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朋友吃饭时偶尔聊起了这样一个话题,朋友说:“我父母从来没认可过我,总是说别人家的孩子好……”。
这使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时代。父亲对我要求一向很高,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求我拿第一,拿不了的话就别做。记得那次我参加河北省梦幻装大赛,我拿了一等奖兴奋地给父亲打电话时,父亲说:“我的孩子很出色啊,3个月的辛苦没有白费。爸爸为你骄傲!”。当我拿着“18分”的数学期中考试卷去找父亲签字时,父亲大发脾气地叫道:“你太丢人了,这个成绩还有脸回家,同样是孩子,别人家的孩子能拿90分,你就拿18分……”。
我想,类似这样的经验周边的每位朋友都曾有过。家长的望子成龙之心可以理解,但是为什么不能用欣赏的教育方式去给孩子树立自信呢?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在非洲的某学校,有一位教师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他问学生:“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们齐声回答:“一个黑点。”这时,教师说:“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是一张白纸吗?”
这个例子可以告诉我们,教育者的目光似乎总是那么挑剔,对于孩子的优点和成绩,往往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对于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则戴起放大镜看得一清二楚。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夸大,但多少反映了教育中的一种不良现象。
家长在孩子的成绩上盲目攀比,为了自己脸上有光,他们迫不及待地加快自己孩子的成长,孩子成了满足家长虚荣心的工具。这听起来真的是一种悲哀。面对自己的孩子,调整心态,关注他们的成长,将他们视为自己的希望,而不是和别人攀比的砝码,才是每一位家长所应持有的正常心态。
其实,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为了更好地发挥孩子的潜力,家长应该多站在孩子立场上去看待问题,宽容他们在学习或生活中出现的小错误,多在“试一试、再来一次、你一定可以”的鼓励声中让他们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