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要把握三个原则:
第一,及早教育。早教育比晚教育要好,5岁以前是比较好的时期。幼儿时期是孩子个性、气质、性别意识养成的一个关键阶段,孩子对于性别已有较清晰认识,应该特别注意培养。孩子是天真无邪的,较早地让他们知道一些性别知识,要比他们懂得了害羞,懂得了成人的忌讳之后,才去自己琢磨要好得多。
第二,不能回避。面对孩子提出的两性方面的疑惑,家长务必正确引导和耐心解释,不要回避或者欺瞒孩子。孩子可能会问这些问题:我是从哪里生出来的?为什么爸爸站着尿尿,妈妈却坐着尿尿?为什么爸爸妈妈可以睡在一起,而我却要自己睡一个房间?等等。这是一个儿童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碰到的问题。作为家长,我们不应回避或闪烁其词,不要用“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的”来糊弄孩子,反而激起孩子的好奇心。
第三,要有平等观念。父母不能让小孩子从小就产生性别歧视,特别是对女孩的歧视。有少数重男轻女的家长,不喜欢女孩,使小孩从小就产生自卑心理。还有一种就是对男孩子的溺爱,这也是一种不平等思想。最新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家庭里的男孩普遍受到母亲的宠爱,最容易倾向同性恋和娘娘腔。重男轻女、家庭条件优越等原因,都容易导致孩子在这一时期发生性别认知模糊的现象。
家长声音——
这个也担忧,不可思议!这个时候,正是教育男女有别的好时机,适当的引导就可以了啦,她女儿这么说估计是某个重男轻女的人给她灌输男孩好的关系。我女儿小时候看她爸爸站着,她也说自己要站着上,后来我跟她说你是女孩,女孩是坐在马桶上的,她就知道啦!后来上了幼儿园,回家就说男孩子和爸爸一样是站着小便的,我们女孩子全部都是坐着小便的,说得很平常。
——加宝
我倒觉得小时候这样混在一起比较好,因为没有歪念,呵呵,借这个时机可以让孩子了解男女的不同。
我平时挺注意这方面的教育的,所以还特意买了幼儿性别区别的书来给孩子看,现在他基本了解了男女的概念。他说,自己长大了要当爸爸,爸爸长大了当爷爷。
——蛋蛋妈妈
“孩子在幼儿时期,想看父母洗澡、想和父母一起洗澡、看父母换衣服等行为,这是儿童对成人的身体好奇心使然。如果我们满足了孩子的这种好奇心,他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对其他事物的探索上。如果我们刻意地回避,孩子就会对我们的身体有更大的好奇心。所以,当孩子有这样的要求时,父母可以应孩子的要求,坦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不要对他的这一行为进行干涉、调侃或耻笑。如果孩子的这一行为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寻找父母换衣服或睡觉的时候故意闯入,以了解成年人的身体。这样会让孩子认为了解身体是不能光明正大地进行,只能偷偷摸摸,这对孩子的性心理的发展是不利的。 ”
无意之中看到以上这段文字,觉得很受启发,因此在对待孩子探知两性身体时,我们很少在他面前遮掩,大大方方,顺其自然,孩子反而没有好奇心,觉得很自然。对男女同厕,他只有一种想法:就是男孩子可以看男孩子,女孩子可以看女孩子。
——叶皮皮妈
看到这个话题,我不由想到前阵子,我女儿也出现这种情况,她上厕所时边嚷边做出这个样子:“妈妈,男孩子都是这样尿尿的。”而且还大笑。我引导她说,男孩子是这样的,你是女孩,不应该这样上厕所,男孩跟女孩是不一样的。起先我也有些担忧,因为不止一次,但我装作很不以为然,也不跟她一起笑。过了一段时间,她就不再这样了。我想这只是孩子感觉好奇和有趣,你不特别地去纠正,可能也没事,但如果你一再说,有可能孩子还会故意这样,反而久之会成习惯的。
——彦彦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