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胃肠炎和病毒性胃肠炎不一样,几乎不会引起呼吸道的症状,除了发烧、腹泻、呕吐之外,还会有血便及黏液便,这些在病毒性胃肠炎则比较少见。可以从大便的性质初步判断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因为口述常常有落差,可以在家先用相机或手机拍摄,或直接携带宝宝腹泻过的尿布到诊间,方便医生观察甚至闻味道,医生一般不会排斥,只要小心不要污染到诊间环境即可。
细菌性胃肠炎主要经由饮食传染,大多好发于夏天,因为天气炎热,食物容易腐败,细菌也容易滋生,包括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空肠弯曲菌则比较特别,在台湾冬天比夏天流行,也会造成头痛和肌肉酸痛,因此和病毒型感冒不好区分。肠道出血性大肠杆菌在台湾已经十几年没出现了,但死亡率高,德国曾在2011年因为生豆芽的污染而爆发大流行,因此还是要随时提高警觉。
沙门氏菌胃肠炎是台湾最常见的细菌性胃肠炎,细菌可能存在鸡蛋、鸡肉、牛奶、豆芽等食物当中。婴幼儿的胃酸较弱,只要少数的沙门氏菌就会感染,因此要特别注意卫生与消毒。成人较不易染病,是因为胃酸可以杀死大部分的沙门氏菌,要超过百万只甚至上亿只的“菌”海战术才能突破胃酸的封锁,抵达肠道造成疾病。
如果是轻症的患者,使用抗生素反而会让病程拖延更久,因此抗生素选择使用在3个月大以内、高烧超过3天、炎症指数过高或是怀疑有肠道外并发症的患者,例如败血症、脑膜炎或骨髓炎。下面的表格让大家更明了这几种细菌的区别。
细菌性胃肠炎比病毒性胃肠炎更加棘手,病毒性胃肠炎通常只要注意水分或电解质的补充即可,细菌性胃肠炎则还要适时使用抗生素。所幸细菌性胃肠炎比病毒性胃肠炎更容易预防,下列提供大家预防细菌性胃肠炎的7个重要观念,也希望大家时时保持警觉,以避免细菌性胃肠炎对儿童的威胁:
①婴儿哺育母乳,可以减少冲泡配方奶过程中可能的污染,而且母乳本身就可对抗一些细菌。
②幼儿勿将生鸡蛋当成玩具,就算是洗过的鸡蛋也不能保证无菌。
③拿食物之前一定要先用肥皂洗手。
④水要煮沸以后才能喝,旅游时可携带瓶装水,千万不要喝生地下水。
⑤勿吃生食,就算是熟食也要尽快吃完,以免细菌滋生。
⑥处理熟食时,应和生食使用不同的刀具及砧板,避免熟食遭到生食污染。
⑦吃益生菌,就像建立肠道的安保系统,让坏菌不容易入侵,在外出旅行时可预防旅行者腹泻。
本文摘自由青岛出版社授权的《0~10岁小儿健康书》一书
订阅专业权威的母婴健康知识,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新浪育儿 (xinlangyuer)及活动微信:BB营(yangyuyoudao)。
新浪警示:任何收费预测彩票会员等广告皆为诈骗,请勿上当!点击进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