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培养孩子独立先建立安全依恋(图)

http://www.sina.com.cn    《高效能父母的21个教子习惯》 

  “别走!别离开!带上我!”── 建立孩子的安全依恋

  珍妮和韦伯非常喜欢社交聚会。没有孩子之前,他们的生活自由自在、充满激情。可是现在,他们的生活规律和方式已经越来越不是他们所期望的样子了,因为2岁的女儿伊丽莎白越来越多地“黏”着他们。

  今天,应朋友的邀请,他们决定再去体验一次久违的攀岩。自从有了孩子之后,他们已经拒绝了很多次朋友的邀请,疏远了“年轻”的冲动。

  但是,伊丽莎白一看见爸爸妈妈正在准备出门的用品,就开始叫喊:“我也要去!”

  两人一边忙着整理行装,一边劝说女儿:“爸爸妈妈今天要去爬山,你去太危险,还是在家里和阿姨一起玩吧。听话!”

  可是伊丽莎白并不满意他们的解释,也许她根本没听爸爸妈妈的解释,因为她并不在乎出去干什么。

  伊丽莎白依旧执著地拽着两人的夹克衫不松手,“别走!别离开!带上我!”

  妈妈放下手里的活,蹲下来想说服伊丽莎白:“别这样,宝贝,我们爱你。等你长大一些我们会带你一起去的。今天你就跟阿姨在一起,不会有事的。”

  “不!我要跟你们一起去!” 伊丽莎白声嘶力竭地叫喊,几乎要哭出来了。

  妈妈叹了口气,似乎每次出门都要不可避免地经历这样一番折腾,她的攀岩兴致已经消失了一半。

  “赶快!没有时间了!”丈夫提起旅行袋,先妻子一步迈出了大门。看来,说服伊丽莎白是没有希望了。妈妈强行挣脱了伊丽莎白的小手,一狠心“嘭”地一声关上门。与此同时,她听到身后传来伊丽莎白“哇”的一声大哭,那哭声充满恐惧、无助和委屈。

  这是很多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的烦人却也感人的一幕。

  孩子对父母的这种感情,可以追溯到婴儿和他的第一照料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依恋,即母婴依恋。通常半岁前,孩子会不加区分地对所有的人微笑。但到了六七个月左右,他们看见陌生人会哭。如果陌生人要抱他的话,那更是不得了,小孩子会挣扎着对父母伸出双手。父母不要觉得尴尬,这是孩子发展的正常阶段,是出现母婴依恋的一种表现。

  母婴依恋一般分为安全型和焦虑型两种。

  研究表明,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实验室),如果母亲在身边,具有安全依恋的孩子会津津有味地玩玩具。如果陌生人(试验者)走过来,他们会对他微笑。如果母亲要离开,他们会很不安,但不会闹得很厉害。当母亲回来时,他们会欢迎母亲,而且很快安静下来,接着做自己在做的事情。而焦虑依恋型孩子的表现则有很大的不同。同样在实验室这个陌生的环境里,他们不能专心地玩玩具,经常缠在母亲身边。当陌生人走近,他们会非常害怕,有时候可能会哭。如果母亲要离开,他们会做出强烈的反应,大声哭闹。即使母亲回来了,他们也不能完全安静下来,依然表现出很不安的样子。

  可见,孩子体验和表达分离焦虑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同的是,安全依恋型的孩子是适度表达焦虑,如果父母比较耐心地安慰他们,孩子就对分离比较容易接受,有更强的独立性和探索性。相反,焦虑依恋型的孩子不能接受分离,每次都把双方搞得筋疲力尽、心情恶劣,并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为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父母应该从建立孩子的安全依恋开始。

  一、对孩子的需要迅速做出反应。

  研究人员指出,照料者对孩子的需要很敏感,对孩子的要求做出适当的反应,这对建立孩子的安全依恋非常重要。

  哭是婴儿和父母交流的一种主要方式。特别是头几个月,当孩子饿了、冷了、累了、尿布湿了,或者想要和父母玩、想要父母抚摸时,他们都会哭。父母要敏感地察觉到婴儿的需要,给与迅速、正确的反应。

  有的父母担心孩子一哭就去抱会宠坏孩子,让他多哭一会儿倒可以锻炼他的肺。事实上,对一个哭泣的婴儿迅速做出反应,不一定每次都要抱起来,可以是拍拍孩子,跟孩子说话、唱歌,或者是抚摸孩子的皮肤。这些反应会让孩子学会信任父母,建立安全依恋。从长远来说,会减少他们哭的次数。

  另外,平时经常和婴儿亲密地接触,比如拥抱、亲吻、按摩,以积极、快乐的情绪与孩子相处,在孩子自发探索周围环境的时候,给与鼓励和帮助,也会增强孩子的安全感。

  孩子的性格各不相同。有的孩子很容易被安抚,有的孩子却很困难。父母要根据孩子的特点来慢慢调整自己的行为。但有一点很重要: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值得信任、可以依靠的。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有时将自己生活、工作中的情绪宣泄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的态度完全取决自己的心情好坏,有时候和孩子很亲近,有时候又不理不睬。这样的话,孩子会变得很困惑,因为他无法预知自己的行为将会引起怎样的反应。这一方面影响了他对父母的信任;另一方面也影响孩子和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交往。

