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奶粉喂养宝宝的专家提醒

奶粉喂养宝宝的专家提醒
奶粉喂养宝宝的专家提醒

  奶粉喂养中的专家提醒

  三聚氰胺奶粉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呢?

  人们比较一致的结论是“如长期和反复接触该物质,可能对肾发生损害”。当人们在担忧,人食用了接触三聚氰胺动物产品时,会不会产生次生危害时,我国部分婴幼儿直接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的危害问题,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

  动物的毒理学实验表明,以三聚氰胺给小鼠灌胃的方式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灌胃死亡的小鼠输尿管中均有大量晶体蓄积,部分小鼠肾脏被膜有晶体覆盖。以连续加有三聚氰胺饲料喂养动物,进行亚慢性毒性试验,试验动物肾脏中可见淋巴细胞浸润,肾小管管腔中出现晶体;而生化指标观察到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E)逐渐升高。依据以往的动物毒理学实验和当前摄入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婴幼儿的临床表现,三聚氰胺造成患儿多发泌尿系统结石的可能性存在。目前还没有三聚氰胺造成其他组织系统损害的直接证据。

  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教授苏宜香呼吁:

  母乳喂养最安全,喂养不当或与结石相关

  三聚氰胺问题出现之前,我国的配方奶粉市场火爆,不管进口的还是国产的,对母乳喂养造成很大冲击。据她领导的课题组在广州进行的一项涉及3000多个孩子的调查显示,有超过40%的孩子在出生1个月内就开始添加配方奶粉。由于1个月以内添加配方奶粉会影响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到孩子4个月时,纯母乳喂养率还不到40%。

  苏宜香说:“母乳喂养最安全,过早添加其他辅食,尤其是在孩子1个月左右就开始添加,从营养和安全的角度看并不是好事。

  但是,在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之后,又出现另一个极端。三四个月的婴儿,母乳不够,家长却不添加奶粉,怕不安全。“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是犯罪行为,是极罕见的,不能代表所有奶粉都不安全。我们必须大力推广科学喂养知识,让家长正确处理配方奶粉和母乳之间的关系,不要谈乳色变。”

  据苏宜香介绍,配方奶粉的生产标准参照母乳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在生产配方奶粉或制定配方奶粉标准时,考虑到这些营养素不是来自母乳,比如乳清蛋白或者酪蛋白,吸收利用会逊于母乳,所以配方奶粉制作时的营养素含量要比母乳含量高。以蛋白质为例,现在我国推荐儿童每千克体重1.5克到3克,1.5克是母乳中蛋白质的含量,3克就是配方奶粉的。除蛋白质外,配方奶粉中矿物质的含量也是这个道理。比如配方奶粉中钙的含量就要比母乳中高。

  配方奶粉喂养要避免的误区

  不清楚配方奶粉的配方依据,导致婴幼儿喂养方面存在很多误区,包括妈妈,也包括基层保健人员。比如,临床上从1个月开始给孩子添加钙片是普遍现象。很多人认为不给孩子吃钙,孩子的骨头会长不好。事实上,靠母乳喂养,钙是够的。如果用配方奶粉喂养的同时再额外补钙,就有可能导致过量。所以,盲目加钙是第一个误区。

  第二个是配方奶粉冲调方面的误区。妈妈担心孩子晚上饿,就把奶粉冲多一些,冲浓一些,但奶粉加浓会使孩子摄入的某些成分含量更高,而这些成分又与肾脏功能密切相关。2岁以内的儿童肾脏功能不成熟,主要表现在对蛋白质代谢产物和矿物质排泄敏感。如果浓度过高,婴儿的肾脏不耐受的话,也可能会出现结石等相关问题。

  第三个误区是孩子6个月以后的辅食添加问题。除配方奶粉外,现在很多辅食里都有强化营养素,有的加钙,有的加锌或者加铁。如果不能综合考虑添加量与婴儿需求之间的关系,盲目使用,就可能使这些矿物质过量。过量就会增加肾脏负担,增加肾脏出问题的几率。此外,在家庭制作辅食的过程中,大人觉得加一点盐或调味品,食物更有味道,孩子更爱吃,实际上是添加了过多的钠。这也会增加婴儿肾脏负担,导致出现结石。

  上海新华医院的儿童保健主任医师洪昭毅认为

  奶粉添加成分并非越多越好

  洪昭毅说:“配方奶粉是以母乳为标准,对牛奶进行全面改造,通过添加多种成分,使其最大限度接近母乳,符合婴儿消化吸收和营养需要的人工食品。”“但现在有一股风,好像奶粉里加的东西越多越好,牛磺酸、唾液酸、肉碱等都往里加。但有科学依据吗?我归纳了一下,奶粉里面加的东西大概可以分三大类:

  “第一大类有明确的理论依据,也有明确的临床资料证实,确实应该加。比如铁。任何哺乳动物的奶都是缺铁的,母乳也缺铁。因为乳铁蛋白和铁有结合能力,母乳里面的乳铁蛋白有55%不含铁。如果母乳里面含铁很多,乳铁蛋白就会失去抗菌作用。所以,配方奶粉里加铁是合理的。加锌也是合理的。类似的还有维生素D、维生素A、牛磺酸等。

  “第二大类,理论依据很充分,但是临床证据不够。最明显的例子是DHA。有一种奶粉,就拿着DHA能提高智力作卖点。DHA理论上讲能提高智力,但实际上目前没有临床证据证实这个结论。有科研机构做过实验,不过实验例数太少,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同行对此争论很大。还有的对成人有作用,但对小孩子的作用缺乏研究。

  “第三类,理论上就有问题,临床验证更谈不上,但厂家为了商业利益,也当作卖点大肆炒作,误导消费者。比如神经节苷脂、肉碱、唾液酸、免疫球蛋白等。这些作用不确切的成分都不应该添加到奶粉中去。”

  洪昭毅认为,在婴儿配方奶粉领域,很多商业炒作已经走到了科学研究的前面,科学研究还没达到这个水平,产品广告已经作为卖点开始炒了。而科学的态度应该是,一种成分是否需要添加到配方奶粉中,首先要有理论上的支撑,第二要有临床实践。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分享到:
更多关键字: 奶粉  喂养 

企业服务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