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游戏是什么游戏?
大人和孩子通过身体接触来玩的“拍拍手,阿娃娃”、“过独木桥”(一种边唱歌边活动手指和手的游戏,比如互相拍拍手,一个人挠另一个人手心,挠身体痒痒),还有“举高高”等,都是有代表性的代代传承的游戏,我们也称之为交流游戏。
这些游戏可以增进亲子皮肤接触,对加深孩子的交流体验具有实际的重要作用,一定要多做。妈妈的手指接触孩子的肌肤时那种有点痒痒的感觉,对孩子来说也是珍贵的体验。
“举高高”由爸爸来做孩子会很开心,因为爸爸的动作比较大胆,而且有节奏,稍微带点刺激的游戏对发展孩子的运动能力有一定效果。不过,注意不要过度粗暴地上下摇晃,那样容易引起摇晃症候群,给孩子大脑造成伤害。
怎么记住游戏的曲调呢?
可能很多人会说“不太明白交流游戏怎么玩啊”。以前兄弟姐妹比较多,你也许看到过爸爸妈妈跟弟弟妹妹玩这种游戏,或者去亲戚家时也会看到家里至少有一两个孩子,而现在独生子女很多,有的家庭也只有两个孩子,几乎很少能把这些游戏传下来。自己的爸爸妈妈以前一定跟自己玩过,不过好多人也记不得曲调了。也许你可以让奶奶或已经做妈妈的人教给你一些独特的曲调。
你可以参考笔者主编的介绍这类游戏的DVD,如《看影像学歌曲 0、1、2岁孩子的交流游戏 培养温和孩子88条》。这游戏不需要玩具,比如在医院等着的时候,或者在交通工具中都可以玩。大家可以充分利用。
这个时期虽然还只是大人为主导,但到孩子2岁时,就可以像朋友那样平等互动了。
自己独创也没问题
交流游戏即使不唱歌或没有节奏也可以玩的。比如可以只在婴儿身体的这儿那儿挠痒痒,或者在地板上滚来滚去,或者抱着孩子大幅摇晃假装坐汽车,有很多的玩法。
其他的,比如洗澡时往脚上浇水,荡秋千的时候一起慢慢地摇晃,把衣服轻轻罩在孩子头上他会高兴地拿掉,躲在门后边露出头来说“我在这儿哪”等,好好想想一定可以想出来。
不过,如果孩子哭了或者好像不太喜欢这个游戏就不要勉强做。可能是刺激太大,可以等孩子再大一点的时候再试。
本文内容摘自漓江出版社授权的《0~3岁孩子就要这么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