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有的孩子为什么非常没有自制力?

http://www.sina.com.cn    《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 

  和亲戚一起出去玩,我们都带着孩子,他的三岁多了,比周周大一点点。路上,这孩子看见街边店里的玩具汽车,要求爸爸给他买。亲戚说这样类似的车子家里有很多,每次都只玩一会儿就扔到一边,这一次无论如何不能买了。他拒绝了儿子的要求。孩子当街大哭起来,赖在地上不走。我过去和他解释了不买的原因,但他执意要买,躺倒在地上撒泼打滚。看这阵势,估计无论说什么,这孩子暂时是听不进去了。

  亲戚说,儿子最喜欢使这一招了,尤其在他妈妈面前,妈妈每次都心软依了他,儿子每次都得逞。我说:“你既然决定不买了,那就要坚持到底,随他撒泼也好、赖地也好、哭也好,由他去吧。只要你不妥协,他觉得这一招无效,下次就不会使了。”亲戚听了我的,没管孩子,任他当街撒泼。我们一行人在旁边继续说我们的话题。过了一会儿,孩子见哭闹撒泼没用,渐渐偃旗息鼓,哭声愈来愈小,自己从地上爬了起来。当然,玩具车最终没有买。

  这一幕大家应该不陌生,一些孩子不懂节制,在吃和玩方面最为显著:无节制地吃,无节制地玩。譬如看见新玩具就闹着要买,而家里已经有很多类似的玩具;零食要买好多好多,吃到不想吃为止;到游乐场玩玩具,玩了一遍又一遍,玩到不想玩为止;把饭桌上好吃的菜都夹到自己碗里,最后却剩着……我一位邻居说她家9岁的小侄子和8岁的小侄女曾经一次喝光了整整一箱旺仔牛奶!

  这种行为的原因是孩子不能对喜欢的事物保持适度,一味放任自己的欲望。现在大多数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们都想给孩子最好的,不管孩子提出什么物质要求都会拼命满足。

  一位朋友的儿子,9岁了,只要看到同学有了新的装备,哪怕他家里已有,仍然吵着要买。朋友说儿子根本不懂得节制,更不懂得珍惜。我问朋友:“是不是你们对他有求必应,比如要什么就买什么?”朋友非常吃惊,说你怎么知道的?我说:“任何孩子的问题都来自于成人的教育态度。孩子不懂得节制、不懂得珍惜,一定是因为家长满足了孩子的一切要求。家长有求必应,当然会让孩子毫无节制;任何事物得来太易,孩子自然就不懂珍惜了。”

  适度是一种美德,在周周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引导她做任何事都要保持适度。我们到公园游乐场玩,每次玩之前我都会和周周约定,每种游乐设施都可以玩,但每种都只能玩一次。记得第一次到游乐场玩那种豪华转马,周周非常兴奋,玩了一次后还想玩。我对她说:“我们说好了只玩一次的,周周要说话算数。”周周想玩的心情太强烈了,哼哼唧唧的眼泪就下来了。我看她这可怜的小模样,差点要心软。不过转念一想,约定好了就要做到,如果现在满足她一时的欢愉,“适度”的美德就养成不了。我温和地拒绝了她再玩一次的要求,并且提醒她前面还有别的好玩的项目。周周见我非常坚决,便不再坚持,转而玩别的项目了。再大一点的时候,去游乐场玩,我们每次都约定玩几项游乐玩具,这个数目由周周自己定,有时是3次,有时是5次,玩满约定的次数就不玩了。就算是面对再诱人的游乐玩具,周周也能遵守约定,适可而止。

  吃零食也是如此,再好的东西也不能暴饮暴食,应该适度。大部分零食属于垃圾食品范畴,对于身体有害无益,我们并不严厉禁止,但是要求周周少吃。周周面对美食诱惑也能做到适度,她最喜欢吃肯德基,但每次她只要求买一个鸡腿。有一次带周周逛街,逛累了,我们到街边小吃店休息,顺便吃点东西。我们每人点了一杯冰饮料加一根油炸火腿肠,还有一些别的小点心。火腿肠的味道不错,吃完一根后我还想再吃一根,就跟服务员说了。这时周周大喊起来:“妈妈你不记得了,火腿肠是垃圾食品,不能多吃的!”我有些尴尬,但又感到很欣慰。可不是吗,我怎么就不记得了呢,口口声声跟周周说垃圾食品要少吃,到了自己头上却禁不起美味的诱惑!我忙和服务员讲不要了,并对周周说:“妈妈忘记了,幸亏有周周提醒。”和我们一起的朋友故意逗周周,“要不,你再来一根?”周周说:“我不要,妈妈说过,垃圾食品不能多吃,不然会生病的。”朋友惊叹不已,她说从来没有看见一个孩子能抵挡美食的诱惑!

  一位家长看了我的博客后,质疑我为什么规定周周坐玩具马只能坐一次,不是说要给孩子自由吗,为什么不让孩子坐个够?为什么在孩子想去小伙伴家的时候我又会欣然应允,这岂不是有些前后不一致吗?我说,这两件事其实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培养孩子适度的美德,让孩子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适度;而去小伙伴家里玩,这是孩子正常的交往行为,不管发生在何时,只要没有影响自己和他人的休息,我们都应该支持孩子去小伙伴家玩,这是给孩子自由。给孩子自由并不是让孩子做什么都可以,在自由的基础上,必须建立一定的规则。让孩子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分享到:
更多关键字: 潜能  培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