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口袋里的中国故事》幽默首演(图)

2014年01月02日12:01  新浪育儿
《口袋里的中国故事》幽默首演(图) 图为:演出剧照
图为:演出剧照 图为:演出剧照
图为:演出剧照 图为:演出剧照

  《口袋里的中国故事》幽默首演 轻松传递中华智慧

  2014年,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将推出“201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年”,届时将有4-5部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新剧目,在中国儿艺大小剧场轮换上演,《口袋里的中国故事》为开篇之作。历经40天紧张排练,2013年12月21日上午十点,该剧终于在中国儿艺假日经典小剧场首演,在小朋友面前揭开“面纱”。

  “虽然我们住得越来越高,但是我们的根也牢牢地扎在地底下……”,《口袋里的中国故事》讲述快乐的熊家四口——是姓熊,而不是熊的熊家四口在生活中遇到了难题,在熊爸爸的带领下,熊家四口分别用“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路不拾遗”、“孔融让梨”、“邻女分光”五个中国故事解决了生活矛盾,重温中华传统美德,最后熊家四口在快乐幸福的家庭气氛中顺利拍了全家福。该剧是中国儿艺首次将多个中国经典故事集中搬到舞台,在现代生活中讲述优秀传统故事,演绎方式焕然一新。

  中国儿艺党委书记雷喜宁说:“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口袋里的中国故事》作为‘201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年’的起航之作,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鉴别地选取五个经典故事,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并加以传承,在传递朴实意义的正能量的同时给孩子启迪、启发和思考空间。”

  创新演绎中国故事 “智慧”传递传统文化

  《口袋里的中国故事》在创作中追求传统文化现代体现,并表达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的意义。剧中熊家四口在讲述五个中国故事时分别使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表现不同的中华传统美德,如“曹冲称象”借用纸片人偶讲述三国时期中国传统故事,告诉大家“做事情要学会动脑筋”;而“司马光砸缸”、“路不拾遗”、“孔融让梨”、“邻女分光”也分别传达给观众“做事情不要慌张”、“捡到别人的东西要归还”、“谦让”、“分享”等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全剧。值得一提的是,剧中四位演员每人都要一人分饰多个角色,在每个中国故事中饰演不同角色,在故事表演结束时还要作为“说书人”重温整个故事,角色之间的不断变化让全剧内容丰富饱满,演出精彩纷呈。

  导演廖伟说:“在这部戏的创作过程中我经常感动也经常快乐,我追求用现代手法讲述中国传统故事,希望观众走进剧场能和我们一起感受到轻松、幽默、自然、互动,还有亲和力。”他还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该剧创作初衷是带领大家从生活细微的事物中发现故事,发现中华美德,不仅让小朋友能听懂故事,家长们也能感同身受。

  该剧艺术执导钟浩认为该剧很幽默,并且“幽默是需要智慧的。”剧中五个中国故事小朋友们耳熟能详,熊家四口没有现场说教,而用简单直观的道具带领小朋友融入到中国故事中,在快乐中向观众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剧中熊爸爸和熊妈妈从互相抢电视到最终互爱谦让,熊女儿对熊儿子的评价也从“你个笨笨”转换成“你个聪聪”,两个熊孩子之间学会分享……在幽默的气氛中熊家四口不断成长,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智慧”地将传统文化的正能量传递到观众的内心。

  传统现代相结合 打造创意“口袋”

  《口袋里的中国故事》演出开始,伴随着活泼动感的现代音乐,爸爸不断盖更高的房子,观众随着音乐很快融入到剧中。剧情不断发展,熊家四口开始讲述中国传统故事,观众在含有深厚文化韵味的传统音乐中轻松地听着故事。该剧作曲刘君利说:“该剧音乐从乐器到音乐风格都会考虑传统和现代的元素,像乐器不仅包含现代的吉他、贝斯,还融入了传统的琵琶、箫、笛子、古琴。古琴是纯正的中国乐器,是汉文化的瑰宝,所以该剧中古琴的大量运用也更符合讲述中国故事的主题。”

  相框、雨伞、帽子、蜡烛、夹子、书、花瓶、窗户、窗帘、冰箱、洗衣机、袜子、灯、云、星星、乌鸦……所有这些构成了《口袋里的中国故事》的舞台——熊家四口的家。这个家与众不同,极具设计感:相框是挂在空中的,窗户是三角形状的,冰箱是横躺在地上的,洗衣机是侧卧在地上的,旁边还有台阶可以坐下休息……所有的零散物品用五颜六色的木线勾勒在一起,让人看到了家的框架,同时又打破了对记忆中家的概念。演出还未开始,小朋友的想象已经展开翅膀飞翔了。该剧舞美设计冯磊说,“小朋友和大人意识中的家是不一样的,小朋友玩的‘过家家’中的物品是抽象的,但相互之间还是有联系,该剧中的木线就是承载记忆的载体。”值得一提的是,熊家四口的家门做成了口袋形状。在剧中,“口袋”门会“七十二变”,它一会儿变成养着很多金鱼大水缸,一会儿变成直播拳击赛和情感剧的电视机……“口袋”门神奇的地方还在于它装满了很多很多中国故事,熊家四口在讲述每个故事时,“口袋”门都会图文并茂地展示出故事的原文,让现场观众惊喜不已。

  熊家四口服装造型别出心裁,虽然不是熊,但是每个人的服装上都印上了明显的熊掌印,突出熊姓。同时从布料、款式、配饰等方面都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当代服装背带裤与汉服交领上衣、当代服装蕾丝花边与汉服飘带、传统发髻与当代发夹、汉服腰带与当代蝴蝶结等都在这个现代家庭中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元素。服饰的多元搭配也方便演员在现实生活和中国故事中来回转换,熊妈妈举起牌子就到了三国变成曹操、熊女儿戴上棉帽就到了明朝变成王华、熊儿子掏出梨就到了后汉变成孔融,而熊爸爸点上蜡烛就穿越到了西汉变成徐吾……观众在观看时也表示原来自己生活中通过简单搭配也可以传神地演绎中国故事。

  《口袋里的中国故事》首轮演出将持续到1月底。而带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的神话舞台连续剧《西游记》(第一、二、三部)、音乐剧《岳云》、多媒体儿童剧《小布头奇遇记》、郑渊洁童话剧《罐头小人》等儿童剧也将于元旦后陆续登陆中国儿艺大小剧场的舞台,将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寒假,也让春节洋溢着浓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

  【曹冲称象】出自《三国志》: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

  【司马光砸缸】出自《宋史》: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路不拾遗】出自《明外史·王华传》:

  王华行池畔,见地有遗金。华置金水旁,守其旁,待遗金者还,指还之。

  【孔融让梨】出自《后汉书·孔融传》:

  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邻女分光】出自《列女传》:

  齐女徐吾者,齐东海上贫妇人也,与邻妇李吾之属会烛相从夜绩。徐吾最贫而烛数不属。李吾谓其属曰:‘徐吾烛数不属,请无与夜也。’徐吾曰:‘何爱东壁之余光,不使贫妾得蒙见哀之恩,长为妾役之事,使诸君常有惠施于妾,不亦可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