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近四成父母很少和孩子沟通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07日 14:39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近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了一项历时十年的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报告。该中心于1999年、2005年和2010年进行了3次调查,3次调查抽取的区县完全相同,调查对象是全国10个省46个区县184所中小学校的5000多名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在亲子关系方面,调查结果显示:

  家庭日益小型化,父母受教育程度逐步提高,文化反哺增强,平等成为亲子关系的主旋律,亲子沟通、尤其是父亲参与仍不乐观,青春期亲子关系的调整需要关注

  1.家庭日益小型化,三口之家最多,独生子女接近半数

  十年来,中国家庭的规模日益缩小。1999年的调查中,23.5%的少年儿童生活在三口之家,2005年,增长到28.1%,但仍少于四口之家(29.8%);2010年,三口之家的比例进一步上升到32.0%,超过四口之家(25.3%),成为首要的家庭人口结构类型。在1999、2005、2010的三次调查中,四口之家的比例则由33.0%降至29.8%,再降至25.3%,五口之家由23.5%降至20.9%,再降至19.8%(见图3)。与此相应,独生子女所占的比例逐步增长,2005年独生子女在被调查少年儿童中占42.4%,2010年这一比例增长到49.2%。城乡家庭规模有较大差异。2010年调查显示,城市三口之家为44.6%,农村仅为17.9%,农村家庭仍以四口之家(30.2%)和五口之家(22.1%)为主。

图3  1999年-2010年中国家庭规模的变化(%)

  2.父母受教育程度均进一步提高,尤以母亲明显

  十年来,我国人口素质有较大提升,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均逐步增长。由图4、5可以看出,受教育水平在初中及以下的父母比例自1999年至2010年持续下降。母亲受教育程度的增长最为明显,小学及以下学历的母亲由1999年的28.1%降至2005年的25.4%,2010年进一步降至19.4%,较1999年下降近十个百分点;初中学历的母亲也由1999年的40.2%降至2010年的36.9%。与此相应,大专学历的母亲由1999年的4.6%增长至9.2%,增长了4.6个百分点;大学及以上学历的母亲由3.7%增长至10.9%,增长了7.2个百分点。

  父亲受教育程度也在持续提高。由图5可知,小学及以下学历的父亲由1999年的15.8%降至2010年的11.0%,初中学历的由1999年的44.3%降至39.3%;大专学历的父亲由5.8%增长至9.0%,增长了3.2个百分点;大学及以上学历的由6.4%增长至13.4%,增长了7个百分点。父母受教育程度是家庭重要的人力资本,对子女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父母,越能够为子女创造优质的教育环境。父母尤其是母亲的受教育程度越高,他们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社会要求的感知可能越明确,同时更多接受来自传媒等各种渠道所传播的科学育儿知识,日常抚育和教养行为可以得到优化。

图4  1999年-2010年母亲受教育程度的变化(%)

图5  1999年-2010年父亲受教育程度的变化(%)

  3.“文化反哺”增强,平等成为亲子关系的主旋律

  信息时代,孩子常常成为父母的信息和知识来源。2005年,61.5%的少年儿童“经常或有时教给父母一些新知识”,2010年,这一比例升至68.7%。城乡少年儿童对父母的影响都在增强,城市少年儿童“经常或有时教给父母一些新知识”的比例由2005年的68.1%上升至72.6%,增加了4.5个百分点,农村由58.1%上升至64.0%,增加了5.9个百分点。

  子女“反哺”能力的增强,动摇了传统社会中父母“长者为尊”的位置,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决策权得到提高。调查显示,“自己的事情自己拿主意”的少年儿童比例持续上升,1999年为50.0%,2005年升至62.9%,2010年升至64.1%,十年间上升了14.1个百分点。“遇事时愿意听取孩子意见”的父母逐渐增多,1999年为57.6%,2005年为57.8%,2010年增至62.2%。

  子女“反哺”能力的增强,也促使了父母教养方式的转变,专制、控制逐渐被民主、自治所取代。调查显示(见表12),表示父母经常或有时“限制我交朋友”的少年儿童由2005年的29.2%降至2010年的22.6%,父母经常或有时“挖苦、嘲笑我”的由2005年的11.4%降至2010年的7.9%,父母经常或有时“训斥或吓唬我”的由19.7%降至14.7%,父母经常或有时“打我”的由23.9%降至15.5%。另一方面,表示父母经常或有时“允许我自己安排业余时间”的比例由2005年70.7%上升至75.5%,“鼓励我自己做决定”的比例由62.9%上升至68.0%。

