医学会申请再鉴定。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的具体流程可参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造成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的,应当给予一次性补偿。因接种第一类疫苗引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种者予以补偿的,补偿费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在预防接种工作经费中安排。因接种第二类疫苗(自费疫苗)引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种者予以补偿的,补偿费用由相关的疫苗生产企业承担。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具体补偿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相关链接

  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低于1%

  “我国其实是乙肝高发国家。”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邢莉说道。1992年我国一项调查显示,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携带率为9.75%,全国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约1.2亿,慢性乙肝患者约3000万人,每年有近30万人死于与乙肝相关的肝癌、肝硬化等。卫生部于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2002年开始免费为新生儿提供乙肝疫苗接种,并提出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应及时接种。

  2006年,我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低于1%。据此,1992年以来,全国至少有8000万人免受乙肝病毒感染,至少保护了1900万人避免成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2012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对我国乙肝防控工作综合评估,认为我国实现了到2012年将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控制在2%以下的目标,并提前实现了到2017年控制在1%以下的目标。

  中国疾控中心表示:乙肝易感人群均应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接种对象主要包括新生儿、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其他乙肝感染高危人群中的易感者。其他乙肝感染高危人群包括医护人员,经常接触血液或分泌物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乙肝病人和乙肝病毒(HBV)携带者的配偶、家庭成员或密切接触者,器官移植受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性乱或多性伴者,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见习记者 陈晓丽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