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孩子一生受用的品质:拥有爱心

  人不惜追求的是爱,不惜给予的也是爱,只有把追求爱和给予爱结合起来,才算是爱的能力。

  --铃木镇一

  爱,是一种伟大而高尚的情感,是我们人类借以维持自身发展和繁衍的基本力量。

  曾经有人做过这么一项调查:今天的孩子缺什么?调查结果中一致认同的一项就是缺少爱心。很多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就由好几个大人围着他们一个人转。家里所有好吃的、好用的、好玩的,都是他们优先;生活被照顾得尽善尽美;需要的一切都被大人完全包办代替了。长此下去他们就失去了爱心,形成了一种习惯--“人人都要为我”“唯我独尊”,而且视之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最终几乎成了他们的天性。

  作为父母,看到这样的结论,不得不感到痛心。痛心之余,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怎么做。要想让孩子成人进而成才,就必须注重培养他们的爱心,在青少年的心灵中播撒下善良的种子,让他们具有爱己爱人之心,有仁慈的品质,成为富有道德情感的正直公民。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在波斯里亚的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个叫弗西姆的妇人,她有两个可爱的儿子和一个善良的丈夫,她的丈夫在奥地利工作,有一天,丈夫从奥地利带回两条金鱼,养在鱼缸里。

  不久,波斯尼亚战争爆发了,弗西姆的丈夫为国家献出了生命,而战争也毁灭了他们的家园,弗西姆只好带着孩子到他乡逃难,临行前,弗西姆并没有忘记那两条金鱼,因为那也是两条生命啊,而且还是丈夫给自己和孩子的礼物。她把金鱼轻轻地放入一个小水坑里,然后出发了。

  几年以后,战争结束了,弗西姆和孩子们重返家园。而家乡仍是一片废墟,弗西姆不知道怎么样才能使自己的家重现生机。

  忽然,她发现在她曾经放过金鱼的小水坑里,浮动着点点金光,原来是一群可爱的小金鱼。它们一定是那两条金鱼的后代。弗西姆突然间看到了希望,她像看到了丈夫的鼓励,她和孩子们精心饲养起那些金鱼来,她相信,生活会象金鱼一样,越来越好。

  弗西姆和她的金鱼的故事逐渐流传开来。人们从各地赶来,观赏这些金鱼,当然,走的时候也不会忘记买上两条带回家。也许,那金鱼象征着希望。没用多长时间,弗西姆和孩子们凭着卖金鱼的收入,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从这则故事里,我们看到弗西姆有一颗多么善良的心,哪怕只是两条金鱼也不放弃拯救的机会。虽然我们无法预言金鱼的繁衍,那是偶然的现象;但是,爱心不是偶然的,是从一个人的一举一动中显现出来的。爱心给人的感觉不是伟大,而是平凡,心是人活动的天地,一个微笑,一句暖语,都会让人感到温暖。只要你拥有一颗爱心,并且让它在你心里长存,那么爱心不管在哪里开花,终究有一天会在那里结下果实,不要放弃拯救爱心的机会,那样你才能得到回报。

  对于一个孩子的个性发展而言,没有什么能比爱和善良更重要的了,这是孩子将来亲和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一颗爱心,其他的品质都是爱心的延伸。只有爱,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只有爱,才能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只有爱,才能享受到人生的真谛;只有爱,才能感受到人类的伟大。

  “爱”是人类社会一个不可缺少而又举足轻重的因素。对于孩子我们不但要为他们创设一个被爱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学会如何去爱别人。只有在“爱”与“被爱”的双重环境下,我们的下一代才可能健康地成长起来。

  爱,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察觉别人的困难,并唤醒他们的良知与感情。孩子们才会变得宽容而富有同情心,才能理解别人的需要,才会伸出双手去帮助那些受到伤害和需要帮助的人。一个不会爱的孩子是可怕的,他的感情生活也将一片空白。

  因此,家长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也要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爱心教育”,努力让孩子的个性品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使我们的下一代拥有一个更加光明、辉煌的未来!

