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四岁时父母离婚了,有的大人对孩子开玩笑:“叫爸爸,叫了就给你买好吃的!”刚开始孩子躲在妈妈身后,感到屈辱和愤怒。后来习惯了,无论别人怎样哄骗,绝不开口说话。这一切在孩子心里刻上了什么印记我们无从知道,但是关于“爸爸”这一概念,他肯定有着与众不同的理解。
随便训斥、打骂孩子的现象很普遍,成人对待孩子出言不逊已经成为习惯。受训斥、挨打的孩子,在心智发展上同正常的孩子有着极大的差别。首先一点就是概念不清,大脑相对而言比较糊涂,不容易看到一个客观的实在的东西,对外在事物的过分敏感,影响了他内在心智的发展。受打骂厉害的孩子,记忆力较弱,不易看到一个客观的现实,他们看待世界的出发点总是基于需求和仇恨。受打骂不厉害但多少受过刺激的,也时常糊涂。那些有点“专制”的班级或家庭,孩子也多少出现问题。这其实是思维出了问题。
打骂孩子会给孩子造成压力和恐惧。这种压力会过分强化儿童对某一事物的感觉,刺激了孩子对某一事物某一方面的认识而忽视了全部。被打骂的儿童在建立某一概念时,他的眼睛看到的不是一个客观的现实,而是受刺激后的事物,世界就不是原本的世界,而是经过他加工的世界,压力使得孩子把握事物时产生偏差,不能高度理解本质问题。苦难降临到了孩子头上。
那些得到爱和宽容的孩子在组织自我的过程中,因为区分能力没有受到伤害,他对事物的把握清晰、准确,并能很好地确定下来。
我的一位朋友,丈夫童年发展不好,成家后情绪变幻不定,对孩子时好时坏。孩子四岁时,她与丈夫离婚了。有时成人见这孩子,会开玩笑地说:“叫我爸爸,给买好吃的!”刚开始孩子会躲在妈妈身后,感到屈辱和愤怒。到后来习惯了,无论任何人怎样哄骗,这孩子绝不开口。这一切给孩子的感觉到底是什么我们无从知道。直到他成人后自己成为爸爸,后果才能看出来。对“爸爸”这一概念,他肯定会有与众不同理解。
这恰巧同我的孩子在建立这个概念时的表现形成一个明显的对比。
一次朋友来我家作客,一见我孩子就说:“叫爸爸,给你买好吃的。”我孩子就说:“爸爸!”这时他不到三岁。下次再见这个朋友又叫“爸爸!”朋友说:“你的孩子太聪明了!怎么一见我就知道叫爸爸,买好吃的?”我说:“不是啦,你把我儿子爸爸的概念弄混了。”这是一次。还有一次是我的一个朋友来幼儿院,他是我们院委会的一个成员,晚上开完会后就住在幼儿园。第二天早晨,我儿子到幼儿院,一看见他就跑过去。朋友把我儿子抱起来,亲了亲他,用胡子扎了一下。我儿子很郑重其事地说:“爸爸!”朋友大惊说:“不可以胡叫,我是叔叔不是爸爸。”我孩子奇怪地问:“那你为什么长胡子呀?”后来他爸爸说,他曾经用胡子扎过孩子。可能这件事给了他一个记忆,凡是给他买好吃的、长胡子扎他的人都是爸爸。但是这个过程是一个分辨的过程。儿童一旦开始分辨,就能分辨一些细节,抓住一些要点,排除另一些细节。这听上去有些笨,但他不断地在思维。
当然我讲的只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在以后的大脑运行过程中,孩子面临的问题会越来越复杂,这种分辨能力会越来越强。这时候,一个人分辨能力的弱和强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有一次,我儿子因为一件事非常恼火,大哭着用小脚踢他爸爸,那时他仅有两岁半。他爸爸说:“你又不是驴,为什么踢人?”儿子突然不哭了,呆呆地站了半分钟,然后认真地说:“爸爸,鱼没有腿呀!”他爸爸说:“是驴,不是鱼!”儿子站在那儿想着。我不明白,如此激愤的孩子,会因为某种思维而停止哭泣开始思索。我常常对别人说,这家伙的脑子是“286电脑”,不是“586”,运行得太慢。没过多久,我发现幼儿院许多孩子都是“286”。他们的思维安静而缓慢,像一条精神的长河在生活的海洋下面缓缓流动,我们常用“浑浑噩噩”来比喻他们。他们整个的思维状态和认知状态一直是在思考。你给他说什么他都在这样思维。思维对小孩子是快乐的事,思维对小孩子也是新鲜的活动。小孩子思维表情很明显,小孩子思维需要较长的时间。但是有的小孩他不用思维,被训斥被打骂的孩子是不用思维的。他们的反应较快,好像不经过大脑。
你在生活中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很多孩子,你一说话他就反应。为什么呢?除了训骂以外,那就是大人在生活中不断地给他强加某种东西,不断地强加,于是就形成“一吹哨子,狗就吃饭”的条件反射了。很多孩子都是这样。实际上儿童接受的任何东西应该通过儿童自身的大脑。儿童的大脑运行虽然较慢,但只要让他思维,给他机会,就会逐渐变快。
