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缺什么不能缺“自信”(4)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3日 15:06  做好父母这件事 

  五、 帮助孩子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

  1.剔除儿童消极的“我是”

  每个人都在某个特定的方面存在消极的自我定义,即消极的“我是”,比如“我缺乏数学细胞”,“我是一个自制力差的人”,“我不善于随机应变”,“我缺乏幽默感”等等。固然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所长和所短,但是消极的自我定义会大大降低儿童的自信心,从而使儿童能力的发展和发挥大大低于其本应有的水平。那些认为自己“缺乏数学细胞”的孩子,将因为对数学缺乏信心而几乎不去主动努力,随着时间的延续,他的数学成绩越来越差,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这个时候,孩子不会认为成绩糟是因为自己有障碍而不去努力,而是会说:我就是缺乏数学细胞嘛,一直都是这样。心理学上的“自证现象”就是如此地广泛。

  遗憾的是,消极的“我是”有很多来自父母。“我们家孩子从小就不算机灵”,“他要考上大学,那就见了鬼了”等等的话,我们时常能从身边的家长朋友身上听到。所以,家长应该坚决避免对孩子做出明确消极的评价。即使孩子真的在某个方面迟钝一些,也要告诫儿童既不要太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也不要轻易对自己下结论,而应该尽力地去尝试,应该树立“只要自己努力,总会使现状变得好一些的”心态。事实上,一旦孩子付出真正的努力,他们就会有明显的改观。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但是,许多“不足”是因为我们首先有了消极的“我是”而人为造成的;另一方面,那些客观存在的不足,也远远不应该像我们认为的那么糟糕。

  2.事在人“看”

  在一个演讲者开始演讲之前,他想象着演讲成功,听众接受、鼓掌和起立,还是想象着听众排斥和起哄,这对演讲者的自信心影响是大不相同的,而这也同样导致演讲者不同的表现;当这个演讲者走上讲台时,他发现自己的额头渗出了汗水,这个时候,他把出汗解释为是因为自己怯场还是房间的温度太高,对他演讲的自信心的影响是不同的,而不同的信念将导致演讲者不同的表现;假如这个演讲者在演讲的过程中暂时出现了明显的错误,听众出现哄笑,这个时候演讲者的所思所想则更为关键,假如他认为失误在所难免,即便是对那些最优秀的演讲者也是这样,那样演讲者将很快挽回局面,假如他认为这是自己演讲失败的象征,而且认为听众已经不喜欢他,控制局面已经不可能了,那么演讲者就会表现得更加窘迫和糟糕,甚至中断演讲。

  有句俗话叫做“事在人为”,我认为与其说事在人“为”不如说事在人“看”,孩子怎么看待、解释自己的心理、生理和外在的表现,决定了孩子如何去“为”。

  我在高考的前一天晚上失眠了,我忍不住去想考场、试卷乃至考试的结果,我知道自己必须睡觉,但是我总是忍不住去想这些。不知不觉已经深夜12点了,于是我又开始担心失眠对明天考试的影响,这种压力更让我无法入睡。连续三个晚上,我都是这样过来的,每天晚上都睡不了四个小时。但是让我后悔的不是这些,而是失眠对我自信心的打击,因为我认为失眠必然影响我考场上的发挥,这种忧虑给我带来的压力,分散了我在考场上的精力,并使我在面对有难度的题目时,有些慌乱。

  然而事实上我完全没有必要这样,现在我考托福,经常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甚至熬个通宵,明天照样精力充沛。想想当年高考真是太不应该了。

  (摘自《孟迁咨询手记》)

  心理实验证明,不是唤醒本身,而是自我评价性的思考,决定了行为的质量。所以我们要帮助孩子学会分析在生活中的各种体验,比如说考试前的紧张、运动中的喘息、学习中的疲劳,以及在比赛或者考试中偶尔出现的失误等等,这将会大大改善孩子的行为质量。当然,在面对具体问题时,需要讲究一些策略,比如在克服考前紧张的时候,可以想一些轻松的事情或者吃点零食等,这些策略需要孩子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如果说,对事情的解释,比事情本身更重要。那么,人们是如何来看自己的成功或者失败的呢?也就是说人们是如何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归因的呢?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都会不断遭遇大大小小的成功和失败。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失败都给我们的孩子造成打击,也不是所有的成功都能给我们的孩子带来喜悦并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成功和失败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关键要看孩子对成败的分析和认识。

  无论是面对失败还是面对成功,孩子的分析和解释不外乎四种因素:

  1.自身的能力

  2.所付出的努力程度

  3.任务的难度

  4.运气的好坏

  我们可对这四种因素进一步划分,假如从内外因的角度来看,自身的能力和努力程度属于内因,而任务的难度和运气的好坏则属于外因,从内外因的角度来看待成功和失败,可以增强或减弱孩子的自信心。我们还可以从稳定性的角度来划分,自身的能力和任务难度属于相对稳定性的因素,而努力程度和运气的好坏则属于较不稳定的因素。

  假如孩子认为成功的取得是由于他们自身的能力和努力程度,那么他们将为自己自豪,并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渴望面对更有挑战性的任务;假如将成功归因于任务难度低或者过于幸运,则不能产生明显的对自我的肯定,更不能增强自信心。相反,假如孩子将失败的原因归因于自身的能力和努力程度,那么将会产生明显的沮丧感,下次面临类似的任务,将会产生较低的成就动机和低水平的自信心;而假如把失败归因于运气不好和任务过难,则不会产生较低的自我评价。

  从稳定性的角度,我们能对孩子遇到类似情况将产生的结果做出预测。假如孩子把成功归因于自身的能力和任务难度,那么,他自然会期望自己在类似的情境中继续成功,如果将成功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如运气和过于艰难的努力,对下次的成功就不会那么有把握了;相反,假如将失败归因于自身的能力和任务的难度,那么对于下次类似的任务将抱着失败的期望,而假如把失败的原因归因于运气太差和自身不够努力,那么将对以后的成功抱有更高的期望。

  所以,我们可以从任务的难度和孩子能力的角度来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预测并做出选择,以避免孩子遭受无谓的失败;我们还可以从内因或外因的角度,来保护和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既不会没有根据地沾沾自喜,也不会遭受不应该的沮丧和自我谴责。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教育 
留言板电话:010-626763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