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存本能激发动机
这里是无人岛,20多个家庭参与了“逃出无人岛”节目。到达无人岛以后,第一件要做的事便是登上山顶,掌握地形地貌。老师问孩子们:“到了无人岛后,在山顶上要做什么?”孩子们像小燕子似的举起手连叫着:“我知道,我知道!”从山顶上下来,迎着大海,大家围坐在一起。老师又提问了:“在无人岛上,怎么预测天气呢?”孩子们无论年级高低,都举起了手。对这样几十个问题,孩子们都反应一致。
夜里,开了只限于爸爸参加的研讨会。倒上一杯烧酒,问他们,孩子们回答得好吗,大多数人说孩子把《无人岛生存计》这本书至少看了10遍。一个爸爸说,孩子把书看得都像抹布似的打缕儿了。“如果功课也这么努力,都可以考入S大学了……”可以听到爸爸们叽叽喳喳的议论声。孩子们那么认真地读书是有原因的。
首先,我们让父母预定参加活动时都留有了时间余地,可以使孩子们有充分的时间去了解无人岛。谁都对无人岛充满了幻想,但是一个人要去却很困难。无人岛给人的印象首先是“生存”和“死亡”。因此,孩子们听到要去无人人岛,便受到了很大冲击,认为这意味着生死警告。
要想在无人岛上生存,就得费大功夫研究逃出来的办法。爸爸知道情况危险,所以细心周到地给孩子买来相关书籍,孩子也出于要活着回来的生存本能,自觉地将书看了一遍又一遍,以防万一。
在那样险恶的环境下与爸爸一起度过,孩子们的变化很大。偏食的孩子大叫着食物不够了,讨厌跑腿的孩子现在听到爸爸的话,像离了膛的子弹一样行动迅速。
虽然用剪断的竹子做筷子花了1小时,但用它吃饭充满了感动。最后一天,孩子们和爸爸一起做木排,逃出了无人岛。洛·史都华的《航行》传来,“我在航行”。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