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亲子中心杂志投稿论坛花开静悄悄原创:
我不是出生于书香门第,家里没有一个读书人,我没有很好的读书环境,没有接受大人感染熏陶的机会,可我从识字之初就爱上了书。
而书是要花钱才能得到的。
上学时,我肆无忌惮地买书,只要是我想看的,我不怕花钱,因为钱是家里给的。我妈妈没上过几天学,不识几个字,可她对于我买书的要求是有求必应,从来没有拒绝过我,所以我理所当然觉得家里的钱是现成的,想花就有,就是放在妈妈的裤子口袋里让我买书用的。
上班后,我依然如故,工资用来买书,妈妈从不让我贴补家用。家里给我物质生活,书给我精神生活。
结婚后,自己过日子,我迫不得已改掉我的这最大爱好,成了家成了大人,就不能再向家里伸手了。自己初上班,每月挣来的薄薄的一叠钱,首先是用来过日子的,满足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就没有多少来供我支配了,何况还要存点钱儿来应对以后的日子。再加上书价随着物价涨,买书就成了一件稍显奢侈的事儿,它毕竟不是生活必需品。
没有新的,我只好温故而知新。于是,我开始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的看我多年的珍藏,一年里能把一本《围城》看上二十遍。我也开始转战旧书摊,“众里寻她千百度”般地从里面搜罗,偶尔就能找到新新的、没人看过的自己喜欢的书,花上几块钱,赶紧把它抱回家去。
一年多后,女儿出生了。当她还在襁褓中,我又开始进出书店,买回了种种育儿图书,结果是我没太多时间看。买回了种种精美的色彩艳丽的图画书,给女儿看,我甚至盲目到那时就买回了要她长大后才会需要的书。
女儿渐渐长大,让我欣喜的是她对书大有兴趣。于是从她两岁多起,我开始带着她出入新华书店。时下小孩子的书相比大人的书来说,还要贵,可是拿起一本女儿喜欢的书,对她有益的书,我就想不到钱的问题了,我会迫不急待地掏钱包。
有时,我也顺便去找找自己爱看的。薄薄的一本书在手,翻来翻去的,不时偷偷看看定价,思之再三,结果还是轻轻放回原处去。
给女儿买书,我舍得,给自己买书,我舍不得。给女儿买书,我只考虑会不会给她带来快乐与知识;给自己买书,我考虑的是一本书的钱可以买几袋纯牛奶。
心甘情愿地给女儿交书钱时,经常会在眼前闪过妈妈从裤子口袋里掏出手绢儿拿钱给我的样子。
在那个极度缺钱、日子艰难的年代,书对于我们家更是一种奢侈品吧?可我没读过一本书的妈妈,掏钱给我时,没有过一丝犹豫,至少没让我看到过一次不想给的神情。整日操劳的妈妈,在那时,为了女儿的奢侈要求该是怎样的为难啊?她为此项额外的支出,又得付出多少辛劳?她是否在内心细细算计过,我的一本书钱可以给家里量多少盐?打多少醋?
妈妈不善言词,我至今不知道妈妈当时有怎样的想法,我只知道结果是,我的妈妈成全了我的爱好,心甘情愿的,一如现在的我对女儿。
我愿意付出,为我女儿;我妈妈愿意付出,为我,她的女儿。
再捧起多年积下的宝贝书们,总有一股暖流经,由张张纸页传到我的心里,那书竟沉甸甸的,包裹着的分明就是母亲对孩子的一颗心。
不知道,很多年后,我的女儿会不会在她的书中感觉到我的存在。
声明:本文章版权归新浪网与文章作者共同拥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