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如何教孩子从挫败中学习?

http://www.sina.com.cn    《读懂孩子的“说明书”》 

  来看看两个9岁的孩子布莱恩特和詹姆斯在少年棒球联赛期间和一次考试中的表现。布莱恩特和詹姆斯在联赛期间,均在攻垒手位置上出现两次击球出局。比赛结束后,布莱恩特立即去找教练,问道:“教练,我总被打出局,是我握棒的姿势不对吗?我该怎样才能击中球?”与此相反,当詹姆斯被第二次罚出局时,怒冲冲地把击球棒摔在地上,还对着裁判大叫大嚷:“你是个瞎子!没人告诉你你该戴副眼镜吗?”一边哭着跑出了球场。

  在学校,布莱恩特和詹姆斯都在拼写考试中不及格。看到分数后,布莱恩特去找老师,对老师说:“我想我需要在拼写上接受帮助。我能待会儿跟你谈谈该如何提高我的拼写能力吗?”而詹姆斯的态度截然相反,一回到家就喊:“我的老师真臭。她根本就不告诉我们这次要考哪些词汇。你得想办法让人解雇她,让她滚蛋!”

  布莱恩特与詹姆斯的遭遇相同,均在棒球比赛中两次被罚出局,在拼写考试中不及格,但两人对待挫败的态度完全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孩子对错误和挫折也有不同的看法。对此有个大致的了解,可以指导父母帮助孩子正确地应对错误和挫折。

  布莱恩特在棒球比赛中被罚出局时,他相信在教练的指导下,他的技术一定会提高,他也一定会成为一名球技出众的球员。面对拼写考试不及格的挫败,他告诉自己:只要改进学习方法,他就能提高考试分数。像布莱恩特这样的孩子,即使面对艰巨的任务,也有勇气去正视这项超出了他们承受能力的任务。他们不会为此而沮丧,依然会以乐观的情绪,集中精力于自己能够完成的任务上。他们知道,现在无法战胜的挑战,不等于今后不能战胜。在他们的生活中,充满着希望、乐观和求实的精神。

  与布莱恩特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像詹姆斯这样的孩子。这些孩子认为错误是由无法改变的因素造成的,借用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的话就是:“无论我做什么,都不会产生好的结果。”由于这种无助和无望的意识,因此,只要他们觉得做某件事可能会给自己带来耻辱,他们就会尽量避免去做。他们还喜欢责备别人,喜欢为自己的错误和挫折寻找借口。大人们时常指责他们不努力,可准确点说,他们不努力,是因为他们认为他们的努力不会产生积极的成果。结果,他们用少做来避免犯错误的策略,这不仅使他们距离成功的可能越来越远,还使他们表现得更糟。

  对错误的消极看法具有破坏作用,它会把人导向这么一种结果,即寻求的结果不仅令人绝望还会产生完全相反的作用。

  孩子无法正确面对挫折,父母读了下面对各种障碍的描述后,不妨做一下对照,看看自己或孩子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障碍一,性格的力量。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性。这种天性不仅影响着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也影响着孩子自己看待世界的态度。对于成功和失败,就具体表现形式来看,有些孩子天生就对错误反应强烈,而且消极,因此,这类孩子极易产生挫败感,也极易采取对己不利的策略。

  障碍二,父母的消极评价。

  要想让孩子理解错误属于学习的一部分,父母自己对孩子犯了错误后的态度就不应该是责骂甚至羞辱孩子,而是引导孩子认识错误,教会孩子解决问题。即使父母的本意再好,只要对孩子的错误反应不当,就会产生负面作用。

  9岁的杰米在橄榄球比赛中两次触地得分,一次脱手。下场之后,父亲没有夸奖他两次得分,而是责备他为什么会脱手失分。当父母只关注错误而不是成就时,给孩子的感受就是错误是不可以接受的,今后他也许就会把错误视为耻辱。尽管杰米父亲的本意并没有那么消极。

  同样,比利碰翻了牛奶杯,招来了父亲的一顿呵斥:“你怎么总是那么笨手笨脚!就不会动动脑子吗!”父亲的这番话,显然是说比利是个笨手笨脚的孩子。由此比利很容易得出自己的错误是由于天生太笨的缘故,因而是无法纠正的结论。

  障碍三,父母定的标准太高。

  父母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接受孩子的现状,别对孩子期望太高。一旦父母的期望超过了孩子实际的承受能力,那么,给孩子层层加码的后果只能是失败。

  假如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已察觉到自己无论在体育运动、人际交往还是学习能力上都和父母的期望有距离,那么当他面对带有挑战性的难题时,他们就会紧张退缩。一旦达不到父母设定的标准,他们的情绪便会一落千丈,变得十分沮丧。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是不可能产生从错误中学习的意识,反而会认为恰恰是错误证明了他们没有这个能力,既然认定自身不具备能力。这些孩子就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回避挑战,回避问题。

  这是一个有不同国籍孩子的幼儿园,此时正值父母来接孩子回家。孩子们正在沙坑里玩沙,玩具有小铲、瓶子和漏斗。通过观察和比较,可以发现,不同国家的父母在指导孩子的方法上有很大差异。

  首先观察一个美国孩子。他用小铲子把沙装进漏斗,但他发现漏斗总也装不满,疑惑地拿起漏斗上上下下看了一会儿,似乎明白了其中奥妙,于是用手指堵住开口,使漏斗装满了沙子。接着,他试图把漏斗里的沙子倒进瓶子里,可是发现从手指移开到对准瓶口,沙子已漏得差不多了。孩子开始加快手移开的速度,几次之后,他突然意识到,把漏斗直接对准瓶口,沙子就会听话地进入瓶中。他按照这种方法很快装满了一瓶沙子,一直在旁边未动声色的妈妈这时高兴地拍手以示鼓励。

  再观察一个中国孩子玩沙,他一开始也是忙着拿起漏斗向里面装沙子,也同样发现了问题。所不同的是旁边的母亲一看沙子都漏光了,就手把手地教孩子把漏斗直接对准瓶口,然后再灌沙子。结果孩子没经历任何挫折就立刻学会了正确的方法,但也很快就爬出沙坑不玩了,因为玩沙的过程一被简化就没什么意思了。

  两位母亲对待孩子的方式,体现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思维。这位中国妈妈认为,手把手地教可以使孩子在最短时间内掌握一种技能。这位美国妈妈认为,孩子应当自己去思考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这位中国妈妈认为,技能学得越多、越快,孩子就越聪明;而这位美国妈妈认为,亲身经历越多、体验越丰富,孩子就越聪明。

  美国当代名师莎伦·德雷珀说:“犯错误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但是现在许多父母的教育观念是鼓励孩子少犯错误,不犯错误的就是好孩子。这可能导致孩子害怕犯错误,害怕变通,最终渐渐失去从错误中学习的乐趣。

  是到了要有所改变的时候了,应该告诉我们的孩子,还有“在错误中学习”这么好的一种学习方式。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孩子  受挫折  父母  家庭教育 
留言板电话:010-62676300

企业服务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