  一教子智慧:做有爱心的父母

  孩子的爱心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和潜移默化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是一个从外在到内在,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庭是最重要的爱心培育基地,父母是最直接的爱心播种者。在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的时候,父母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来教育孩子,起到示范的作用,在家庭中营造爱的氛围,感染孩子的心灵。

  莉莉生活在一个平凡的家庭里,父母都是普通的劳动者,家庭条件虽算不上很糟,不过因为莉莉的奶奶长年卧病在床,所以生活得有些平凡和简单。

  每天,莉莉的妈妈下班回家后,就先要照顾老人,然后做饭,等莉莉的爸爸回家了,三个人便开始匆匆吃晚饭。饭后爸爸和妈妈又忙着给老人擦身,换洗衣服。耳濡目染,莉莉也尽可能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莉莉一直记得妈妈说的话:“一个家里可以没有钱,但一定不能缺少爱。”

  母亲节快到了,莉莉很想送妈妈一份礼物,可是她平时没有什么零用钱,没法买份像样的礼物,于是她自己动手制作了一张卡片,打算给妈妈一份惊喜。

  母亲节那天,一放学,莉莉就早早回家,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喂奶奶吃药,将脏衣服放进洗衣机。

  妈妈回到家后,莉莉把卡片交给了妈妈,看到女儿如此懂事,妈妈很是感动。晚饭是莉莉和爸爸妈妈一起准备的,一家三口人开开心心地坐在一起吃饭。饭后,莉莉倒了一盆热水,动手帮妈妈洗脚。

  “妈妈,今天是母亲节,我没有办法送多么好的礼物给您,但是我希望能为您洗一次脚。”

  看着如此懂事体贴的女儿,不论是莉莉的父母,还是奶奶,都非常欣慰。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最有效的。只有父母做好榜样,孩子才会去模仿,进而转化为自发的行为。父母的行为举止,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要想自己的孩子有爱心,父母就应该率先做出有爱心的行动,言传身教无疑是最具说服力的教育方法!

  二教子智慧:在生活的体验中学会去爱

  只有懂得爱的人才会欣赏爱,理解爱。要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通过让他们亲身体验被爱的感觉,从而学会付出爱是非常有效的一种做法。

  生活中有许多琐碎的小事,看起来微不足道,却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家长应学会抓住契机,因势利导,从一点一滴做起,耐心地、不失时机地教育子女从小要有爱心,激发子女爱的情感。比如,公共汽车上,家长可以对孩子说:“你看,那个阿姨抱着小弟弟多累呀,我们让她们坐到这里来吧。”邻居阿婆年老生病,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去探望问候,帮阿婆做事。新闻报道有人缺钱做手术,生命垂危,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捐款,献上一份爱心……这些事情都渗透了爱心教育,将孩子的情感融入活动,从而得到感染和启发。

  三教子智慧:对孩子进行移情训练

  爱心的培养还需要进行移情训练,可以让孩子把自己痛苦状态时的感受与别人在同样情境下的体验加以对比,体会别人的心情,这样可以让孩子学会理解别人、体谅别人。

  当看到其他小朋友摔倒时,你可以启发自己的孩子说:“如果是你摔倒了,是不是感觉很疼?小弟弟一定也摔疼了,我们快去扶起他。”某地发生灾情,家长可引导孩子:“那里的小朋友没有饭吃,很饿,没有衣服穿,冻极了,你想想,如果你也在那里,会怎么样?我们去捐点衣服、食品送给灾区的人吧!”这样,孩子的爱心不知不觉就培养起来了。

  总之,父母要善于在生活的细节中,向孩子渗透积极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久而久之,孩子心中会自然而然地涌出关心他人、体贴他人的良好情感。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感恩  品质  人品 
留言板电话:010-626763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