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父母的形象是无形的教诲

http://www.sina.com.cn    《独生子女教育启示录》 

  父母——儿童道德的塑造者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最容易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发展相应的品德、智力、个性和能力。这一时期,孩子道德社会化的主要执行者是父母。

  一个人从婴儿开始就产生了与人、与物的关系,由最初的区分自己和别人,把自己从客体中区分开来,产生个体意识,到逐渐学会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如何适应社会,这些都要靠父母教诲、引导。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下,孩子会初步表现出相应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或者富有同情心、义务感、自尊心,有助人为乐的愿望,以及团结互助的态度,或者产生任性、自私、唯我独尊、不合群、无视规范等毛病。也就是说,在儿童道德社会化过程中,良好品德的培养,会在个体心灵上打下良好的基础;否则,如果错过了这个关键时期,或在品德培养上失误,就不容易顺利获得发展。而在这一过程中父母的道德人格和道德修养对孩子有很大影响。父母的教育行为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儿童道德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

  父母形象:无形的教诲

  处在儿童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一系列变化,在道德社会化中可塑性很大。接受不良的道德影响,就容易导致道德社会化的失败,造成个体堕落和一定的社会危害。接受良好的道德影响,则会加速道德社会化进程。父母作为与孩子接触最多、孩子最经常的教育者,其道德人格如何对孩子的影响更为重要,主要有以下方面:

  (1) 认同作用

  有人曾对一所小学的学生进行了一次特殊“考试”,要求学生填写父母在家中日常谈论最多、关心最多的问题。结果在部分学生的答案中,最受父母“宠爱”的一是关系,二是送礼,三是金钱。难怪这些家庭中的孩子在回答“你最喜欢什么,羡慕什么,追求什么”的问题时,毫不隐讳地说“最喜欢的是钱;最羡慕吃得好穿得好,能走后门;追求的是有钱有权”。事实上,金钱和权力对孩子来说都是陌生的,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魅力,无疑是对父母倾斜的价值观的认同。

  从儿童的认知特点来看,由于各方面发展的不成熟,儿童缺乏客观地认识事物、辨别是非的能力,而对他们的父母则保持着一种依赖的心理状态。父母的言行用道德标准评判无论是正确或错误,孩子往往都会作为正确的、积极的东西加以肯定。

  从儿童的思维方式来看,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抽象逻辑思维并没有占优势。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作为孩子在家庭中接触最多的成年人,他们的道德人格状况、道德修养水平,往往成为孩子道德认知的标准。父母良好的道德人格、高水平的道德修养,往往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2) 示范作用

  有一位父亲在领取摩托车驾驶执照的考试中作了弊,回家后兴致勃勃地大谈自己如何“机智勇敢”地躲过了监考人,并为自己如此通过了考试而庆幸。没想到时过不久,儿子考试作弊,被老师“当场抓获”。面对孩子,父亲心里明白,正是自己无意之中的一个错误行为被天真的孩子所模仿,抵消了平时无数次的正面说教。

  模仿是儿童的一个重要心理特点。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孩子在为人处事、言谈举止等方面常常把父母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所以说父母的道德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对孩子起了示范作用。父母在家庭中将自己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传导给孩子,会使孩子产生有利或不利、好与坏、善与美等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孩子的辨别能力和评价能力,并付诸道德实践。

  (3) 导向作用

  儿童处于人生的基础阶段,在他们的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由无知无识到有了基本的道德规范,已经产生了相当大的飞跃,但尚未达到成熟期,仍有着很强的可塑性。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观念、道德习惯等方面,都可以通过教育而获得、而改变、而提高,也可以因教育的不利而出现偏颇。在家庭中,父母的道德人格在儿童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父母们按照自己的道德认识对孩子肯定与否定、赞赏与斥责、奖励与惩罚,孩子将会逐渐地接受这些认识,并变为自己的某种认识和习惯,从而表现出或优或劣的道德行为。因此,父母的道德人格对少年儿童的导向作用不可忽视。

  父母的道德人格对少年儿童道德社会化有重要的作用。父母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并自觉对孩子施以正确的道德影响和道德教育,便会创造一种良好的家庭氛围,必将有利于少年儿童道德社会化的顺利进行。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家庭  教育  培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