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小布丁“流浪”记(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31日 10:10 《幼儿》
晚上看动画片《三毛流浪记》,小布丁问妈妈:“三毛为什么没有妈妈?”大脸妈说:“三毛的妈妈死了,或者是不要他了。”小布丁说:“噢,那三毛的爸爸呢?”大脸妈说:“也死了,或者不要他了。”小布丁刚要说:“妈妈。”大脸妈不等小布丁说完,立刻说:“小布丁,你是不是想问三毛的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为什么不要他了?”小布丁点点头,很奇怪哟,妈妈今天怎么这么了解自己的心情呢? 大脸妈说:“你这个孩子,看电视就好好看吧,怎么那么多问题,你管好自己就不错了,还管人家三毛!看看人家三毛从小就在街上流浪,自理能力多强!看你,吃饭还要挑三拣四!每天伺候你真累死我了!” 小布丁眼睛盯着屏幕,嘴上不吭声,因为他知道这个时候最好不要去惹妈妈,否则的话“老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终于有个好机会,老师带小朋友们去公园看花,小布丁在上厕所的时候出来晚了一点,咦?小朋友们和老师都在前面的花坛,厕所外面的空场一个人都没有,是不是现在就可以和三毛一样流浪去了呢? 小布丁开始还慢慢跟在“大部队”后面,起码老师的余光能看到他。小布丁接触到老师的目光就笑一下,其实他这样做是麻痹老师,希望老师对他放心,然后他就可以在老师不注意的时候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了。 先流浪到哪里呢?他想起天桥上乞讨的小孩儿,每天不用上幼儿园,他们也没有唠叨的妈妈管着,可以天天晒太阳,想跟谁说话就跟谁说话,想吃饭就吃饭不想吃就不吃,还能有钱花。对,就先做乞讨的小孩吧!再说,妈妈不是要我像三毛学吗?学就学,有什么学不会的呢?正好还想当三毛呢! 小布丁渐渐离大家远了,就地站在公园的大门外,站累了就靠墙根蹲着,他本来想坐的但是地上实在太脏,实在坐不下去。 来公园的人还真多,人们穿着各种各样的鞋子、裤子和裙子,他很奇怪,为什么人们都不给他钱?有个阿姨还摸了摸他的头,说多可爱的孩子啊! 小布丁忽然想妈妈了。他想喝水,想吃冰淇淋,他想幼儿园的饭,还想他的枕头和被子。要当三毛的小布丁哭了,他抹着眼泪到处走,他想找老师,他要回幼儿园,等放学的时候妈妈来接他回家。 幼儿园老师把今天的事情告诉了大脸妈,大脸妈紧紧抱着小布丁不撒手,说:“你吓死我了,吓死我了!” 小布丁却不慌张了,说:“不是你说的要我向三毛学习的吗?” 絮絮叨叨: 家长经常掉进自己设下的“陷阱”,而孩子往往是那个无意的“胜利者”。 家长总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一切行为,有的时候不管孩子能否理解和接受,可是往往家长一句无心的话,却深深印在了孩子的脑海里。比如大脸妈要小布丁学习三毛,结果小布丁就简单认为是要去学三毛的“流浪”。四五岁的孩子无法理解那个社会中流浪儿童生活的背景,觉得“妈妈要我做什么我就去做好了”,凭着孩子的幼稚和好奇心去做出一些“荒唐事情”来。 有的家长说要勤俭节约,孩子就把衣服剪破来穿;有的家长说要节约花钱,孩子不向妈妈要玩具,而向爷爷奶奶要钱买玩具;还有家长说要环保,孩子就把饮料倒出来只留下空瓶子。 我们的孩子还小,不理解的事情很多。作为家长要耐心与孩子交流,深入浅出地讲道理,而不是一带而过,以免孩子产生不恰当的理解。 话说回来,按照儿童故事来教育孩子是很正常的亲子行为,但是家长在教育的同时不能以点盖面,一概而论,给孩子一个错觉:生硬地照搬就可以了,只要做一定就是对的,家长就会喜欢自己了。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