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反差终为何
独生子女在扶助需要方面出现的反差,乍看起来实在是令人费解。然而当我们把这种现象置于更广泛的领域,不仅从孩子自身,也从家庭、社会方面找找原因的话,恐怕便不难解释了。
对弱者表示同情,对有困难的人进行帮助,在助人之中体现自我的价值,是广大儿童的美好愿望,是一种健康的心理需求。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的儿童扶助需要的普遍存在,正是客观地反映了这种健康的心理需求。毕竟,需要与行为并不是等同的。将需要付诸行动,会受到个人自身条件、所处的情境以及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言:“同情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要在后天慢慢发展的,在教育好的家庭培养得快一点,在教育不良的家庭发展得慢一点。”“小孩子大概是缺少同情行为的。这并不是小孩子的禀性不良,实是做父母的不去教导他们的缘故。”
儿童将同情心转化为行为,往往受成年人对儿童行为的直接评价和成年人的情绪表现的影响,或者是以成年人为榜样,模仿榜样的具体行为的结果。
前面所说幼儿园的孩子不肯借给生病的同伴衣服时所强调的理由,不会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在以往类似的行为中受到成年人的影响,有过同情心被遏止的体验。比如“妈妈不让”、“妈妈会打我的”等便是妈妈的言行在孩子身上发挥了作用。孩子即便有扶助需要,也难以违背妈妈的“教诲”。另一方面,在赈灾行动、“希望工程”、“手拉手”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出的高度热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在强大的舆论引导和周围众多人的行为的影响下,孩子产生了一种积极的心理认同,其扶助需要付诸行动之后,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许,进一步激发了儿童的同情心。尽管这时还不免会有某些阻力,但都不会改变孩子的助人热情。
从正反两方面的事例中我们不难看到,孩子的同情心的建立,首先在于可见、可学、生动形象的榜样的作用。
给父母和教师的建议
◎ 以身作则最重要。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言行是孩子的首选模仿对象。孩子缺少同情心的表现,或多或少能在我们成年人身上找到原因。父母检点自己、关爱他人,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 对孩子的教育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舆论和教育的手段激发儿童产生积极的心理共鸣,使他们从小能对符合社会道德的助人、帮困行为产生愉快、自豪、羡慕、向往的情绪体验。这样儿童同情心的建立及将其付诸行为便并非难事。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