  4.亲子沟通略有增多,但仍不乐观

  调查显示,5年来,少年儿童与父母的沟通频率有所增加,“经常和父母说心里话”的少年儿童所占比例由2005年的27.7%上升至2010年的34.7%,增长了7个百分点。表示父母“经常了解我最需要什么”的少年儿童也由44.6%增长到49.2%,增加了约5个百分点。

  但亲子沟通状况仍不理想,约36.9%的少年儿童表示从不或很少和父母说心里话,20.0%表示父母从不或很少了解自己的需要。与孩子共进晚餐的次数是衡量父母与子女交流频次的一个客观指标,调查发现(见表13),每周与母亲一起吃晚饭6次或6次以上的占57.2%,3-5次的占20.1%,2次或2次以下的占22.7%,每周与父亲一起吃晚饭的次数要少于母亲,每周6次或6次以上的仅为41.9%(较母亲少15个百分点),3-5次的占24.5%,2次或2次以下的占33.5%(较母亲多10个百分点)。

  

   调查还发现(见表13),少年儿童与父母在一起最常做的事是看电视,远远多于一起看书、运动的次数。数据显示,每周与母亲一起看电视2次以上的有54.5%,与父亲一起看电视2次以上45.9%;而每周与母亲一起运动2次以上的仅有26.3%,与父亲一起运动2次以上的同样只有26.3%;每周与母亲一起看书2次以上的为31.5%,与父亲一起看书2次以上的更少,仅有23.8%。可见,父亲在子女生活中的参与远少于母亲。

  5.青春期亲子关系面临较多冲突,处于重新调整中

  随着儿童逐渐长大步入青少年期,他们的自主性开始急速发展,表现出更多的自主需求,希望能够在没有他人帮助下完全独立地做决定,希望能够摆脱父母,自己控制生活中的事务。这时,父母和青少年的冲突往往变得非常普遍。

  调查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不一致和冲突逐渐增多。16.0%的初中生经常与父母看法不一致,是小学低年级时(5.8%)的三倍,50.4%的初中生有时与父母看法不一致,是小学低年级时(21.4%)的两倍多;29.7%的初中生经常或有时与父母争吵,是小学低年级时(13.3%)的两倍。

  进入青少年期之后,亲子沟通也变得更加困难。数据显示,只有28.2%的初中生经常和父母说心里话,较小学低年级(39.3%)下降了约10个百分点;只有35.8%的初中觉得父母了解自己的需要,较小学低年级(58.4%)下降了23个百分点。

  许多研究认为,随着青少年坚持自己的观点,父母会逐渐地放松控制,亲子关系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父母的主导地位遭到破坏,和青少年的地位更加平等。本次调查的结果也验证了这一观点。调查发现,57.4%的父母允许初中生自己安排业余时间,较小学低年级(32.4%)增加了25个百分点,32.1%的初中生经常可以自己的事情自己拿主意,是小学低年级(14.6%)时的两倍多。

  可见,在青少年期,亲子关系既面临破坏、冲突和斗争,也出现了重新调整、走向更为平等的契机。如果父母能够尊重青少年的自主性,逐渐放松控制,改变向孩子提供支持的方式,将对孩子的尊重、接纳与灵活控制完美结合,那么青少年也会乐于与父母保持良好的沟通,自愿地告诉父母相关信息。但是如果父母对孩子过度控制或过度纵容,他们就有可能变得抑郁或者叛逆,从而陷入各种困境中。

  6.建议:创建学习型家庭,鼓励亲子沟通,保障父亲参与

  尽管家庭在近十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它对于少年儿童生活的重要性丝毫没有动摇。调查显示,少年儿童始终认为“有温暖的家”是人最大的幸福,且选择此项的少年儿童由1999年的47.9%升至2005年的53.9%,2010年又升至58.6%。这表明,少年儿童对温暖家庭的渴望始终是最强烈的。顺应社会的急剧变迁,应加快创建学习型家庭,不断强化、更新父母的教育观念;政府应支持建立城乡社区家庭教育服务网络,为广大父母提供指导服务;社区要善于利用自身蕴涵的丰富资源,营造社区学习氛围和文化环境,普及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学校要调动家庭参与学校的积极性,在家校合作中提升父母的学习能力和教育能力。父母要主动学习沟通技巧,提高沟通能力,促进亲子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政府应通过立法保障父亲参与育儿,倡导社会机构向社会宣传推广父教,指导父亲强化育儿技能。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