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中心 > 教育中心 > 家庭教育 > 《家长也要听孩子的话》 > 正文
亲子故事
我们知道,孩子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不虚心接受。我们总是期待孩子能够诚恳接受,并努力去改正。可事实是,很多孩子并不会这样做。
崔晓力是个非常贪玩的孩子。最近奶奶病了,妈妈要他每天放学后6点必须回到家里陪伴奶奶,因为妈妈6点要从家里出发,去电视台录节目。
临时受命的崔晓力拍着胸脯答应妈妈,并保证在奶奶生病期间按时回家。第一天,崔晓力因为在操场上踢了一会足球,晚了10分钟。妈妈没说什么,原谅了他。第二天,他又晚了10多分钟。他自己觉得很不好意思,一进家门就给妈妈解释:“我踢足球的时候,突然想起我要回家照顾奶奶,于是就赶紧往家里赶,没想到还是晚了10多分钟!对不起,妈妈!”
这次妈妈有重要的节目要录制,已经有好多人在等她,见到儿子就忍不住发火:“你怎么就不能守点信用呢?以后不许你踢足球了,省得你耽误事情!”
听了妈妈的话,崔晓力非常委屈:因为现在同学们还在操场上踢足球呢,而自己已经回到家里来照顾奶奶,只晚了10分钟,妈妈就责怪自己。
这位妈妈以剥夺孩子最喜欢的体育运动的方式,惩罚孩子的迟到行为,引起了孩子的不满。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已经剥夺了孩子从内心深层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过程,让孩子认识不到错误。
那么,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对待孩子的错误,孩子才能欣然接受呢?
沟通技巧
1. 表达出不满就够了
对于自觉性比较强的孩子,我们只需要表达出自己的不满,让孩子认识到错在哪里就可以了。这个时候,我们千万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要给孩子扣帽子,说什么“淘气包”、“吵闹神”、“厚脸皮”、“胆小鬼”,更不要攻击孩子的人格,说什么“没良心”、“缺德鬼”之类的话。
2. 提出有帮助性的办法
家长指出孩子错误的时候,千万不能含糊其辞,甚至让孩子“自己去想”。家长要为孩子指明“出路”,使得孩子明白自己哪里错了,这样孩子才有改错目标,效果才明显。
家长要态度明确,跟孩子讲清楚他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要避免陷入什么误区。
3. 说出你的期望
孩子都愿意成为父母眼里的好孩子。所以,当孩子表现较差的时候,家长不妨说出自己对孩子的期望。
比如,“我希望你能帮助妈妈做些事情,那样妈妈就不会太累!”“妈妈希望你在学习上再用功一些,这样你才能学到更多知识!”“妈妈希望你不要这么挑食,这样对身体和智力发展都不利!”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家长说出对孩子的期望,最能唤醒孩子的上进心。
4. 让孩子明白做错事要付出代价
做错事情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一点孩子可以从父母身上学到。比如,父母违反交规被惩罚,就要告诉孩子自己被惩罚的原因;父母因为做事不利没有完成工作任务,被扣了工资……关于这些情况,父母都可以跟孩子说说。
李灿红明天要参加舞蹈训练,可是她舞蹈鞋还没有买回来。此刻,她正在央求妈妈带她去买舞蹈鞋,可是妈妈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做,妈妈不想影响自己工作。
妈妈说:“昨天下午,我说过要带你去买,可是你玩游戏上了瘾,所以没有去成。我现在要做饭、洗衣服,收拾厨房,带你去买鞋,这些事情谁干?”
李灿红说:“洗衣服、收拾厨房我来做!买鞋回来后我就做,好吗?”妈妈点点头,和女儿去买鞋了。
孩子明白了做错事情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道理后,就会尽力把事情做好,少犯错误;即使孩子犯了错误,改正错误的时候,也会比较积极。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