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城乡地区儿童发展水平差异极大 早期养育是短板

2018年01月31日 11:07 新浪财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发布会发布会

  《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17》于2017年12月18日在京正式发布。来自相关学术机构专家、社会组织代表、驻华国际组织代表、新闻媒体代表等100多人与会。该《报告》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组织撰写的首份大型儿童发展报告,也是国内目前比较权威的关于儿童早期发展研究的汇总,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和政策价值。

  《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17》的主题是“反贫困与儿童早期发展”。《报告》指出,中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历史进程中。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提出,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上述目标,投资儿童发展尤其是重视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问题并进行积极的投资和政策干预,是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的代际传递,缩小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反贫困和共同富裕目标及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

  当前,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都在为反贫困和儿童发展而积极努力。大量的各国政策实践和最新科学研究表明:可以把人力资本开发作为反贫困的一种重要手段,把儿童早期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突破口。儿童发展投资越早,收益越早,回报越高。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首次将发展普惠有质量的儿童早期发展列为重要内容,并提出到2030年消除贫困。

  经过过去3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高人类发展水平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国第一个提前实现千年发展目标,贫困人口大幅下降。儿童营养和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受教育机会更加平等。中国为全球反贫困和儿童发展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自身及下一代能过上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然而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儿童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不充分主要表现在在学前教育和0-3岁的儿童早期养育还是短板。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城乡地区之间还存在着极大的儿童发展水平差异。处于贫困农村最底层20%的儿童由于家庭贫困、抚养人教育水平低、公共服务不完善而缺乏适当的营养、必要的养育和教育机会,陷入多维贫困,无法充分分享发展成果。

  为缩小城乡和区域之间儿童发展的鸿沟,从起点上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确保一个孩子都不落下,从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共同富裕的既定目标,《报告》明确提出“阳光起点”的反贫困与儿童早期发展战略。内容包括建立全程干预、全面保障的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体系。加大对贫困地区儿童的营养健康、养育和学前教育方面的综合投入,确保儿童早期发展项目能覆盖到所有儿童、母亲及其他看护者。积极实施孕妇营养包项目、母乳喂养项目、婴幼儿营养包项目、幼儿园营养午餐计划。建立家访型为主的贫困农村早期养育体系。开展山村幼儿园计划,建立可及、普惠和有质量的贫困地区学前教育体系。完善政府直接提供服务和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相结合的机制,倡导和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家庭和媒体积极参与贫困地区儿童发展事业。加强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的研究和政策评估。《报告》的愿景是:2020年,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儿童整体发展水平基本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发展差距显著缩小;2030年,建成普惠和有质量的儿童早期发展体系,每个儿童都能享有一个“阳光起点”,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

  为更好地开展儿童早期发展研究,并加强国际交流对话,在此次发布会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北京师范大学还宣布联合成立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中心。此次中心的启动,也标志着国内有关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探索进入一个里程碑的阶段。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以支持政策研究、促进科学决策、服务中国发展为宗旨。基金会通过社会试验的方式进行的儿童发展领域的研究,是为了取得经验,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从2007年开始,基金会先后在青海、云南、贵州、湖南、新疆、陕西等10省(区)的20个县(市)开展儿童发展试验,试验的内容包括学前供餐、婴幼儿营养改善、学前教育、早期养育、学校营养餐、中等职业教育等多个领域,覆盖从孕期到就业在内的各个阶段,对这些儿童的成长进行全程跟踪观察研究。基金会的试验,已经使试验地方的儿童直接受益;更重要的是,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营养餐、营养包、山村幼儿园等多份政策建议报告,受到中央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部分已变成国家政策。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