通过大脑进行的认知过程,才能够得到对象,这叫智力。有的孩子小时候被认为非常聪明,脑子反应快,但长大以后,他的学习和各方面的创造力并不好。这个原因就是他是被教出来的,或者是人为刺激出来的。
逗孩子似乎是许多成人与孩子交往的惯用方式。有一次,我儿子去我们单位,带了一包吃的。我的同事说:“辛辛,你把这个吃的给阿姨好不?”我儿子说:“不可以。”就放到身后。
同事说:“你不给噢,不给阿姨抢了!”上去故意做出要抢的动作。
我儿子大哭。同事说:“还蒙特梭利教育,你看你这孩子。我们院子的孩子怎么逗都不哭。”我说:“不是的,我儿子没被逗过,他就认为你真抢。而且他不知道你这种野蛮的行径来自于什么?不给就要抢!他的思维出故障了。怎么能这样?本来一加一等于二,你硬是说等于三,这跟他成长的经验不符合。”她说:“什么呀!我们院子里的孩子都这样。”我说:“你们院子里的孩子是逗出来的,我们孩子没有人逗过。他就是这样长大的,他不要你逗。”但是我知道大多数人就这样逗孩子,不断地逗,结果把孩子的心智搞乱了。儿童没有机会组织自己的自我,没有机会把他看到的东西和固定下来的记忆放到一起。
逗孩子的明显结果是恶作剧。人们大都不知道青少年“恶作剧”的原因。这多数源于儿童时期的“逗”,因为“逗”是一种没轻没重的行为,它也像打骂孩子一样在社会上蔓延,不过范围更大罢了。
儿童成长的偶然性特别大。比如说在家里排行不同心理状态就不一样。记得我曾经看过一部老片子,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始人的传记,印象特别深刻。因为当时我舅舅的老二刚出生,我经常去他家,大家抱着刚出生的婴儿对老大说:“双百,你妈妈不要你了!你妈妈生个小妹妹不要你了。”双百刚开始时哇哇大哭,后来习惯,就无所谓了。
我们大人不知道这对孩子意味着什么,这是玩笑,是一种混账和残酷的玩笑,这种逗引太残忍,但是成人感知不到。我刚看了那部电影,它对我的触动特别大。片子里主人公的弟弟刚出生,全家人都在忙碌刚出生的婴儿,主人公只有七八岁,他从楼上走下来,站在楼梯上,看他的爸爸和妈妈还有保姆在忙着照顾婴儿,他妈妈一回头,发现她的大孩子在楼梯那儿看他们,忙走过来拉着儿子坐在楼梯上,告诉他:“我要告诉你的是,妈妈非常爱你。但是你的小弟弟非常小,如果妈妈不给他喂奶不给他吃东西,不照顾他的话,他会死去。所以妈妈必须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照顾他身上,而你已经能够自己照顾自己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妈妈不爱你。妈妈非常地爱你。”这个男孩对这个问题就释然了。
实际上这个孩子提出问题没有? 没有。只是她妈妈看到了这个情景,感觉到了这个问题,就把孩子的心结打开了。有这样的妈妈,就有后来他的成就。
生命就是这样的。如果你感知到孩子的心理,你跟他说了,这个问题就不作为一个问题而存在了。但如果不说,他永生都会觉得他爸妈不再爱他了。我的同学就常说她的爸爸妈妈“爱那个,而不爱我”。这种不公平的感觉在兄弟姐妹中常有。我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就经常认为妈妈偏爱我的哥哥,我经常跟妈妈吵架。哥哥不吃韭菜,每顿饭前妈妈总是先给哥哥一碗,放在那儿,里面没有韭菜。我每次跟妈妈吵的时候,妈妈就说:“我就偏爱你哥,你哥就不像你这样!”我就越认为她偏爱我哥哥了。
弗洛伊德在一本书中曾记录过一个心理分析个案:他给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女教授进行心理咨询,请她回忆童年的经历,她说:她同爸爸妈妈还有弟弟去照相馆照相,有一个假苹果,她妈妈把这个假苹果给了她弟弟而没给她。她就记住了这件事情。弗洛伊德一听就明白了。尽管那是个假苹果,但是让她弟弟拿而没有让她拿,她依然感到不舒服。她认为这个待遇是不公平的。这种感觉和事件持续不断地发生,由此产生的心理疾苦和障碍变成了她的潜意识。可是有几个人能有幸遇到弗洛伊德呢?
类似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数不胜数,给成长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巨大到使人成长为截然不同的人。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