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爸爸影响孩子道德情操的培养

http://www.sina.com.cn    《爸爸育儿,孩子更出色》 

  孩子到了三四岁,就会从行为冲动期,慢慢过渡到为了躲避体罚而遵守规则的他律型道德期。这时的孩子已经能够察言观色,闯祸后也会先看一看周围人的反应,有时还会刻意迎合父母的心意。3至4岁的孩子,由于左脑和右脑沟通活跃,开始能够理解别人的情绪和感情,也能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意图。

  爸爸对三四岁孩子的行为所做的反应,对孩子道德情操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爸爸不愿意让孩子看眼色行事,所以很容易阻止孩子类似的行为。但是,还是顺其自然比较好。因为这样做,并不是要爸爸对孩子所犯的错误放任不管。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爸爸先不要发火叫喊,而要好好告诉孩子这个行为和想法为什么不对。3至4岁的孩子尚小,因此,对错的标准还要由爸爸来帮助判断。即使遇到非罚不可的情况,也不要做身体上的体罚,应该选择暂停游戏等惩罚。

  惩罚要有一贯性

  重要的是爸爸的惩罚要有一贯性,孩子犯了同样错误,有时惩罚而有时不惩罚,或者罚他不罚你时,孩子的思维就会陷入混乱和迷惑,甚至认为爸爸不喜欢自己。

  过去的年代里,一般疼爱孩子的是妈妈,严格教育孩子的是爸爸,分工明确。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很难再发现爸爸以一位严格教育者的面貌出现了。当然现在也有严厉的父亲,可是大部分父亲并不是在必要时才严格,而是一贯严格、爱啰嗦,使孩子不敢接近。一般来说,爸爸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比妈妈少,再老是啰嗦严厉的话,孩子当然不愿意和爸爸交心了。相反,为了得到孩子的好感,老是笑脸相迎也不起作用,必要时该严格也是爸爸的作用和责任。

  承认和称赞好行为

  奖励对有的孩子能起到强化行为的作用,而对有的孩子则不起作用。即使对同一个孩子,在不同的情况下,效果也会不相同。因此要仔细观察何种奖励对强化孩子的行为起作用。

  孩子做出爸爸所希望的举动时,要及时给予肯定。爸爸既可以表示感叹,也可以说出称赞的话,或者向别人说起孩子的行为时加带称赞的话,这样效果会更好。孩子的行为一结束,马上要跟上称赞。称赞要具体,比如“因为你自己收拾玩具,所以爸爸很高兴”。这比“你真乖”那样抽象的话更好些。

  有道德的孩子会更成功

  近来提到“老实”一词,多被认为没有别人聪明、会吃亏的等否定意思。但研究结果表明,老实而有道德的孩子比起不这样的孩子成功率会更高。道德水准高的孩子能成功的理由,在于道德里面包含着控制冲动和遵守规则的能力,还包括着理解他人、与他人产生共鸣和关怀他人的能力。这种能力对学好功课,发挥领导才能也是很必要的。研究表明,道德水准高的孩子注意力更集中、更乐观,与同龄孩子关系更融洽,且更自信。另外,这类孩子不做过激行为,很少挑起事端,也很少会和其他孩子不和,很少发生攻击性行为等。正因为有这种素质,他们成功的概率就更高。

  道德水准高的孩子更有幸福感。他们能分清正确与错误,并付诸行动;同时也为这种行动感到自豪,对违背自己原则的行动有负罪感和羞耻心。总之,有道德实际上是一种能控制自己冲动的能力。也就是说,想做的事可以不做,不想做的事也可以去做,这些都和前额叶的功能有关。另外,有道德的孩子喜欢关怀和帮助别人,而越是关心别人的孩子,对生活的满足感越高,也更为乐观,对生活的未来更加充满希望。

  为了提高孩子的道德情操而必须做的事情

  ●不要强压式地责备孩子

  爸爸教育孩子时,如果过于威严,孩子会变成不乐意助人、缺乏同情心的人。相反,要是太宽容,子女会放纵起来。在父母权威下长大的孩子,是服从性的,没有父母的指示自己就不会做事。所以,千万不能以强压手段责备孩子。

  ●爸爸要当模范

  爸爸即使吃些苦,也不应该做不道德的事。要在生活中展现给孩子关怀别人的形象。那些在乐于助人、愿与大家分享为理念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比没有这种环境的孩子,更容易成为有道德的人。

  ●让孩子相信自己是有道德的

  相信自己有道德的孩子,实际上更能做出有道德的行为。为了提升孩子的道德水准,爸爸看到孩子做好事时,要及时联系孩子的品质和内在动机给予称赞。不能就事论事简单地说一句“做得好”就了事。应具体地说:“你很乐意和小朋友分享好东西,所以才把玩具借给别的小朋友的,是吧?”这样说效果会更好。

  ●要多强调合作,而不是竞争

  如果总是强调竞争,那么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就难以发展。“看谁收拾得最好!”这样说会误导孩子,认为胜者只有一人,帮助和合作妨碍得第一。反过来说:“看我们怎样一起把玩具收拾好!”这样多强调集体的成就,孩子才更容易学会合作的美德。

  ●把关心体现在称赞当中

  为了引导孩子的道德行动,爸爸们经常想到的是立竿见影的奖励手段,而结果则未必见效。得到过这种奖励的孩子一旦得不到奖励了,就很可能做出不道德的行为。孩子做好事时给予奖励和称赞是应该的,但应避免用补偿手段诱导孩子做好事,这是属于急功近利的想法。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分享到:
更多关键字: 教育  道德情操  惩罚 

企业服务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