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亲子沟通,可以使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在和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妈妈要有耐心,掌握科学的沟通技巧,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实现良好的互动。
·家教案例
周末,周军在电视机前看他喜欢的动画片,妈妈把饭菜端上饭桌很长时间了,叫了他好几次,他还是舍不得离开电视。妈妈一气之下,将电视关了。
可是周军并没有向妈妈妥协,又将电视打开了。妈妈很生气,但是她暗示自己冷静下来,然后告诉周军:“饭菜凉了,吃下去会肚子疼的。再说你看的时间太长了,对眼睛不好。妈妈知道你是听话的孩子,吃完饭再看吧。”
周军听到妈妈和蔼的话,也觉得自己的做法不对,他跟妈妈道了歉,乖乖地走到饭桌前。
·专家解析
妈妈对孩子的爱,不仅仅在于物质上对孩子的满足,还在于和孩子间的情感交流。孩子缺少妈妈的关爱,长期不与人交流,就会逐渐变得沉默寡言、害怕交往。妈妈要讲究和孩子的沟通技巧,开启孩子的心灵之门,实现和孩子之间的良好互动。
有的孩子因为本身性格内向、懦弱,害怕做错事情受到妈妈的责备和惩罚,不敢和妈妈沟通;有的是因为妈妈没有时间和自己交流,缺乏沟通的机会;有的孩子叛逆心理强烈,不喜欢和妈妈沟通。
亲子沟通存在困难,妈妈首先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有的妈妈忙碌,就忽视和孩子的沟通;有的妈妈不懂得尊重孩子,经常羞辱和讽刺孩子;有的妈妈自恃权威地位,专制地对待孩子,不能深入孩子的心灵,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等。
这些,都是导致妈妈和孩子不能良好沟通的因素,妈妈要意识到这些原因,改变自己的做法,鼓励孩子主动地说出自己的看法、想法、困惑等。
妈妈要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比如和孩子说话的语气、神态、动作等,话语要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和思考,在沟通的同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最终实现和孩子的良好互动。
建议一 不要用命令的语气对孩子说话
妈妈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孩子就该听自己的话。其实妈妈的权威不是靠命令和强制的力量形成的。用命令的语气和孩子沟通,只能让孩子表面上服从自己,内心深处不服气,很容易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
妈妈语气不同,沟通的效果就不同。妈妈板着脸、用命令的语气对孩子说话,直接把妈妈和孩子之间沟通的桥梁破坏了。所以在教育孩子时,妈妈要平心静气,尽量避免使用命令的语气,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维护妈妈和孩子之间的良好关系。
建议二 不要粗暴地和孩子说话
很多妈妈在教育孩子时,喜欢用训斥的语气;要求孩子做事时,喜欢用专制的语气。她们只关注自己的权威地位,而不考虑孩子的感受。粗暴的妈妈希望孩子绝对服从自己,妈妈和孩子之间就称不上是相互沟通,而是简单的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了。
于莉是初二的学生,是一个很内向的女孩。其实,以前她也活泼开朗,但在妈妈的粗暴教育下,她的开朗被懦弱所取代。
妈妈喜欢安排她做事,而且口气还很粗暴,于莉一开口反抗,妈妈就有一堆唠叨等着她,久而久之,她也习惯了妈妈对她的粗暴式的教育,变得畏畏缩缩。
孩子的心灵脆弱、敏感,妈妈用粗暴的语气和孩子说话,只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妈妈不要一味责备,要耐心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引导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
建议三 不要严厉地批评孩子
有的妈妈为了纠正孩子的缺点,总是情绪激昂地责备孩子,这会让孩子失去信心。虽然妈妈责备孩子也是出于爱,但是责备时,可怕的脸色、严厉的语气,会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也就谈不上有效的沟通了。
妈妈责备孩子时,不要让孩子的自尊受到伤害,要告诉孩子责备他们的原因,告诉孩子责备他们不是目的,是为了让他们能避免重蹈覆辙,这样,也会促进妈妈和孩子之间的良好沟通。
建议四 巧用纸条使亲子关系更和谐
当亲子沟通出现问题时,有的妈妈会以工作忙,没有时间为自己找理由。其实妈妈可以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写纸条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它既可以解决妈妈和孩子几天不见面的问题,又可以避免谈到敏感问题的尴尬。
刘静的妈妈工作很忙,每次回家后,刘静都已经睡觉了。这次考试完,老师要家长在试卷上签字,刘静考得很不理想。她等了妈妈很久,可是妈妈还没有回来。
刘静就给妈妈留了个纸条,让妈妈签字。还和妈妈解释了这次考试不理想的原因。第二天起床后,刘静看到妈妈不仅签了字,还写下了“加油”两个字,心中充满了感激,下决心要努力学习。
妈妈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越和谐,家庭教育的效果越明显。孩子在思想上和情感上都需要妈妈的关注,妈妈要多多和孩子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