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奇刚上小学一年级,妈妈就给他准备好了他自己的房间,说是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可是,小奇从学校刚回到家中,妈妈就开始管束小奇,不能看动画片,不能玩玩具,要先把作业做好,然后再做妈妈给他买的课外练习。
小奇虽然不满意,可还是坐在自己的小桌前,磨磨蹭蹭地开始写作业。妈妈不放心,过10分钟就进来检查小奇做作业的进度。小奇虽然很反感妈妈的做法,但也只是敢怒不敢言
。
在孩子很小时,有的父母就会为孩子准备孩子自己的房间,而且在孩子的房间里,有着最豪华的设备,让孩子在这里安心地玩乐,安心地做作业。可是父母是否会想到,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形式上独立的房间,更要有属于自己的、自由的遐想空间。
和成年人一样,孩子们需要有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有自己能自由玩耍的空间。如果时间上全由父母安排,空间也由父母支配,孩子的事情全由大人包办,孩子只是去执行,那么孩子的自主性就永远不会培养出来。
有一位明智的家长,在孩子很小时,就每天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孩子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孩子有时玩,有时读自己喜爱的书,有时画画。当然,有时可能是忙来忙去,什么也没干成。但孩子逐渐懂得了时间的宝贵,学会了自己安排时间和计划。
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也有自己的观念和判断。也许他们的生活经验还不足,在生活中会犯一些错误,但孩子犯错误是可以理解,也是必要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吸取教训,积累经验。如果不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孩子没有足够的实践,那么将来需要做自主选择时,就很可能会束手无策。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的“精神胚胎”学说认为:胎儿在母体中形成的那一瞬间,就有一种内在的东西,这种东西将在儿童一出生就知道儿童如何发展,知道儿童去抓什么,去摸什么……这种东西就是“精神胚胎”。这种学说听起来或许有些先验论的神秘色彩,但它却科学地指出了儿童成长的特征。做父母的常常以自己的思维模式、想当然的育子模式,去规范孩子的行为,以为这样做就是对孩子负责,其实这种爱,往往会误导孩子走向一条相反的路。
现在的父母,给孩子倾注了太多的爱,这种爱有时会在孩子四周形成一道厚厚的屏障,压制了孩子的自由活动。父母为孩子费尽心血,对孩子寄予太多的希望,无非就是让孩子将来能在社会上立足,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可什么样的孩子能适应将来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在父母怀抱里长大的孩子,还是在父母包办下毫无主见、毫无个性的孩子?都不是。每个父母都明白这个道理,可实际做起来时又总是管束孩子太紧,舍不得放手,哪怕是很短的时间。为什么我们现在的物质条件和教育条件越来越好,而我们孩子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却越来越差呢?原因很简单,父母给孩子的独立空间越来越少,孩子自然也就失去了锻炼的能力和机会。
美国心理学家戴尔说得好:“孩子需要一定的空间去成长,去实验自己的能力,去学会如何应付危险的能力。不要为孩子做他自己能做的任何事情。如果父母过多地做了,那就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也剥夺了他们的自立与自信。”
在一对夫妻只有一个孩子的今天,父母都应该懂得: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而存在的,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独立与探索意识,不要把孩子禁锢在自己的臂膀里。
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个独立的、可以自由活动的小房间或者小角落,这个属于孩子的空间,也应该让孩子自己来建设,包括选择书桌、书柜、玩具、图书、装饰品及各种学习用品等。允许孩子在自己的空间里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比如养几条小金鱼、养几盆花等。只要孩子能够独立地支配自己的小天地,他就会觉得自己是自己的小主人。
为了孩子能有一个美好的将来,父母不要一看到孩子摔倒就心痛,父母有时也要硬下心来,“别管”孩子,这样才能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信心,以及锻炼他们迎接人生各种挑战的心理素质和实际能力。不去“管”他们,是给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做自己能做也应该做的事情:能穿衣服时就让他自己穿,能吃饭时就让他自己吃,能洗衣服时就让他自己洗,能自己背东西时绝不替他背。父母这种“别管”的做法,能让孩子变得独立、自主、自强。孩子能完成他可以做到的事情,孩子就会在一次次的成功中增强自信心。
当然,父母的“不管”做法,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建立在了解孩子能力的基础上的。如果孩子确实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父母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告诉孩子,也可以和他们一起来商讨解决办法,不过这一切也要建立在尊重孩子情感的基础上。
教育锦囊:
进孩子的房间时,父母要养成敲门的习惯,应该这样问:“孩子,妈妈(爸爸)可以进来吗?”同时,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个人隐私,看到孩子的日记本时,应该主动问:“妈妈(爸爸)可以看看吗?”如果孩子不愿意,父母也要坦然面对,说:“没关系,妈妈(爸爸)只是关心你,如果你不愿意,妈妈(爸爸)就不看,妈妈(爸爸)只希望你能够把心里话告诉妈妈(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