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近四成教师仍以成绩评价学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07日 14:45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近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了一项历时十年的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报告。该中心于1999年、2005年和2010年进行了3次调查,3次调查抽取的区县完全相同,调查对象是全国10个省46个区县184所中小学校的5000多名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在师生关系方面,调查结果显示:

  师生关系朝着民主平等的方向稳步发展:师生民主平等、合作互动,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增多;师生情感互融、尊师爱生并行不悖;师生地位平等、相互尊重,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与五年前相比,教师积极的教学行为有所增多,不良的教学行为有所减少,但农村地区的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1.教学关系从以前单向传递转向了双向交流,师生合作互动、平等对话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

  教学关系是师生之间以教学内容为媒介而形成的“教”与“学”的工作关系;是师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关系。调查发现,教学关系从以前的单向传递转向了双向交流,互动合作、平等对话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生拥有了话语权,即当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时,教师会给学生辩解的机会。在本次调查中,55.0%的少年儿童表示自己的老师从未不允许学生辩解,27.6%表示老师很少不允许学生辩解,11.6%表示老师有时会不允许学生辩解,只有5.9%表示自己的老师会经常不允许学生辩解。2005年“教师有时和经常不允许学生辩解”的几率为14.6%、7.2%,而2010年则分别降低到了11.6%、5.9%。这表明,师道尊严、教师独享话语霸权的时代已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师生之间由“独白”走向了“对话”。二是教师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调查显示,与2005年相比,选择“在课堂上,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从2005年的46.9%提高到了2010年的51.7%;选择“很少”的则从2005年的15.7%下降到了2010年的13.4%。这表明,随着教学方式由传统的“满堂灌”转向小组教学,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尊重和调动。三是教师更多地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2005年,选择“教师经常鼓励学生提问”的少年儿童为59.3%,而2010年上升到65.2%。这表明,现代课堂教学已经由传统的以教师提问为主导转变为鼓励以学生发问为主,从“教师问—学生答”的单向传递走向了“互问互答”的双向沟通。

  2.情感关系从以前的心理交往缺失转向情感通融,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情感关系是师生关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它是以心理交往为基础的,情感关系对教育过程、教育效果都能产生重要的作用。数据显示,近五年来,我国中小学的师生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当代少年儿童与教师之间在情感上是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朋友式关系,尊师爱生并行不悖,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数据显示,当代少年儿童十分看重并珍惜与教师建立起和谐的情感关系。68.7%的少年儿童表示非常珍惜和老师的关系,23.4%表示比较珍惜和老师的关系;六成以上(63.0%)少年儿童会把自己的感受告诉老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教师必须付出真情,关爱学生。2010的调查发现,超过七成(73.3%)的少年儿童表示自己的老师会经常鼓励取得进步的同学;超过六成(64.9%)表示当回答不出问题时,老师会给予提示和鼓励;对于有困难的学生,七成多(71.1%)的少年儿童表示老师会予以关心。由此可见,师生之间在情感关系方面是积极的、正向的,一方面学生尊敬爱戴老师,视老师为自己的好朋友;另一方面老师热爱关心学生,师生之间在情感关系上形成了良好的互动。2010年的数据还显示,超过八成(81.4%)的少年儿童表示老师从来不挖苦、嘲笑学生,比2005年(76.6%)提高了4.8百分点;超过七成(71.6%)的少年儿童表示老师从来不推搡、打骂学生,比2005年(64.6%)提高了7.0个百分点。以上数据表明,绝大多数教师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他们举止文明,不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在精神层面上,他们自觉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由此可见,当代教师已经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他们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人身权益。

  3.地位关系从以前的主从地位或控制被控制的关系转向了相互尊重、平等相处,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的程度有所提高,但以学习成绩论高低的现象仍有存在

  师生之间的地位是否平等,是衡量教学民主的重要指标。2010年的调查显示,师生之间的地位关系逐步从以前的主从地位走向了平等相处,教师对学生也愈加的一视同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更多的教师采取民主协商的方式处理班级事务,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数据显示,62.6%的少年儿童表示班级事务经常由大家一起出主意、想办法,比2005年(57.6%)提高了5个百分点。这说明,大多数教师在班级事务管理上注重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决策,已经由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转向了民主协商的管理模式。二是近八成的教师能够在做错事后放下身段,主动向学生承认错误。其中,53.7%的少年儿童表示教师做错事后主动向学生认错,比2005年(48.5%)提高了5.2个百分点。这表明,教师的师生观有了积极的转变,多数教师不再以势压人,而是放低姿态与学生平等对话。三是教师处理问题更加公正。2010年的调查发现, 54.0%的少年儿童表示教师从未不公正地处理事情,比2005年(45.9%)提高了8.1个百分点。四是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的程度有所提高。在学习成绩、相貌、经济条件、爱提意见四个因素中,60.2%的教师不会因为学习差而歧视学生,81%的教师不会因相貌不好而歧视学生,80.7%的教师不会因经济条件差而歧视学生,73.3%的教师不会歧视爱提意见的学生。但是从上述数据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教师不喜欢学习差的学生所占的比率明显高于其他三项。看来,学生学习成绩仍是教师关注的一个重点,是教师评价学生的一个重要指标。这可能与现行的学生评价仍以学业成绩为主要评价指标相关。

  4.农村地区的师生关系有所改善,但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城乡之间在教学设备、师资队伍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一差距也体现在师生关系上。从总体来看农村地区的师生关系在民主、平等的程度均低于城市地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不够民主,农村教师在允许学生辩解、经常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经常鼓励学生提问分别比城市地区低2.8、11.2、5.8个百分点。二是农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关系不够亲密,农村少年儿童在很珍惜和老师的关系、愿意把自己的感受告诉老师上的比例分别比城市地区低1.9、3.7个百分点;从来不挖苦、嘲笑学生及从来不推搡、打骂学生的教师比例分别比城市低1.5、4.4个百分点。三是农村教师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方面有待提高,处理问题公正、经常主动承认错误方面的农村教师的比例分别比城市低5.6、5.2个百分点(见图6)。以上数据充分说明,农村教师的教育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图6 城乡师生关系在民主、平等方面的情况比较

  5.建议: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公平和公正是对教师起码的职业道德要求。虽然多数教师能够超越个人好恶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但是部分教师仍存在歧视成绩差的学生的现象。中小学校应依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相应的师德建设活动方案,有计划地开展师德工程建设,如倡导向德艺双馨教师的学习活动、实施全校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培养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师素质。贯彻落实《教师法》,切实保障农村教师的合法权益,使他们感受到职业的尊严,体验到职业的幸福,从而稳定教师队伍;加大对在职农村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如建立城乡一对一的帮扶机制,发挥城镇优质学校的辐射作用,加强城乡教师间的沟通与合作,以达到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目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远程培训,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从而使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不断更新,与时俱进。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