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边扶助孩子

2017年03月01日 22:00 新浪育儿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会走以后,孩子要用自己的力量开始探索

  孩子会站起来走路以后,眼睛的位置变高,对周围的任何事物都想探个究竟。也许这个阶段的孩子每天都在想着这个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每天都充满期待。妈妈可以跟在孩子稍后的地方,看他自己如何探究这个世界。

  孩子会去任何他想去的地方,所以不要让他离开你的视线。为了保护他免遭危险总是跟在身后是挺累的,不过,也不要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地禁止他动任何东西,这只会扼杀孩子发展的萌芽。对任何事情都想探究是这个时期孩子的正常现象,要尽量满足他的要求。

  收拾好危险的东西

  孩子会打开梳妆台的抽屉将里边的东西尽数扔出来,或者什么都舔,经常做一些意料不到的事情。有的父母担心孩子受伤,不由得就会训斥一顿,其实这是身心发育的必经阶段,就让他尽情地做吧,总有一天他会由此毕业。当然,孩子碰到会很危险的东西一定要收拾到他够不着的地方。

  引导孩子独自玩耍

  刚开始走路的时候,孩子会追在妈妈后边,不能自己玩耍,不过只要引导得当,慢慢地他就会独自玩了。比如,妈妈躲在窗帘后边对孩子说“妈妈不见了哦”,孩子来到近前则走出来说“哇,在这儿呢”,孩子会非常高兴。这样孩子不会缠着你,不用非得你跟他一起玩。藏猫猫的游戏可以提高孩子的预测能力和想象能力。

  孩子能独自玩耍的时间增加以后,妈妈不用特别安排育儿的时间,只要在家务间隙跟他交流就可以,比如,“小宝宝,帮妈妈拿一个××来”,这样的交流会增多。

  交流的范围扩大

  以前都是大人一方采取主动,这时期开始孩子也可以主动进行很多交流。比如,搭积木的时候,他比以前搭得好了,他会一次次跑来叫妈妈去看。这时一定要放下手中的事来到孩子身边高兴地说“哇,真不错啊”“搭得真高啊”。如果你一味地说“等会”“一会去看”,孩子会失去热情。

  不要阻止孩子做他想做的事情

  孩子自己开始做什么事情时尽量让他做下去,只须在后边看着他,有危险的时候提醒他,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他。这种态度是很重要的。反之,妈妈总是在他前边引导说“这是……”“这叫……”,这并非良策。

  孩子先要体验很多语言无法表达的东西,然后父母将其中一部分转化成语言告诉他,这是原则,别把顺序搞错哦。

  如果父母不让孩子自由地探究玩耍,总是在前领着:“这个可以做,这个危险,这个很脏……”,孩子会想按着妈妈的期待去做,从而抑制自己想触摸的欲望,变成只是从语言上理解事物的孩子。

  语言原本是与实际体验相结合才能记住的东西。如果没有实际体验,即使记住再多语言,那也不会产生真正的力量,甚至以后会认为自己什么都不明白从而失去自信心。

  本文内容摘自漓江出版社授权的《0~3岁孩子就要这么养》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