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爸爸讲那过去的事

2017年03月28日 22:47 新浪育儿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人物动物、山川草木都能牵动她的喜怒哀乐。

  爸爸,你还愿意

  再享小时候的欢乐吗?

  到明天,我带你一起

  去放羊

  ——《爸爸,你听我说一句话》(老咪7岁作)

  女儿是一个情感丰富的孩子,她热衷于听我讲小时候的故事,神情专注,并参与其中,深受感染。我故事中的人物动物、山川草木都能牵动她的喜怒哀乐,她很注意细节,追根问底,能抓住关键问题发表看法。

  我给女儿讲我的小羊的故事。

  小羊非常坚强,刚生出来的时候,等它妈妈一舔干净它身上的水,它就想站立起来,可是摇摇晃晃总要摔倒,摔倒之后又摇摇晃晃地站起来,然后就摇摇晃晃地到它妈妈的肚子下找奶吃。

  小羊稍微大了的时候也是可爱的,它们跟着妈妈到河湾里吃草。那时它们的牙齿还没有长出来,不能吃草,只是跟着妈妈看妈妈吃草。它们蹦来跳去地围绕在妈妈身边,光想趁妈妈不注意的时候去偷奶吃。羊妈妈很不高兴它们不按时吃奶,就用头把它们抵到一边去。

  小羊再大了的时候是最调皮的时候,因为它们不像妈妈一样被人用绳子牵着,它们是自由的孩子,它们走路总是走险要的地方,喜欢跳到沟沿上走。它们要抵架的时候,总是又勇敢无惧,又讲究规矩。两只小羊要开始抵架了,它们先走到一起,轻轻地把头碰在一块,然后各自向后退去,退到一定的距离,它们突然加力向前奔跑,两只羊头就重重地碰在了一起。它们谁也不服气谁,来来回回,要较量很多次。最后,总有一个弱者败下阵来,掉头走开,不再恋战。胜利者也不会去追赶。

  我跟女儿说,这是多么文明的战法,古时候的人打仗也是这样,“不鼓不成列”。可能以前的古人是跟着小羊学的。

  女儿问我:“爸爸,现在的人打仗还跟小羊学吗?”

  我说:“现在的人不那样了,他们都学聪明了,他们要趁别人不注意才去打。叫‘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女儿说:“那学聪明了不就是学坏了吗?”

  我听了觉得很有意思,就笑着说:“对对对,有时候学聪明了就是学坏了!”

  我给女儿讲我小时候搂着小羊睡觉的故事。

  秋天,豆子割过后,豆地的豆叶就被人用筢搂起来。搂豆叶时,有很多青草也一起被搂进来了。豆叶的香和青草的香混合在一起,真是很好闻。

  娘用豆叶给我们铺好新床,豆叶上再铺上新编的高粱蘼子席子,人躺上去,又软又香,心里会感受到一种人世间最大的温暖。

  身子下面是柔软暖和的,但是破旧单薄的被子还是很难抵挡身上的寒冷。娘就给我抱来一只小羊羔,放到我的被窝里。小羊羔躺在我的胸口前,呼吸的热气很快就把被窝给弄热了。小羊羔是一个活的取暖机!

  可是,小羊的妈妈却是很不情愿,一个劲地叫唤,想让它的孩子偎着自己睡。我却不管它,小羊一抬头,我就把它给摁住。大概小羊羔也觉得被窝里很暖和,慢慢地也就喜欢在被窝里睡了。

  常常睡到半夜,小羊睡得热了,就挣脱开,跑出去找它的妈妈了。

  然而,我也已经睡得很暖和很深沉了,不知不觉之中天就亮了。红红的阳光从窗棂子上透进来,告诉我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因为女儿夜晚都是我搂着她睡觉,女儿就说:“我现在是不是也和那个小羊羔一样暖和呀?”我笑着说:“是的,比小羊羔还暖和呢!”

  我还给女儿讲豆地里的蝈蝈的故事。

  豆子刚冒出瓣来的时候,豆地里没有蝈蝈;豆子的枝杈上开满了白花的时候,豆地里也没有蝈蝈;等到豆叶茂密地把整个地都遮盖住了的时候,豆地里会到处有蝈蝈的叫声。

  蝈蝈的叫声很诱惑人,我们常常忘了割草而去抓它们。可是,你听着蝈蝈在那边叫,一到跟前,就没有声音了,人刚离开,它又叫了。我们就又忍不住去抓它们,把豆棵子翻来翻去,就是找不到蝈蝈的身影。

  “那就永远也抓不到它们了吗?”女儿很着急地问我。

  我说:“蝈蝈非常小心非常小心,有一点风吹草动,它都能发觉。人要比它更小心才能抓住它。秋天的时候,豆叶黄了,落得稀稀拉拉,蝈蝈在哪棵豆子上叫,人就可以看到,它躲藏也很难了,所以就容易抓到它了。”

  “抓到蝈蝈干什么呢?要让蝈蝈干什么?”女儿很迷惑地问我。

  我说:“也不让蝈蝈干什么,就是把它放在一个用秫秸蘼子编成的笼子里,听它的叫声。给它红辣椒和葱白吃,越辣它越能叫。”

  女儿生气地说:“人真是很坏!”

