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的代际交流
有些学者认为,在有兄弟姐妹的孩子中,孩子处于三种相互关系中,即与父母的纵向关系,与同龄伙伴的横向关系,以及与兄弟姐妹的斜向关系,这种斜向关系是孩子走向和同龄伙伴交往的横向关系的桥梁。但是独生子女由于没有“斜”向关系,从而进入自觉的“横”向交往关系也比较困难。
孩子们必须面对成人世界,在成人世界中寻求成人的理解有时非常困难,这会使孩子们感到很烦恼。特别是父母无法与孩子进行交流更加强化了这种烦恼。所以,独生子女走进成人世界所遇到的烦恼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被剥夺了自己的儿童世界,不得不进入成人世界,因无法理解成人世界的规则而产生的烦恼。另一种是被成人世界排斥,不被成人社会接受而产生的烦恼。所有的这一切当然应该通过为他们创设“伙伴环境”,鼓励孩子与周围小朋友交往等途径来解决,但家庭两代人之间的交往关系的改善对孩子形成健康人格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家庭交流的意义
我们认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对孩子的成长有如下3个方面的意义:
(1) 父母与孩子的交流能够影响儿童智力和人格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曾对1000名儿童进行过追踪研究,结论是如果把一个人17岁时达到的智力看做100%,那么大约有50%左右是在4岁前完成的,30%左右是在4~8岁时完成的,20%左右是在8~17岁时完成的。从这项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两个问题:一是人的智力发展主要是在儿童期完成的;二是儿童期智力发展的主要环境是家庭环境,包括家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其中亲子之间的交流状况是家庭精神环境的一个重要侧面。
研究表明,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交流具有聚合性特点,也就是说,与学校中师生之间发散型交流不同,在家庭中,多个家庭成员共同地和一个孩子交流。父母与子女有更多的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机会,无论是交流的内容还是交流的时间都要多于学校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这一特点决定了家庭对儿童早期智力发展和人格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
社会学家伯恩斯坦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他的研究表明,在不同阶层的家庭,由于父母所用的语言内容和质量的不同,直接影响儿童个性品质的发展。在文化水平较低的家庭中,由于父母使用语言的不准确、词汇贫乏,甚至经常用一些粗鲁的语言,往往使儿童智力发展迟缓,形成多种不良的个性品质。
(2)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有助于父母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根据孩子的特点来培养孩子。孩子渴望与父母交流,他们常常会在与父母的闲谈中道出自己在学校中的各种经历。如果父母能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诉说,就会对孩子的个性、交友和处事有个清晰的了解,在教育和辅导孩子时就比较容易,而且也有效得多了。
台湾著名女作家罗兰在回忆自己的童年时就有这方面的感受。她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曾做过笨学生,那是在小学6年级的时候。我的算术不好,直到现在,我还记得老师给我们讲鸡兔分笼和童子分桃等问题时,我是怎样的听不懂。而且老师越是单独给我讲,我越是听不懂。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听不懂……我很感谢我的父亲,当我拿着算术48分成绩单回来见他的时候,他说:‘你理解力不行,但记忆力很好,现在不要忙,等你长大一点,理解力会慢慢成熟的。’后来,事实证明,到了高中,我的几何代数就都不成问题了。”
正是由于父亲与女儿在交流中多了一份理解和肯定,帮助罗兰摆脱了学业失败的困扰,使罗兰度过了一个幸福的童年。
(3)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加强两代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满足儿童的情感需要,促进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如果儿童在生命之初,能够感受到家庭成员相亲相爱,体验到家庭生活的温馨,他就会产生一种与人交往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这种早期的生活体验对他一生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孩子愿意与父母交谈吗
调查结果显示,40%以上的独生子女“非常愿意”与父母交谈,其中20.1%的独生子女与母亲天天交谈,与父亲天天交谈的为15.1%。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第一,将近一半的独生子女“非常愿意”与父母交谈,加上“比较愿意”交谈的独生子女人数,达80%左右。但是,能够与父母“天天交谈”的百分比分别只有15%和20%,加上“经常交谈”的,也不过60%左右。所以我们说,独生子女与父母的交流不够充分。第二,与父亲谈话的意愿低于母亲,与父亲谈话的频次也低于母亲。
孩子与父母谈些什么
在研究中,我们设计了10道题目,分别代表10个方面的交流内容。统计显示:
(1) 在母亲与独生子女的交流中,围绕学习和学校生活方面的内容最多(肯定性回答各占80.7%和74.9%);其次是关于独生子女的伙伴关系、独生子女发展前途方面的内容(肯定性回答各占53.9%和51.5%);再次是“让我高兴和烦恼的事”与“家里的事”。最后的4项内容依次是娱乐、如何做个好孩子、文艺体育新闻和国际国内新闻。
(2) 在父亲与孩子的交流中,围绕学习和学校生活方面的内容也是最多的(肯定性回答各占75%和52.4%);其次是独生子女的发展前途问题和文艺体育方面的内容(肯定性回答各占47.9%和38.7%);再次是国际国内新闻以及伙伴关系。最后的4项内容依次是“让我高兴和烦恼的事”、“家里的事”、娱乐和如何做个好孩子。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①父亲和母亲与孩子谈话的重要主题是一致的,都是关于学习和学校生活方面的内容,但是孩子和母亲在这两方面的交流多于父亲。②孩子更愿意和母亲谈自己的伙伴关系,和父亲交流自己的前途。③孩子和母亲谈自己的事情或家里的事情更多一些。
交流与自我接纳
我们就家庭交流状况和独生子女自我接纳进行了统计分析,其统计结果表明:
(1) 在自我接纳高分组中,家庭交流程度高的人数占22.4%;家庭交流程度低的人数只占6 6%。
(2) 在自我接纳低分组中,家庭交流程度高的人数最少,占32.2%;家庭交流程度低的人数最多,为70.8%。
这个统计结果说明,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与子女交流程度越高,其子女的自我接纳程度也越高。亲子之间的交流有利于独生子女的自我接纳这一积极人格特征的形成。
给父母的建议:
◎ 给孩子提供帮助先要了解孩子,了解孩子从学会倾听开始。
◎ 心灵是一扇有窗子的房子,交流可以让新鲜空气进来,给心灵注入阳光,给心灵以温暖和呵护。
◎ 让孩子知道您很在意他的话语,每天晚间一刻钟的亲子交流很重要,当孩子给您讲他在学校的生活时,要表现出倾听的热情。交流是一种分享,包括分享幸福与分担痛苦。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