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尊重成长规律早教是拔苗助长

http://www.sina.com.cn    《儿女培养手册》 

  不尊重孩子成长规律的早教是在拔苗助长

  2010年3月25日,号称“教育鬼才”的攸武在博客上公布“种子计划”,旨在批量培养神童。

  “种子计划”的具体执行方案是:第一年由生物学课程入手,每个周末给孩子一对一上一次课;第二年开始上物理与化学课,让物理系或化学系在校大学生做家教;第三年开始上高等数学,以后将陆续开设其它课程。他宣称,7岁以下的孩子是严格按“种子计划”来周密训练的;8岁至10岁的孩子只接受理科训练(生物、化学、物理、数学);11岁至13岁的孩子只接受部分理科的压缩训练(生物、化学、物理)。

  他的口号是:“10岁的孩子综合智力超越大学生”“在30年内其中一个孩子能获得诺贝尔奖”! 家长想要分享攸武独创的“种子计划”方案,要交一笔不菲的会员费。

  虽然这个江湖味十足的计划受到媒体的质疑,但还是有数百个望子成龙的家长加入其中,希望孩子能够如计划所言,脱颖而出。

  之所以举这个例子,是因为这个例子能够凸显出部分家长的不健康心态。

  首先,这些家长并非每个人都相信能够按计划出效果,大多抱着侥幸的心理:万一呢,万一自己的孩子果真能够智力超群呢?这样的心态相当于买彩票。特别是在自己经济许可的情况下,为了孩子,搏一把有何不可?正是家长的这种心态,才会有各种忽悠性质的“天才培养班”出现。如以上这个例子,还把诺贝尔奖搬出来当幌子,真是不搬则已,一搬惊人。所以希望家长们以平常心和科学方法来教育孩子,不要被“大跃进”式的广告迷惑,导致社会上各种早教骗子横行。

  其次,退一万步说,假设这个计划是可以实现的,孩子进入这个班后可以达到“10岁孩子的综合智力超越大学生”的效果,甚至免费进入“种子班”,我也不愿意把孩子送进去。

  为什么呢?

  在孩子七八岁的时候,我还不知道孩子有哪些方面的天赋,送进去进行那么多强化训练干什么?也许孩子是个艺术家的苗子,你却硬生生地把他往数理化生物等方面误导,岂不是南辕北辙?

  再退一万步,假设孩子确实是个天才,才十来岁,他的知识就达到二十来岁大学生的水平,又有什么用呢?这只会增加他与同龄人相处的障碍,使孩子进入一种孤立无援的生存状态。孩子拥有很多知识,无非就是一台活电脑而已,他的社会能力跟不上,根本就找不到施展的平台,将来成“伤仲永”都很有可能。

  中国的一些名牌大学里也有少年天才班,一些孩子由于掌握知识的能力强,十来岁就进入大学,结果很多人出现不适应的状况,甚至需要家长陪读。而毕业之后,大多数人无声无息,根本就无法取得预期的成就,因为他们的社会能力远远跟不上。因此,如果你的孩子10岁就拥有20岁的智商,无非是个很聪明的孩子而已,未必值得庆幸。人生之路非常宽广,高智商并不是决定人生快乐或者取得成就的最大因素。

  相反,对社会环境比较适应的智商中等的人,往往能找到更大的平台,取得更大的成就。就拿比尔·盖茨来说,他在同学中编程能力并非首屈一指,不是最优秀的软件工程师,但是他除了会编程,还有洞察社会需求的能力。因此,他才能创造微软帝国,缔造属于他的传奇。

  极端聪明的小天才,可能与同龄人能够享受的快乐无缘,他永远生活在格格不入的生存环境里,有可能背着社会和家庭的期待走向失败。父母要记住,你可以帮助孩子一时,但未必能帮助他一辈子,在社会上找到施展抱负的平台,还是要依靠孩子自己的能力。

  我并非要家长漠视孩子的天分,反对家长们发展孩子的天分,而是要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结合社会环境,以平常心培养孩子。千万不要拔苗助长,或者刻意对自己的“苗”施肥,使其木秀于林,到头来却成为狂风暴雨摧残的对象,倒下比谁都早。

  社会上的一个普遍心态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为了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先走一步,出现了宝宝爬行班、亲子班、芭蕾班、奥数班……目前,社会上针对儿童早期教育开设的培训班名目繁多,让人应接不暇。家长也忙得不可开交,到处打听,恨不得孩子成为超人。

  我们先来分析家长的这种心态。

  第一,想让孩子打好知识基础,早点开发智力,以期在将来的升学乃至社会竞争中不落下风,甚至成为优秀人才。可怜天下父母心,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做法未必科学。

  第二,家长有攀比心理。现在大多孩子是独生子女,家长有较好的经济能力和足够精力培养孩子,恨不得孩子一生下来,就比别人的孩子优秀,比别人的孩子聪明,学的东西比别人多,成绩比别人好,当高考状元乃至在社会上出人头地。但所有的一切,其实都是在满足父母的虚荣心。父母们要想一想,当你跟别人介绍自己的孩子上过什么兴趣班,有什么技能时,潜意识里是不是在炫耀自己的优越感,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让孩子身兼多能,你想过这种做法会给孩子增加多大的负担,剥夺他多少快乐吗?他每天本来应有的笑声被你的逼迫和训斥给压抑着,应该吗?学习技能的本质是什么,是不是很大程度上只是你向别人炫耀的谈资呢?

