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在医生群里就看到那个手写版的儿科用药宝典,字写得工整漂亮,甚至还把药品的味道都写上了,看起来很有爱。但内容,我相信读者都能看出太多的槽点,因为这些问题我基本都写过。
虽然错误百出,但我并不怀疑这是儿科医生分享的知识,因为中国大部分医生临床工作中真的就是这样做。我把图片发到微博上吐槽,也有很多人把这个当成真的“宝典”转走了,很多人也说看到家人转发,但不知道怎么辩驳,所以还是坐下给大家逐条分析一下。
事实是:发热通常不需要物理降温,除非是体温超过41℃的超高人,或者环境温度过高引起的中暑,冰敷、泡脚、热水澡都是没必要的。
事实上:这里的两种退烧药是对的,但什么时候用退烧药,并不是完全看体温,而是更多要参看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精神反应状态好,没那么难受,39℃也可以不用药,如果孩子难受、哭闹,38.5℃也可以用药。
另外交替或者联合用药也是不建议的。
事实上:这些药里第一个是来自德国的草药,其余的都是中成药,它们打着清热解毒的名义,往抗病毒的功能上靠,但抗病毒效果都没有在人体上证实过,而且对于感冒病毒,目前也没有任何有效的抗病毒药,这些药无一例外的是骗钱的垃圾药。
事实上:这里4个“止咳药”,除第三个外,另外3个都是中成药,再好吃也别吃,毕竟还没穷到要把药当零食的份。第三个虽然是止咳药,但6岁以下儿童并不建议用,因为效果不确切却有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风险。
小儿氨咖黄敏是感冒药,同样6岁以下孩子不建议用,尤其是这种含有中西药的复方感冒药。
事实上:感冒通常是先发热,后咳嗽,大部分确实是没事的,但咳嗽总不好还是要警惕肺炎等问题,而且肺炎也可以先发热后咳嗽。
先咳嗽后发热,确实有可能是肺炎,但并不是先咳嗽后发热就是肺炎可能性大,是不是需要拍片也是要看孩子的精神反应、呼吸、肺部听诊等情况综合来判断。
事实上:是否需要查血象,同样是需要综合孩子的一般状况,判断严重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大小再做决定,而且3个月以上孩子发烧绝大部分情况下是不需要查血常规的,因为血象对于判断细菌或病毒感染的参考意义很有限的。
事实上:普通感冒的症状通常都要持续一周,而普通感冒通常的症状就包括发热、鼻塞、流鼻涕、咳嗽,发热+咳嗽持续超过一周的太常见了,如果这些孩子都去做血象+拍片,不知道要让多少孩子遭罪,医生有这样的认知,是医院里过度检查的一个根源。
事实上:这几句套话应该是整张图片里唯一有对的地方吧,用网友的话来说,就像一堆大便里有几颗没有消化掉的玉米粒。
抗生素家长确实不要自己给孩子用,发热如果孩子寒战发抖,可以加衣服,但热了要及时减衣服,不要捂。
整体看来,这张图片与其说是儿科用药宝典,不如说是宝宝投毒宝典,如果朋友或家长还在转发,可以转发这篇给他们看。
裴洪岗/科普作者,小儿外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