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亲子中心 > 教育中心 > 学龄前 > 素质教育 > 《让孩子吃点苦》

 鼓励孩子执著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挫折教育的55各细节》


  小强的梦想是当一名警察,他经常对爸爸说:“穿上警服真是帅气!”

  进入小学后,小强是班里的纪律委员。因为工作需要,小强经常与同学之间产生冲突。为此,小强非常沮丧。有一天,他对爸爸说:“我以为当一名警察很威风,实际上,太麻烦了。现在我当个纪律委员已经受到了同学的打击和报复,以后要是当警察可怎么办呀?我还是不当警察了!”

  在孩子小时候,他们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们无所畏惧。他们不怕不完美,不担心自己不知道怎么办。他们只是大步冲上前,为了心中的梦想。

  遗憾的是,社会环境很快改变了这一点。在孩子长大一点儿时,社会教导他们要避免失败。我们教育中的等级体系更是深化了这个观点。于是,孩子经常会变换他的梦想,一旦出现挫折,孩子就会放弃自己原有的梦想。

  实际上,梦想对于孩子今后的成功非常重要。

  1925年,在德国一个叫维尔西茨的小镇上,有一位13岁的少年用6支特大的烟火绑在他的滑板车上,然后,他点燃了导火线。烟火的爆炸声此起彼伏,滑板车像发疯似地飞了出去,这位少年也被重重地摔在地上。结果,巨大的爆炸声引来了警察,少年被带到了警察局,受到了一顿训斥。

  这位少年就是后来著名的科学家冯·布劳恩。

  小时候的布劳恩从小就对天文和

火箭很感兴趣,他的志向就是能够飞翔。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布劳恩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实验,这次异想天开的实验也是其中之一。尽管实验没有成功,但是,布劳恩却已经尝到了“飞行”的滋味,他决定继续自己的实验。

  布劳恩大学毕业后,获得了飞机驾驶执照。接着,他进入佩内明德大型火箭实验基地,担任技术部主任,开始领导火箭的研制工作。1937年德国的A系列火箭和V-2火箭就是在他主持下研制的。

  第二次

世界大战后,冯·布劳恩来到美国研制火箭。在他领导下研制的丘比特火箭将美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了太空,“土星”系列火箭则成为登月的核心。

  布劳恩成为世界著名的火箭专家,终于实现了从小想飞的志向。

  不管是谁,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要为梦想而付出努力。通往梦想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困难、障碍、挫折总是伴随左右。而这个过程,也正是考验一个人意志的过程,有些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有些人一直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区别就在于此。父母们一定要让孩子明白,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要执著地追求这个梦想,不为任何困难和挫折而改变。

  我国魏晋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稽康在《家诫》中教导儿子立志做高尚的人,要坚持下去,不要半途而废。他说:“人无志,非人也。但君子用心,所准欲行,自当量其善者,必拟议而后动。若志之所以,则口与心誓,守死无二,耻躬不逮,期于必济。”一个人若不立志,不能算“人”,而志向一旦确定,就要心口如一,不要更改。

  稽康的这段教子书,是要儿子立志并且坚持到底,不为外物所移,这对每位父母来说,都有启发。

  在

家庭教育中,父母一定要鼓励孩子坚持自己的梦想。

  一个孩子在帮妈妈打扫卫生时,说:“妈妈,这种事情以后不要让我做了。我是要当作家的人,以后,我请个保姆,这些事情都不用自己做了!”

  妈妈却说:“当作家,就需要有生活体验。如果你连打扫卫生都不愿意,不想体验,你怎么可能写出读者认同的作品呢?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今天你不愿意体验打扫卫生,以后你更不愿意体验普通人的生活,这样,你的思想永远脱离普通人,写出来的东西恐怕只有你自己能看得懂了。”

  “妈妈,你说的还真有点道理。”孩子若有所思。

  “妈妈不是随口说说的,你可以去看看伟大作家的成长环境,他们都是从小就坚定自己的梦想,然后努力工作和学习,从生活中获取真谛,灵感才会源源不断。孩子,妈妈希望你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梦想需要一步一步去做才能实现,不是可以等来的。”

  妈妈的话对孩子起了一定的作用,孩子的梦想坚定后,更容易接受生活中的磨难和挫折了。

  父母要经常与孩子谈论自己的梦想,谈谈自己在实现梦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自己是如何去克服的。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把关于坚持梦想的一些道理自然地讲给孩子听。同时,讲讲伟人的故事以及身边人的故事,也是非常有效的。

 

教育锦囊:

  父母要鼓励孩子从小树立梦想,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的梦想。在面对孩子梦想的问题上,父母一定要慎重。父母的轻视往往会造成孩子对梦想的轻视,孩子随意变更梦想,遇到困难放弃梦想就变得非常自然了。



    关键字:追求梦想  鼓励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600,000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论坛】【 】【打印】【关闭




热力推荐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