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死了。”黄女士的女儿晓佳每次做完作业出来,总喜欢如此叹一声气。在黄女士看来,这一声抱怨实在是毫无缘由。学习哪有那么辛苦?再说老这么抱怨可不是什么好习惯。12月16日,家住长沙市开福区的黄女士拨打本报热线,想弄明白,为何小女儿老爱把“累”挂在嘴边?
孩子叫累,家长困惑
“碰上我心情不好,这一声声‘累死了’的抱怨就显得特别刺耳了。真不明白,给她那么好的生活条件,还累个什么。”黄女士说。 “初中那么多课程,本来就是累嘛。”显然,晓佳对于妈妈的说法一点都不赞成。从两门主科一下子变成了现在的六门课程,学习强度自然是增大了。而且随着期末考试的来临,晓佳更是觉得学习不堪负重。“本来学习就累了,抱怨一下还得不到理解,心里别提多郁闷了。”晓佳说。 而家长王女士也有同样的困惑,家里的孩子不爱上学,不愿见老师,甚至每到上学前,都会磨磨蹭蹭地硬说自己肚子疼。一旦王女士询问他在学校的情况,得到的结果不是保持沉默就是转移话题。王女士更不明白,在家里不插手任何家务的孩子怎么会一上课就瞌睡,一副疲惫样呢?
语言暗示易误导孩子
“以前不这样的,自从上了初中后,每次回老家,她外婆都喜欢问几句,学习怎么样啊?累不累?”黄女士觉得,晓佳这句“累死了”的口头禅来源于外婆的溺爱。
而对于老人来说,见到了难得一见的孙女,自然要“疼爱”一番。在与妈妈争执的过称中,晓佳觉得外婆才是贴心的人,因为每次见到外婆,外婆都会心疼她学习太辛苦,让她别累着。
长沙市明德中学徐果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父母一些无意的话语有时也会给孩子带来一些心理暗示。不少学生在结束一天的学习回到家中时,总会收到来自父母的询问:累了吧?这时的孩子往往容易顺着父母的话语说下去,一句句“好累!”、“累得不想动弹了”脱口而出。久而久之,也就让孩子有了“似真似假”的劳累感。
不少孩子在进入初中阶段的学习后,特别是面临初中阶段第一次期末考试的来临,往往会更加频繁地吐出一个“累”。这种“累”不一定是在紧张学习之后产生的身体疲劳,更多的是一种主观体验的疲倦感,心理上的疲劳。它的危害性不仅会引起人的生理疲劳,而且还会导致孩子对学习的厌倦情绪。
用心观察,帮助孩子脱“累”
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常常喊累时,也就是孩子处于“疲劳”状态时,应用心观察分析一下,孩子到底是属于生理性疲劳还是心理性疲劳,然后对症帮助孩子。
徐果老师认为,帮助孩子消除心理疲劳,做父母的首先要减轻精神压力,对孩子要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估计,对孩子的学习不能单纯地看分数,而是要看孩子学习的原有基础,每次考试试题的难易;孩子学习上的困难及临场发挥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不要拿孩子与别的孩子作比较,让孩子自己和自己比,过去和现在比。”
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帮助他明确地分解个人阶段性的奋斗目标,从而提高孩子的心理调节能力。用不断取得的小成绩激励孩子,增强学习兴趣,恢复自信心,在愉快的情境中消除身心疲劳,学好各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