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这样营造沟通氛围

http://www.sina.com.cn    《说给孩子听,做给孩子看》 

  言传加身教(或者身教辅以言传),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当你不仅重视言谈内容,也在意你所营造的沟通氛围时,效果就更好了。不论多大年龄的孩子,沟通的氛围都会传达给他们一个信号,那就是,你有多么重视他或尊重他。

  周密地计划。两个人之间进行交流的最佳距离是0.5~1.5米,不能再远了。但是跟孩子交流时的身体距离要取决于他的年龄。非常小的孩子通常喜欢紧贴着你的脸,甚至要坐在你的大腿上与你交谈。但是当你和孩子脸贴脸时,是很难进行语言交流的,而且这也越过了人与人之间应有的界限。年龄越大的孩子,越是希望能保持更远一点儿的距离,甚至会超过你想要的距离,比如会隔着房间。当你想把你的孩子从房间另一头或从另一个房间里喊过来,或从沙发喊到电脑旁边时,一定要想好怎么说。你可以这样说:“我知道你在你的房间也能听到我讲话,但是我很在意我们的谈话,你能不能过来一下,这样我们面对面讲话不是更好吗?”接下来孩子不可避免地会有些嘀嘀咕咕不情愿,但此时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可能年龄较大些的孩子通常会比较忙一些,你可以为谈话提前计划时间,这样会更容易达成交流。你可以问问孩子:“看你现在正忙着,我们什么时候找个时间聊聊呢?”

  场所,场所很重要。适当的谈话场所很容易引导孩子进入谈话交流,尤其是谈那些比较沉重的话题时。我比较喜欢在车里进行交谈,这不仅因为车内谈话时不用注视着对方的眼睛(因为会有一些比较敏感的话题或年龄大点儿的孩子会比较敏感),而且在车里谈话会让双方都清楚谈话将何时结束,因为当你们到达目的地时,谈话也就随之画上句号了。堵车时间是谈话的另一个好时机,因为此时谈话很惬意很贴心。记住,沉重的话题不要留在睡前讲,除非你想让孩子度过一个不眠之夜。如果面对一个年龄较大的孩子,或者要进行一场比较严肃的谈话时,可以计划进行一些小活动,比如散散步、一场远足或出去吃顿饭,这些都会对营造交流氛围有所帮助的。

  我的一个客户珍妮特很认真地计划了一场跟她10岁儿子之间的谈话,这场谈话势在必行,但当她知道这会引发比较激烈的反应时,她改变了先前的计划。当母子二人在沙滩上散步时,珍妮特开启了话题,她字斟句酌地解释他们周末的计划取消了。丹尼尔变得很愤怒,言辞很激烈,并且疾步走在前边甩开他妈妈,珍妮特没有立刻上前去抓住他,而是由着他发泄了一阵子,等他足够平静之后,他们才开始谈话,而不是争吵。如若不然,争吵会在所难免。

  与孩子之间不要有阻隔。当你和孩子进行谈话时,要清楚你们之间会有什么阻隔,有时一张咖啡桌、一叠衣服或是面前的桌子都会成为你和孩子之间的阻隔,从而影响你们之间的交流。可以告诉他:“我想听清楚你跟我讲的每句话,并且我想让你好好听我讲,我们一起坐在沙发上好好聊聊吧。”

  噪音也是障碍。电视、收音机甚至流淌的水声都会让人从谈话中分散精力,清除这些杂音会给孩子一个信号,那就是你跟他之间的谈话很重要,你想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他这里,同时也是在告诉他:你也要认真对待这次谈话。“你跟我讲的话非常重要,因为我真的非常希望听到你想说什么,所以我们谈话时,关掉你的音乐。”

  跟你的孩子在同一个高度上进行交流。可以让高个儿的孩子坐下来跟你交谈。同一个水平线上的眼神交流会让你们很容易进入良好的沟通氛围,避免那种父母高高在上的感觉。当我教六年级学生时(我的身高是1.62米),跟那些高个儿的孩子谈话时,我会说:“来,坐下,我们谈谈。”

  不要强求孩子跟你眼神交流。可能你的爸爸当年常常用手托住你的脸,让你的眼睛正视他,可是这种举动对你和孩子的谈话是没有正面作用的。实际上,这么做只会让孩子分心,他会想:我恨我爸爸端着我的脸,真讨厌!这时他并不会把精力集中在听你讲话上。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孩子,尤其是那些存在感知整合问题的孩子,他们要做到注视你的眼睛是需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的(关于感知整合问题请参见下面的框格内容)。他竭尽全力试着将视线集中在你的脸上,反而不能够好好听你讲话。相反,孩子无须看着你,也能好好听你讲话。

  但是注视对方的眼睛是对人的一种尊重,也是需要让孩子掌握的良好习惯之一。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可以要求他做到这一点,并且孩子越大,就越容易要求他们做到。但是对那些性格比较害羞或内向的孩子来说,要求他们注视别人的眼睛的确是个不小的挑战。

分享到: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成长  沟通  技巧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