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是指孩子远离父母的庇护,独立自主地生活和成长。妈妈要适度放手,鼓励孩子自立,教会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更好地锻炼自己,适应社会。
·家教案例
珊珊3岁了,平时,妈妈事事为她包办好,吃饭都是妈妈喂,自己连勺子都握不稳。马上要上幼儿园了,妈妈很担心她。果不然,中餐时间到了,别的小朋友都拿着勺子吃饭,就是珊珊不动手,她茫然地等着。老师一问,才知道,珊珊还不会使用勺子。老师只好手把手地教她,最终她吃得天一半,地一半,小朋友都笑她。一回家,珊珊就嚷着不去幼儿园了。她说:“大家都笑我,说我不会吃饭,说我上完厕所不会自己提裤子。”妈妈听后,也开始后悔:是啊,这些事,平时都是我替她做的,没想到最终却害了她。
·专家解析
妈妈对孩子的事情一手包办,并不会带给孩子完整的幸福感,孩子只有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自立、自主做事,并且在克服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中得到快乐,才有真正的幸福感。
现在大多数的孩子从小依赖妈妈,对于妈妈的照顾习以为常,甚至上学、放学也是妈妈负责。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经不起困难和挫折的打击,不会拥有美好的人生。
孩子无法自立,就缺乏亲自实践的机会,因此而缺乏自信,能力低下,这都来源于妈妈的包办代替。孩子完全不能自理的时候,妈妈的照顾无可厚非,但要意识到,照顾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逐步学会自己做事,帮助孩子掌握独立生活、工作的能力。
妈妈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培养孩子独立活动的能力,对于孩子力所能及之事,妈妈决不要包办,要让孩子自己去做,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养成独立的习惯。
学会自立,是孩子内心的真实需要。妈妈要给孩子机会,让孩子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要适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而不是一相情愿地代替他们去做一切。
建议一 做独立的妈妈
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以成为孩子独立做事的榜样。妈妈要善于用榜样的力量影响孩子学会自立。
刘薇的妈妈平时经常对她说,求人不如靠己。妈妈有什么事,大部分也是靠自己的力量解决的,不到万不得已,妈妈不会求助于他人。
刘薇在妈妈的影响下,逐渐成长为自立的孩子。从小开始,刘薇就能自己整理房间、洗衣服。她不喜欢依赖别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动手。她的自理能力,让妈妈很省心。
妈妈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在生活中树立独立自主的形象。妈妈要坚强、独立,长此以往其优秀品质无形中就会传递给孩子。
建议二 鼓励孩子自己动手
动手能力是孩子适应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妈妈教育孩子的目的,因为孩子最终会离开妈妈,走向社会。在动手的过程中,孩子会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张坤是个动手能力很强的孩子,他在最近的发明大赛中取得了好成绩,这和妈妈对他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从张坤小时候开始,妈妈就重视培养他自己动手的能力。有一次,家里的电视突然没有影像了,张坤问妈妈是什么原因,妈妈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鼓励他自己去发现问题。他仔细观察了插座、开关,发现原来是短路了。在生活中尽量亲自动手,使张坤养成了自立的好品质。
妈妈喜欢把已经长大的孩子,当小孩子一样来对待,认为孩子离开了妈妈,什么都不会。其实不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也会越来越有能力去处理自己的事情,独立意识也会增强,妈妈要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在实践中充分锻炼自己的才干。
建议三 适时表扬孩子的自立行为
如果妈妈事事包办,孩子就会懒于动手动脑。妈妈要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动手,即使遇到困难,也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发挥出自己的能力。
妈妈的赏识是对孩子最好的激励。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表扬,当发现孩子的独立行为时,要适时送上称赞,强化孩子的自立行为。
建议四 提升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的年龄小,社会阅历有限,无法具备得心应手处理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妈妈有意识地教导孩子独立解决问题。
妈妈要让孩子学会勇敢地面对问题,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要直接将解决问题的方法告诉孩子,而是用心听孩子的想法,再给孩子必要的提示和帮助,不断提升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