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悠:在出发中成长

2015年11月26日17:20  新浪育儿 收藏本文     

  11月25日上午,由新浪网育儿频道主办的2015“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高峰论坛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盛大开幕。在明星榜样父母TED环节,达人妈妈王悠以“在出发中成长“为话题进行了演讲。

图为王悠在新浪育儿高峰论坛现场演讲图为王悠在新浪育儿高峰论坛现场演讲

  图文并茂的游记不仅是永久备份也可以分享实用信息

  有孩子之前我就喜欢旅行、拍照,做了妈妈之后这个爱好就变成带着孩子旅行、拍照。从她1岁开始,我们带着她国内走过9个省,10几个城市,其中4个省份是我们全家作为出境人物拍摄旅行纪录片的时候去的。境外带她去过越南、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每次旅行途中我都会拍摄旅行日记、拍海量的照片,每次回来都整理成游记。写游记虽然很辛苦,但是只有图文并茂的记录下来才是永久的备份,等她长大了我可以跟她一起分享游记,是非常幸福的事。

  写游记的另外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分享实用信息,我因为是从前人的攻略那里获得了经验才能做出细致完备的前期功课,我也愿意把自己的经验和攻略拿出来分享,把这份心意传递下去。

图为王悠旅行亲子照图为王悠旅行亲子照

  美好的事物和多彩的经历会潜移默化滋养出美好的人

  为什么要带孩子去旅行?我想从几个主流的反对观点出发来逐一分析。曾经看过一篇育儿名博的文章,题目是“寒假到底要不要带孩子去旅行”,作者写到有一次带着女儿去公园玩,女儿却待在一个公园门口的沙地不走,只想玩沙子,对风景完全不感兴趣。这位作者就得出一个结论说,7岁以下的儿童她们的世界是梦幻而混沌的,不需要出于各种目的去旅行,规律的生活和饮食对孩子的成长特别重要。这篇文章让我有点矛盾,要不要用大人的判断和喜好来引导孩子?让不让旅行打破生活规律?我仍然觉得答案是需要的。对孩子来说,雾霾天在小区里荡秋千跟在南半球的游乐场荡秋千是区别的。如果有非常好的空气、有美丽的白天鹅,有不同的小朋友跟她说你好,她会感到很美妙。

王悠表示要带孩子到不同的地方旅行王悠表示要带孩子到不同的地方旅行

  每次亲子游我所挑选的目的地都有身边环境所不具备的新奇独到之处,比如说去风景如画的地方进行生态徒步,认识当地的野生动植物,或者是去一家有特色的博物馆参观互动,或者是去一个不知名的海滨小镇捉螃蟹等等。这些都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体验,孩子的内心从混沌到明朗不是一夜之间的事,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希望能尽自己所能,给这个过程创造更多可能性,给孩子的成长一种积极的触动。孩子也许还很懵懂,也不会表达,我相信美好的事物和多彩的经历会潜移默化滋养出美好的人。

  旅行结束之后可能需要花点时间调整生活规律,只要家长调整都不是问题。而且旅行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是常态,通过它偶尔改变生活规律,也是提升孩子适应性的锻炼。

图为王悠的女儿图为王悠的女儿

  带孩旅行不是为了记住什么 而是为了体验不一样的快乐甚至挫折以获得很好的成长

  另一个不太赞成带孩子的旅行的观点是,孩子那么小,带她们出去玩,什么东西都记不住有什么用。我觉得中国家长可能容易被这种功利性的有用绑架。在他小的时候带他去旅行,不是为了让他记住什么,而是让他接触大千世界,体验不一样的快乐甚至挫折,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很好的成长。

  旅行不是家长单方面的施予而是双方的互动 大家都在成长

  她第一次长途旅行是去澳大利亚,半夜第一次醒来睡不着,我妈妈看着她瞪着大眼睛发呆,说要哄她睡觉,她说不用,你睡吧,然后她不知道什么时候睡了。我们坐着长途车旅行,公路塌方,车胎破了,当时如同被困在孤岛,但心里并不孤独。我记得有路过的藏族学生,他们跟她好奇地对望,然后笑着,在车窗上写着“我们是朋友”。也感谢她在车上吃吃、睡睡,给我们带来了平静。所以不要以为旅行是家长单方面的施予,这是双方互动的过程,她在成长,我们也在成长。

  旅行是养成习惯的机会 也是最好的成长实践课

  旅行是非常好的养成习惯的机会。比如她从盆浴改成站着淋浴,就是3岁在澳大利亚实现的,4岁以前睡觉都要大人哄,正好我们到了新西兰旅行,每天到了酒店人困马乏,我就让她自己睡,她同意了,只是让我把门留一道缝。回到国内以后,很快就过渡到自己睡一个房间。

  旅行当中适当引导,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要以为带着孩子旅行就是去享受,比如每天出发前,如果她给予帮助,我们就会给予她大大的肯定,她受到激励,就会努力的成为一分子。