  我也同意女儿的观点,说:“人有时候会做很多的坏事。”

  我给女儿讲小麦和高粱的故事。

  我给女儿说,我小时候总是把小麦和高粱当成差不多的庄稼,因为高粱在一生长出来之后,就会和小麦差不多高了。当我仔细地去想一想的时候,才知道它们是不一样的。小麦是前一年的十月份开始耩上的,那时候是秋天的结尾,是冬天的开头,大人都这样说:“寒露两旁看早麦。”那时候天气很凉,全都收割完后的庄稼地很寂寞的样子,黄黄的土地上,只有几棵还没有完全枯死的野菜在凉风里瑟瑟发抖。天上的大雁排着队一边鸣叫着一边向南飞,我们就在地上仰起头来看,看的时候就会不由地念出听哥哥朗诵过的课文来:“秋天来了,天气凉了。一群大雁向南飞,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那时候我特别傻,看着大雁就想:“它们哪排成‘椅子’啊?”

  女儿被我给讲糊涂了,她就问:“啊,大雁能排成椅子?为什么排成椅子啊?”

  我就给女儿用笔写出来,并告诉她:“是‘一’字,不是‘椅子’。是我们发音不准才弄错了。”

  我就又接着给女儿讲了声调的问题。女儿听完了声调的事,还没忘了麦子的事,就问我说:“爸爸,你不是讲小麦的故事吗?”

  我就又接着给女儿讲小麦。我说:“小麦往外长的时候可好看了,原来是黄色的土地,特别是那些是坷垃地麦子,先有一些小麦苗悄悄地从坷垃缝里伸出来一个细细的绿尖尖,像怕什么似的。可能是一看,地上没有什么可怕的,过了一两天,它们一下子全都长出来了,把整个的黄色的土地全都变成了绿色的了。”

  女儿担心地问我:“那小羊会吃它们吗?”

  我说:“小羊当然喜欢吃它们了,可是不能让它们去吃。等到过了新年之后天暖和的时候,可以让小羊吃它们。”

  女儿感觉着对小麦不公平,说:“不能让小羊吃它们,应该让小羊吃草才对。”

  我给女儿解释道:“这时候不要紧,因为小麦正在长出更多新的叶子来,让小羊吃它们,还可以让小麦长得更旺。”

  我接着又给女儿讲:“小麦的故事太多了,永远也讲不完。小麦很勇敢,它不怕寒冷,还喜欢有大雪盖在它身上。整整的一个冬天,小麦都静静地不动,等到春风刮起来的时候,它们都高兴地跳舞,就快速地长了。”

  再后来呢?女儿问小麦生长的事。

  我告诉女儿说:“小麦的一生,都充满了诗意,每一个成长的重要时期,农民们对它们的说法都很有意思,比如:发芽、分蘖、拔节、打苞、挑旗、秀穗、扬花、灌浆,等等。这些名称多有意思啊!”

  女儿问:“你不是说还有高粱吗?”

  我说:“是啊,高粱虽然种得晚,是春天的时候才生出来的,可是高粱很快就长得比小麦高了。高粱高、高、高、高,很快就高得和人一样高了。”

  女儿高兴地拍起手来为高粱鼓掌,说:“太好了!太好了!高粱长高了!”

  我问女儿:“你知道高粱长高了会怎么样吗?”

  女儿说:“我不知道,它们会怎么样?”

  我告诉女儿:“它们会长出高粱穗子来,高粱穗子先是绿的,后来就变红了,后来就红得把整个的天空都照红了。”

  女儿听得很着迷,我讲得也很高兴,我们完全沉浸在童话一样的世界中。在这个世界里,所有的植物和动物似乎都有了灵性,让女儿牵挂。

  我有时候竟然迷糊了:是女儿回到了我的童年之中,还是我随着女儿重新进入了又一个童年呢?

  编辑旁白:大量的倾听,无疑会加强孩子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本段中,父亲说的是与自己有关的故事,真实,生动,细腻。孩子与父亲沟通很好,初步体现了如下特点:1。善良,情感丰富;2。共情能力强; 3。 注意力集中;4。喜欢思考。

  本文内容摘自漓江出版社授权选载的《让童年发生奇迹》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