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孩子该不该打?什么时候打才有效?

http://www.sina.com.cn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2010中国杭州名师名校长论坛在西湖边落下帷幕,这次探讨的话题是“学前教育”,昨天最后一个保留节目是《我和幼教专家零距离》——请前来参加研讨的教育专家与现场30多名家长提问互动。

  席间,好几个家长讨教,现在都说孩子不能打,要民主,但有时候孩子真的不像话,怎么办?

  [调查]

  10个家长8个打过孩子

  孩子越来越宝贝,尤其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大多舍不得打。不过,记者在早报e家家长群当中调查了10名2至5岁学龄前儿童的家长(爸爸2名,妈妈8名),发现大多表示会打孩子。

  其中,承认体罚过孩子的有8人,在这10名家长中,认为体罚“很有效”者,5人。体罚之后后悔者,7人。体罚之后,再回头和孩子讲道理者,仅两人。

  网友“平面设计”,儿子5岁。

  “有一次,他脸脏了,我叫他去洗,他就不肯去,我就给了他一巴掌,不管他了。孩子哭了一阵,去洗脸。”事后,“平面设计”问儿子,为什么要不听话?孩子说,我想玩一会再洗嘛。“当时我就有点后悔了,如果孩子告诉我‘想玩一会再洗’,也不至于要打他,其实还是不打的好,道理能讲通最好。”

  于先生,儿子今年6岁。大约三四岁的时候就打过,原因是孩子不吃饭,喂他都不肯吃饭,还跑来跑去。

  “我就拿筷子打了他的手,手上有了一道红印子,说实在的那以后我也怕打伤他,也就吓吓他。”

  “冷处理法”有时挺有效

  除体罚外,家长常用惩罚孩子的手段,还有对孩子的哭闹“不予理会”的“冷处理法”,10名家长,运用这一手法者7人。

  网友“蝌蚪”,孩子快5周岁了。

  “我好像就是打过她屁股一两次,都是因为她有意挑衅我,比如我让她别躺在地上‘撒泼’,她还非要躺得更脏给我看,我就忍不住打了她。还是冷处理有用,我真板起脸,不理她,她会乖乖向我来讨饶的。”

  网友“悠悠的大姐姐”,宝宝3岁。她表示,孩子撒泼,一般就是“冷处理”。“宝宝很在意爸爸妈妈对他的感受的。”但她同时表示,“冷处理”也要适可而止,给宝宝一个台阶下,否则宝宝也会伤心的。一般来说,父母可以分唱“红白脸”。最重要的是,爷爷奶奶辈是最容易向孩子“撒泼”屈服的群体,所以“冷处理”法务必要争取他们的支持。

  [专家]

  小时候也被罚过跪搓衣板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学前研究所所长朱家雄说:“十多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几乎没有家长不打孩子的,因为我自己就是这么被母亲教育的。”

  朱教授说,小时候母亲给了他1毛2分钱去买麻油,他打了1毛的麻油,剩下两分买了零食,对母亲说了谎,但被识破了。

  结果因为这件事,朱家雄被罚跪搓衣板,从那以后他没有说谎过,每次想起“跪搓衣板”,就会觉得很可怕。

  “但是现在好像世道变了,我媳妇、儿子就从来没有打过我的孙女。他们说舍不得,但是我觉得,其实关键时候还是应该打下去,把握好度,应该适当警示他。”

  打孩子是一门需要讲分寸的艺术

  这次与家长对话的薛烨老师,是哈佛大学博士、美国孟菲斯大学教授,从事教育心理和研究系发展心理学研究。他坦然地说,自己也有忍不住想对孩子动手的时候。

  “现在我女儿4岁,有时候也会做让我非常恼火的事,我的手不自觉地就扬起来了。明明知道打了孩子之后会心疼,但当时还是忍不住。”

  他说,在中国的家庭中,家长树立权威最通常的模式就是“打”。曾有位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调查,依据家长不同的教育模式,把孩子分成三组。

  第一组孩子的家长,都是既讲权威,又有民主,必要时,会和孩子商量问题。第二组孩子的家长,仅讲“权威”。第三组孩子的家长,很少摆权威,和孩子相处都是“商量型”。最后结论是,第一组孩子的学业成绩比较高。

  所以,体罚不应该被全盘否定。但他也表示,打孩子是一门很需要讲分寸的艺术。

  薛烨表示,很多家长其实和他一样,打过孩子,可能会后悔。他说,可以通过自我反省的方法,减少打孩子的次数。一巴掌下去之前,应该想想,每次是不是都是孩子的错,还是自己不了解孩子为何犯错?

  两岁之前最好不要打孩子

  刘少英是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的教师,研究“婴幼儿心理发展”,自己也有个两岁的女儿。她在昨天接受记者调查时提出,打孩子没有对错,关键是为什么要打孩子,“很多家长现在是基于两个理由打孩子,一是宣泄怒气,二是考虑面子,但是这种打效果并不好,而且孩子也会把这种教育模式继续延续到孙辈头上。”

  “打是重要的教育手段,起到威慑的作用。关键是打了之后,孩子冷静下来之后,你得告诉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为何要打他,什么是允许的,什么是不被允许的,这样才算是正确运用了‘打’的手段。”她说。

  两岁之前最好不要打孩子,因为从心理学角度讲,孩子这种时候不能接受大道理,却会吸纳你传达的负面情绪;两岁之后,孩子才开始渐渐明白为什么自己会挨打。

  □通讯员 徐寅超 本报记者 杨影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行为  教育  培养 
留言板电话:010-626763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