  这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亟待为孩子的成长减压。

  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亚洲儿科营养联盟主席丁宗一认为,一些针对儿童开设的培训班,利用家长过度期望孩子成材的心理,不遵循儿童生长发育的年龄特征,或不顾儿童心理承受能力,一味提前甚至超前培养,不但严重违背了儿童生长发育的自然进程,更阻碍了儿童的潜能发育,造成儿童期孩子的体力、心智、能力发展迟缓。一些家长对孩子抱以过高的期望,报一些不适合孩子的培训班,为的是尽早让孩子掌握文化知识,或某种技能,试图以此应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挑战,最终却使孩子的身体发育和道德养成出现偏差。

  丁宗一说:“杜撰名词,炒作概念,歪曲生理学知识和结论,是我国在所谓早期教育领域内有偿服务的一个特征。”同时,部分家长对孩子进行超常训练和强制管理,这些做法对儿童身心造成了伤害,而家长对这些伤害缺乏科学的认识和应有的防范。

  起跑线是家长们争强好胜搞出来的概念

  有些家长对我说,按照你的说法,你要我们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放任不管吗?当然不是。教育不能走极端,要权衡利弊。不要因为家长的过度期待给孩子增加负荷,但是也不能放弃正常的教育,而且还要发展孩子的特长。

  希望家长们能够理解并树立起跑线的正确观念。输在起跑线上没什么大关系,赢在起跑线上没什么好得意。

  起跑线是什么?有的家长把幼儿园当成竞争的第一条起跑线,有的家长把小学当成起跑线。当然从更广义来说,你也可以把高考当成起跑线,甚至把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当成人生的起跑线。不管哪一条起跑线,我要强调的是,输在起跑线上没什么大不了,赢在起跑线上也没什么了不起。不要认为我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们要先放下炫耀自己孩子的虚荣心,再听我剖析。

  我要告诉大家,起跑线上根本就没有输赢这个概念,它是家长们争强好胜搞出来的。我们的孩子,只要习惯良好,智商正常,品质不错,没什么大毛病,成绩中庸一点,表现愚钝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他很优秀,当然乐得锦上添花;如果中等,家长亦要感到满足;如果他在学习上有弱项,采取一些强化措施即可,这都不是大问题,不要苛求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成为优秀生、尖子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小宇宙,家长要去发现孩子的小宇宙爆发的时间和方向,而不要太着眼于眼前取得的小成绩。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有长远的眼光,我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享誉全球的李安导演,在中学时是个资质平平的学生,后来考取了普通的艺专,成绩也平平,毫不起眼。毕业后他喜欢拍电影,没有理想的工作,婚后在美国,由妻子撑起家庭生活重担,自己在家带孩子,抽空写剧本,有时也跑跑龙套,当了7年的家庭妇男。直到剧本《喜宴》获得台湾政府奖金的支持,才有机会当导演,后来,“父亲三部曲”获得初步的成功,《卧虎藏龙》的拍摄使他登上了奥斯卡颁奖的舞台,此时,李安成为华人中最成功的导演之一。

  这个例子并非要证明看上去资质平平的人总会成功,而是要说明以下三点:

  第一,要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只要找到合适的平台。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小宇宙的爆发,或者说成就的取得,不知道会发生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或者少年得志,或者大器晚成,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起跑线上论输赢没有意义。

  第三,成长过程中的低潮期,有时候亦是在积累人生经验,储备成功的能量,过早的发光往往消耗了这种能量。

  第二个例子:最近有一个调查,对1977年到2008年中国高考制度下产生的近千位高考状元进行调查,发现其成就远低于预期,没有一位是政界、商界或者学术界的顶尖人才,可以用“泯然众人矣”来形容。

  我们一般认为,高考状元将来应该成为社会顶梁柱,但现实推翻了这种认识。这个例子并非说明人一定要取得什么大成就,做个平凡人,享受世俗的快乐未尝不好,这也是大多数人的生活轨迹。这个例子只是说明,即便你赢在高考这条人生的起跑线上,也不能注定你将来就是人中龙凤,高考胜出对于整个漫漫人生来说并无决定性的影响。

  这里面有个规律:一般来说,成绩优秀的尖子生,他的人生方向比较固定,也比较顺畅,他能够考上最好的大学,找到最稳定的工作。与之相对应的是,由于他的经历太顺畅了,将来反而不太适应社会竞争,缺少开创性,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寻找机遇的能力相对不足。相反,那些成绩平平的人,工作条件可能没那么优越,但抗挫折能力和寻找机遇的能力都很强,开创性的工作大多都是由他们来做的。

  这里涉及到前面提到的挫折教育问题,成绩优秀的尖子生在顺利的学业中失去挫折教育的机会,产生一种人人为我垫脚的优越感,甚至会导致将来一遇到挫折就崩溃的状况。反之,有些在校时表现并不突出的学生则会成就大事业。