  比如说上幼儿园,其实她并不是一个很外向的孩子,见到陌生人总是比较拘谨,随着我们带着她慢慢走出去,见到形形色色的人,鼓励她跟人打交道,她现在已经快变成社交小能手了。

  所以旅行是最好的成长实践课,如果还纠结记不记得住的问题,就可以回来像我一样写游记,或者跟孩子一起做一本旅行剪贴书。我觉得没有比这个更有意义的记录方式了。

图为王悠和女儿图为王悠和女儿

  亲子游是一个互相扶持、一同前行的过程

  很多人会觉得带孩子旅行太麻烦,要么把孩子扔给家里的老人,要么干脆跟孩子一起宅在家里。我曾经在一个山峰上看到一个辣妈,一边踏着雪,一边在给喂奶,我觉得这是差距。有的妈妈觉得老人帮孩子就是理所应当,老一辈带孩子可能使孩子不够独立,但我们可以改变这种现象。

  亲子游中我们可以学着战胜这些麻烦,因为我们跟孩子互为对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果仅仅怕麻烦,就剥夺孩子旅行的机会,将是双方的损失。我先生平时工作特别忙,只有在带孩子旅行的时候,才能全身心的陪伴她,带她疯。她也特别愿意跟爸爸一起玩。旅行能格外拉近我们跟孩子之间的情感,因为这是一个互相扶持、一同前行的过程。

图为王悠女儿旅行照图为王悠女儿旅行照

  从实操层面谈“带孩子旅行”

  接下来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我带孩子出行的经验和实用tips。

  1、旅行的价值主要取决于大脑和心

  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比如资金状况、时间成本来合理筹划一次旅行。我认为,只要肯花心思,倾注热情和想象力,旅行的精彩程度跟实际花费没有必然联系。

  2、出行前 做一个计划狂人

  带孩子旅行,不能“说走就走,走哪算哪”,我出行前都会做好全方位的计划和准备,包括预定好各种活动和酒店,虽然损失了一些机动性,但带着孩子力求稳妥。景点和项目安排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能力和兴趣点。比如,5、6岁以下以亲近自然为主,再大一些就可以自然和人文兼顾。很重要的一点,要学会做减法,先把每天的行程表排满,然后按心里的重视程度“末尾淘汰”一两项,这样的旅行节奏才适合孩子。

  3、行程中 放下执念

  旅行过程中,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要为了执行行程,老是在赶场,老是在催促孩子。学会放慢脚步,倾听她的需要,我们才可能从孩子的视角来考虑问题,发现惊喜。

  4、准备行装有讲究

  比如根据目的地天气预报和目的地风景特点,事先计划好服装搭配,避免带一些用不上的衣物。常识性的装备我就不多说了,这里说几个大家可能忽略的:1)伞车。4岁以下的孩子,如果行程里有暴走的安排,伞车是很有用的。平时也应该锻炼孩子的脚力,总有伞车走不了的地方。2)尿盆。孩子坐马桶圈不方便,有了尿盆,每天早上大人忙碌的时候小朋友可以安心坐在上面拉臭臭,解放部分劳动力。打包时可以用塑料袋把尿盆套好,然后在尿盆肚子里塞满其他东西,放在大行李箱里,并不占空间。3)儿童脖颈枕。在飞机上或坐车过程中可以保障孩子睡着的舒适度。4)两双旅游鞋。野外玩的时候鞋子很容易打湿,需要有可换的鞋。

  5、安全至上 量力而行

  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要在孩子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以后再去有挑战性的地方。如果要带孩子上高海拔的地方,要采取缓行的方式。海拔2500米以后,每两晚住宿地海拔差不大于600米是比较安全的。我们花了一周时间从兰州上到4千米的色达,女儿全程没有任何不适。在高原时要避免孩子过于兴奋或剧烈活动而增加耗氧量,一旦孩子出现呼吸困难、头痛、精神萎靡等症状,要迅速退到低海拔地区就医,以防出现肺水肿或脑水肿等严重后果。

  最后,我想说,孩子对旅行的态度是父母的映射。带孩子旅行,当父母的首先要对这段旅行有想法,有期待,孩子才能体会到旅行的好。要让孩子成为旅行的参与者,而不是附属品,孩子才能真正地融入和享受,从中受益。

  高晓松的妈妈说过: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喜欢旅行的人能体会这种想法,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总会觉得某个远方更有魅力,于是把这作为平淡生活的一个念想。不过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要先把眼前的生活“苟且”好了,才能做好出发去远方的准备。

订阅专业权威的母婴健康知识,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新浪育儿 (xinlangyuer)及活动微信:BB营(yangyuyoudao)。

新浪育儿 BB营

文章关键词: 2015新浪育儿盛典 王悠 亲子游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