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12日
手工课
在麦克荷学校一年级听课时,有一天班主任劳拉老师告诉孩子们,上午休息时间过后,是手工课,话音刚落,孩子们一片欢腾:“啊!”个别孩子高兴得从座位上站起来,看着他们兴奋的小脸,我有点困惑,手工课不就是用手做点小东西吗,有什么可以吸引孩子们的?
到了手工课,23位学生被分成两组,一组留在教室,另一组去手工课专用教室,每组有两位老师。我看到的这两位老师,像是邻居大嫂,非常普通。今天手工课的内容是织围巾和钱包,根据每人的进度决定织什么。当大家拿到所需用品和工具后,我看到活跃的小孩子们安静下来,全神贯注于手中的工作。这时一位老师开始读故事,另一位老师来回走动,给予帮助。有的学生老是出错,有的学生做得又快又好。不过,这项似乎是女孩子专长的手工,却并没有显示出女孩们的优势,男孩们一样地耐心、出色。
手工老师向我展示了这个班学生入学以来的作品。我印象最深的,一件是装竖笛用的绒布长套,学生们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老师说到了七年级,学生还要学做竖笛,用自己亲手做的竖笛演奏。另一件是学生自己做的织毛线粗针,这节课他们就是用自己做的毛线针织围巾。我觉得他们用自己做的工具来做手工,这种教育别具特色。现代生活,早已使我们远离了双手的劳动,日常生活用品几乎一律来自商店,更别提工具了。许多其他的学校也让学生学习织毛线,但就我所知,连毛线针也自己做,如果不是绝无仅有,至少极其罕见。
他们的作品看上去实用又美观,这是华德福学校手工课的要求,具有实用性,并赋有艺术性。这恐怕也是吸引孩子们的一个主要原因。
我还听过一次五年级的手工课。也是全班分两组,每组11人,但每组只有一位老师。在木工房里,有的学生做木勺,有的做小木船,有的做小木鱼,大家的进度不同。个别男生聊天时间大于做木工时间,不过大部分学生边说边做。木工房里摆放着学生们做的简单木质工具,如刀,这使我联想到原始人或人类的早期生活,历史记载着从用石头做工具进化到用铁器、铜器,即便有用木头做的工具或艺术品,也早已腐烂,故我们无从知晓。但从简单木质工具中,学生们能体会到一些远古祖先的生活侧面。
华德福教育的一个观点是孩子的成长过程对应人类的意识进化过程。他们课程内容的安排,其一是反映出人类的历史演变。通过不同年级的手工课,使学生体会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如手工课的材料,要求是从动物身上的毛皮开始,如毛线,到植物制品,如木头,最后是矿物制品,如铁。一年级的学生织毛线,五年级的学生做木工,中学生打铁做工具。从用双手工作开始,到用手工工具,最后才是机器。学习的过程从自然原材料到加工过的材料(如从原木到纸张),原则上不用化学合成材料。
在木工课上,我发现用过的砂纸不能随便扔掉,可以用一个小刷子轻轻刷去上面的木屑后继续使用,直到砂纸被磨平,并且必须经过老师的认可后,才能扔进垃圾桶。
我在英国生活一年多,印象很深的是英国的富裕。在中国,极少数人住的别墅,在英国却是大部分普通人住的地方。当我看到很便宜的一小片砂纸都要重新清洁再使用时,我觉得华德福教育正在努力保存着一种被商业社会抛弃的伟大传统——勤俭节约,这也是我们中国人为之骄傲的伟大传统。这不仅是对一切物品做到物尽其用,还包含着对我们使用的物品的珍惜。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