  比如新东方总裁俞敏洪就是在大学表现平平的家伙,还曾经两次高考落榜,后来在北大待不下去了,于是创办了新东方。创办新东方的过程困难重重,需要一个个去克服。很难想象,一个从小学到大学都很顺利的学生会有这般耐力。

  由此可见,人生总是有所失有所得,有时候你得到某个具体的东西,同时也失去了人生的某个机会。每个人只能根据自己的路子来走,千万不要去羡慕和强行模仿别人的路子。

  这个例子再次证明,不要把起跑线当回事,甚至如高考这种起跑线。家长们,把目光从起跑线上稍微收回一些,着眼于孩子的整个人生道路,于你,于孩子,都是一种机会。

  父母生一个孩子,当然都是宝贝,谁能不爱呢?可要怎么爱呢?把他培养成一个学习的机器,什么知识都懂一些,什么技能都会一点,就是没有体验过快乐的人生,这是爱吗?不,这是摧残。

  爱孩子,最基本的就是要让他的人生完整,让他的童年有快乐,少年有顽皮,青年有激情,壮年有事业,老年无怨无悔。很多家长把孩子童年和少年的快乐时光先扼杀掉,全部用来学习,以为这样做长大成功后就会有真正的快乐。结果这种孩子长大以后,可能是一个埋头苦干毫无情趣的家伙,甚至除了按部就班地干活,不知道人生乐趣和生活目的何在。

  因此,我在这里强调,不要剥夺孩子童年和少年的快乐,不要增加那么多负荷,让孩子承受不合时宜的压力。也就是说,对孩子放任不管是不对的,把孩子抛到知识的海洋里淹得六神无主更是不对的。

  通过调查,我发现许多家长在周末把孩子送到兴趣班,其中有一个很普遍的原因,是因为孩子在家里特别闹,除了调皮捣蛋,其他正经事儿都不干,还不如送到兴趣班去,既能提高孩子的技能,大人也图个清静。

  这种做法未尝不可,但也要注意两点。

  第一,最好让孩子上自己感兴趣的培训班,不要强加给孩子。很多家长确实有跟风心理,比如孩子明明对音乐不感兴趣,五音不全,家长看到“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火了,就把孩子送去学唱歌,送去学钢琴。在很多兴趣班里,孩子不感兴趣的,占了很大的比例,有的不但不感兴趣,而且根本不适合。根据专家的调查数据,仅有5%的学生适合学奥数,对95%不合适学奥数的孩子来说,学奥数能开发智力吗?对人生有何裨益呢?恐怕效果有限,结果把他的时间都浪费在无聊的高难度运算中,毫无快乐可言。

  第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不能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的老师。很多家长有这样一种心理:生孩子是我的事,教孩子全是老师的事,不管是学校老师还是兴趣班的老师,反正孩子增加见识全靠他们了,我就是做衣食父母,不管精神方面的。

  其实,学校老师只负责知识灌输,精神方面的培养主要还是家长的事。为什么同是一个班的学生,有的成龙成凤,有的成为老鼠呢?这跟家长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家长适当腾出时间进行亲子教育十分重要,而不能把担子一撂,全给老师了。

  周末如果嫌孩子在家里吵,可以带孩子到公园或者郊外,看看新鲜的事物,教孩子观察社会生活。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可以启发孩子思考各种问题,并且给予解答;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可以把自己当作孩子的同学,共同发现问题,共同讨论,然后一起寻找答案;文化程度低的家长,可以当孩子的学生,问孩子问题,孩子不能回答的,让他采取各种方式去寻找答案。这样做,相信你的孩子知识会得到增长,自信心也会得到极大的提升。这种方式不仅能改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更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如果你觉得有必要花时间陪孩子的话。

  父母在教育中要看到现象背后的本质,不必着急跟风,使投机分子有机可乘。教育孩子不要着眼于眼前的优劣,要思考孩子行为的本质,然后做到心中有数,不慌不忙,知道教育的重心在哪里。社会上每一阶段都会出现热门的教育现象,心中有数的家长应该能够判断有无必要参与。锻炼出这种能力需要家长的用心学习和体会。

  当你看完这一章,我希望你的脑海中不再有“赢在起跑线上”的概念,对孩子的知识、技能培养要量力而行。其实岂止起跑线,在人生的任何一条线上,都没有输赢,不论你的孩子是优等生还是差等生,都不是最要紧的。最重要的是,你要引导他去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引导他走上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之路。

  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他体内有一座独特的小宇宙,等待你去发现:有的孩子是话唠,善于吹牛、撒谎,长大后居然是公关天才;有的孩子是个“小算盘”,爱钱如命,长大后有可能是投资理财高手;有的小姑娘特别爱出风头,人来疯,将来有可能是舞台上的天后;有的孩子很木讷、内向,数理化很差,小心点,将来有可能是了不起的作家。这些都需要父母的慧眼识珠,乃至化腐朽为神奇的培养技巧。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分享到:
更多关键字: 早教  潜能  培养 

企业服务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