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引用老师的话,偶尔可以“假传圣旨”。
妈妈可以利用老师的权威性和孩子把老师的话当“圣旨”的特点,适当的时候,引用老师的话,引导他作出正确的行为。比如,孩子浪费粮食,妈妈纠正不起作用时,就可以说“××老师说过要珍惜粮食,碗里不能有剩余的米粒,那我们要不要做一个珍惜粮食的好孩子呢”。有些时候,妈妈也可以“假传圣旨”,如,“老师说……我们要听老师的话”,这样既说服了孩子,也巩固了老师的威信。当然,运用这种方法时,妈妈的态度要温和,不要机械地重复着老师的话,否则次数多了,很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反感情绪。
3.与老师保持联系,请老师帮忙教育。
对于孩子的一些坏习惯,如果妈妈没有好的纠正方法,可以求助于老师,请他帮忙教育,比如像事例3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当然妈妈在向老师反映孩子的问题时,孩子一定不能在场,否则孩子会认为妈妈在打小报告,也很容易把老师当成是和妈妈一伙儿的,影响老师的教育效果。
此外,妈妈也可以建议幼儿园开展《弟子规》经典读诵、“在家做个孝顺的孩子”、“我帮妈妈捶捶背”等活动,培养孩子的孝心。这样,他就自然尊重妈妈,也听妈妈的话了。
4.不能用老师的威信威吓孩子。
当孩子不听话时,一些妈妈动辄就说:“你再不听话,我可就告诉老师了啊,让他批评你。”这种方法可能短时间内,纠正了孩子的行为,可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却拉远了孩子和老师间的距离,也更加激起了孩子对妈妈的逆反情绪。所以,妈妈不要用老师来威慑他。
建议三:经常与孩子的老师进行沟通
对孩子来说,幼儿园和家庭是两个不同的生活环境。有些孩子在家里和幼儿园里表现得判若两人,这不仅和环境有关系,也和教育的态度和方法存在着必然的联系。遇到这种情况,妈妈一定要经常和老师沟通,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并调整自己的和家人的教育态度,使得孩子在幼儿园好的表现也能够在家里得到延伸。
经典事例
事例1:
4岁半的小小是个文明的“小绅士”,从来不说脏话。但是一天从幼儿园回来,他竟然冲着爷爷喊:“臭老头,你快点儿走啊!”可是,爷爷非常宠爱这个孙子,还对他笑。此后,妈妈总能听见小小说一些脏话。
妈妈认为他的脏话应该是在幼儿园学的,便主动和老师沟通,把小小的这种行为反映给了老师。过了一段时间,幼儿园里开展学习文明礼貌活动,教育孩子们孝敬父母、尊敬老人、使用文明语言。同时,老师还布置一些给爷爷捶背、捏肩等家庭作业。在这个期间,妈妈经常和老师沟通,全家积极配合老师的教育,最后小小的坏行为彻底改掉了。
事例2:
李文上幼儿园大班,一般妈妈接送他上幼儿园时,会询问老师他在幼儿园的表现,每次,老师都说“挺好的”。可是最近一段时间,妈妈发现李文和小区里的小朋友一起玩儿时,总会出现矛盾,有时他还霸占别人的玩具,把别的小朋友弄哭。这种情况不止出现一次,妈妈心想:“难道老师只是说好的,不说坏的吗?”
教育感悟
一般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的表现是有细微差别的,这种差别会导致妈妈的教育出现盲点。比如,事例2是一个典型的孩子交友的问题。一般在家里,大人们都让着孩子,所以这种情况不容易出现;而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们都是平等的,这种现象就很容易发生。如果妈妈不知道孩子的这些行为,也就不容易发现他身上的问题。
而像事例1的妈妈就是位细心又聪明的妈妈。当她发现问题后,及时向老师反馈,还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最后纠正了孩子说脏话的坏毛病。这一点很值得借鉴。(当然,事例1与事例2的表现,也可能与孩子的敏感期有关,这一点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里详细讲述。)
一些妈妈在实际生活中也懂得和老师多交流,但只是泛泛而谈,如问老师“我的儿子今天乖不乖?”“有没有进步?”等等类似的问题。老师提倡以正面教育为主,一般像这种问题,他大多会选择“报喜不报忧”。结果导致话题还没有充分地展开,就已经草草结束了。因此,妈妈要想了解真实的孩子,不仅要经常和老师沟通,还要找到沟通的好方法。
妈妈妙招
1.和老师的沟通一定要具体。
如果妈妈要想真正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就不能和老师泛泛而谈,而是要多问一些细节,像学习、饮食、娱乐、休息、与小朋友间相处的情况等都是和老师沟通的话题。然后,妈妈可以在这些细节中,慢慢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他身上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妈妈才能进一步和老师讨论相关的教育方法。
2.采用多种方式和老师保持联系。
妈妈可以利用接送孩子上幼儿园的时间,主动和老师交流。如果妈妈平时很忙,接送孩子的事情是由保姆或者老人代劳的,妈妈则可以找一个专门的时间,和老师交流,多了解孩子的情况。此外,短信、电话、网络等这些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也是沟通的好方法,妈妈也可以采用这些方式,和老师保持频繁的交流。
3.和老师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
有些妈妈喜欢在幼儿园领导面前或者其他妈妈面前谈论孩子的问题,这种方法不可取。因为如果建议和批评通过其他渠道传达到了老师耳朵里,这样很容易造成老师对妈妈的不信任感,最后导致老师“报喜不报忧”。
其实,当妈妈的意见和老师的意见不一致或出现其他问题时,最好的解决方法应该是直接沟通,妈妈应该主动向老师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提供合理的解决办法。当然,如果老师的品德或者教育方法存在严重的问题时,妈妈可以考虑向幼儿园领导反映。
4.向老师请教教育方法。
妈妈和老师沟通的目的不在于发现孩子的问题,而是在发现问题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老师更能把握住孩子的心理特点,也能够更客观地看待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因此,在这些方面,妈妈要多向老师“取经”,向他了解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并请教适宜的教育方法。
5.客观、坦诚地看待老师对孩子的评价。
有些妈妈听到老师夸奖孩子,就盲目地认为孩子“一好百好”,当听到孩子哪方面能力欠缺或者发展得慢时,又很着急,这种过度紧张的情绪只会给自己和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其实,孩子在发展阶段变数很大,所表现出来优势和劣势也并不能代表以后会怎么样。只要妈妈对孩子抱有信心,从正面引导他,孩子自然会朝一个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