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家长不要“放大”孩子的错

  一天上午,我正在批改作业,忽然接到儿子班主任的电话:“请你到学校来一趟,你孩子偷了商店的东西,店主要罚他10元钱!”接完电话,我顿时火冒三丈。自己身为老师,平时也常注意教导孩子,没想他竟做出这等事来。

  当我赶到学校时,学生已下课了。儿子站在老师办公室里,耷拉着小脑袋,默不作声,脸上明显留着两条泪痕。班主任坐在一旁。我没多说什么,就领着儿子到商店去。这是设在学校内的商店,像个小超市,里面早已挤满了选买东西的小学生。“你孩子在店里选了两样东西,交钱的时候,他只交了其中一样,另一样却藏起来了!”店主说。“你将东西藏在哪里了?”我厉声责问。“我没藏,拿在手里。”儿子怯怯地说。“那为什么不拿钱买?”我继续责问。儿子低着头,不做声了。“这叫偷,你知不知道?”“从小就学会偷,长大会怎样?”“是犯罪,要坐牢!”……我数落了儿子一通,许多孩子在旁围观。“那样东西多少钱?”我问店主。“不多,不多,1块钱。”店主说:“原来是‘偷一罚十’!”也许店主知道有自己不妥的地方,连忙对孩子说:“不罚你钱了,以后可要注意了。”在我的再三要求下,儿子最终向店主道了歉。

  中午,儿子放学回到家。想起自己当着那么多孩子的面责问儿子,觉得自己太意气用事了,方法简单粗暴,根本没顾及儿子的想法和感受。便将儿子叫到身旁,让他坐下,一改上午严厉的语气,温和地问他:“你今天在商店拿了什么东西?”“小陀螺。”儿子说。“为什么不付钱?”我接着问。“我很想买,但身上又没有那么多钱。”儿子说这话时,我明显感到他知道错了。“以后想买什么东西,就跟爸爸妈妈说,不能随意拿别人的,更不能偷别人的!”儿子低头拨弄着自己的小手指,连连应声。

  其实,儿子很聪明、很懂事。他还小,只有7岁,对于自己心想、心爱之物,当然想拥有。想得到,又怎能像大人一样,能克制住自己的欲望,能想到“不付钱拿别人东西”有多么严重。倒是我们成人常常有意或无意 “小题大做”,“放大”孩子的错误,将“拿”说成“偷”。以成人的心态、标准去揣度、衡量幼小孩子的无邪、纯真心灵,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成人化,随意涂抹、糟践孩子的单纯世界。这无异于以自己的错误去修正孩子的错误,再次伤害孩子。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教育  培养 
留言板电话:010-626763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