  二、和孩子玩“躲猫猫”的游戏。

  在婴儿时期,因为认知水平的限制,孩子会以为只有他们看得见的东西才是存在的。这就是为什么当孩子看不见父母的时候产生恐慌的原因——他们以为父母消失了。

  所以,在孩子半岁了以后,我们可以和孩子玩“躲猫猫”。游戏是这样进行的:父母躲在某个物体后面,叫孩子的名字,让孩子练习寻找,然后出现在孩子面前。这个游戏虽然简单,但它能让孩子学习到客体永久性的概念,即一件东西在我们看不见的时候,仍然存在。同样的道理,父母离开后还会再回来,这并不是可怕的事情。久而久之,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这种恐慌就会逐渐消失。

  三、建立良好的告别和重聚仪式。

  为了消除孩子在父母离开后的不安全感,暂时离别前,父母最好和孩子告别。有些父母害怕孩子哭闹,经常偷偷摸摸地走了。等孩子发现父母不见了,他们会更加恐慌。所以,每次都跟孩子说明你要去哪儿、去多久,说完后拥抱孩子、亲吻孩子。回来的时候也和孩子说明你干什么去了,并且拥抱、亲吻孩子。因为孩子会受成人情绪的影响,在和孩子告别时,父母自己要平静,温和。告别和重聚如果能够建立一个固定的方式,孩子会慢慢习惯的。要注意的是:第一,不要让告别仪式太长。第二,千万不要走出门又走回来,反反复复,让孩子更难适应。

  父母还可以告诉孩子离开后他该干什么,你又在干什么。这样,能够尽量减少他的担心。比如妈妈可以说:“红姐会为你做晚饭、给你讲故事、帮你上床睡觉。爸爸和我去参加一个朋友的聚会,大约晚上10点回来。”或者说:“我现在要去书房工作,你在客厅玩积木。我做完工作时,你的积木肯定也就搭好了,我们可以一起读一个故事。”

  还有些家长通过游戏来让孩子为将来的短暂分离做好准备。

  有一位母亲知道自己要做手术住院,决定事先和孩子说明。小女孩才3岁,好像对这件事不感兴趣。

  妈妈说:“让我们来玩妈妈住院的游戏吧。”她拿出几个娃娃,分别扮演妈妈、孩子、医生、护士,还有保姆。妈妈拿着娃娃预演将要发生的事情:“妈妈去医院看病了。妈妈不在家里,宝宝一定会想,妈妈去哪儿啦?我要妈妈!但是妈妈不在家里,妈妈在医院看病呢。宝宝一定想妈妈了,不要紧,阿姨会来陪宝宝。妈妈在医院也会想宝宝的。过了几天,妈妈从医院回来啦。宝宝好高兴啊!妈妈抱住宝宝,亲宝宝。宝宝也亲妈妈。”

  这个游戏在妈妈去住院前玩了很多遍。开始大部分情景都是妈妈说出来的,但是慢慢的,孩子也参与进来。她拿着医生和护士的娃娃,跟他们说:“你们要好好照顾妈妈。让妈妈早点回家。”

  到妈妈真的要去住院的时候,孩子和妈妈说:“不要担心,妈妈,我会在家等您回来的。”

  如果你每次出门都是一声不吭就走了,孩子就会不断设想你什么时候又会突然消失,心理会时刻处于压力之下,这样,也就会更加喜欢纠缠在你的左右。即使当你在家的时候,他可能也会紧盯着你,使你难以有自己的空间,并且也影响了孩子独立意识的形成。所以,平时在家时,父母也应该经常鼓励孩子,让他感到能够独自一个人玩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比方夸奖孩子:“妈妈做饭的时候,宝宝能自己玩积木,真了不起!”这将进一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能力。

  四、切忌对孩子说“不要你了”。

  孩子都是害怕被父母遗弃的,但是很多人对此却没有足够重视。有的家长在生气时会威胁孩子(通常是孩子在商店耍赖要玩具的时候):“如果你再这样,妈妈自己走了,你留在这儿吧!”如果这样的威胁生效了(孩子乖乖跟你离开),你就在孩子的心理埋下了可怖的种子,让孩子产生可怕的想象,想象自己被父母遗弃,一个人孤孤零零。如果遗弃的威胁没有生效,有可能是孩子看透了你的“伎俩”,对你的信任打了折扣,也可能是对你产生了怨恨,“不要就不要,我还不要你了呢!”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对孩子的心理都是很大的伤害。

  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孩子对父母的依恋中其实包含着孩子对父母深厚的爱。父母应该珍视这种包含深厚爱意的依恋,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避免伤害孩子那颗柔弱的心。

  所以,不要和孩子玩“遗弃”的游戏。如果别人这样逗孩子:“你妈妈/爸爸不要你了”,一定要制止。

  从建立孩子的安全依恋开始,高度重视并积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保证他们成人后能够拥有健全的自我独立精神,这是高效能父母应该养成的一种教育习惯。

  对孩子的需要迅速做出反应。

  和孩子玩“躲猫猫”的游戏。

  建立良好的告别和重聚仪式。

  切忌对孩子说“不要你了”。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依恋  安全感  独立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