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养育二岁宝宝的烦恼事

http://www.sina.com.cn    聪明宝宝 

  主持人:

  经常有妈妈向我咨询宝宝的事情,我发现2岁左右宝宝的妈妈们困惑最多。

  家有2岁宝宝的爸爸妈妈们,欢迎你们都来谈谈育儿中的烦心事,自己是怎么教育家里这个令人头疼的小宝宝的,有什么心得,有什么经验想和大家分享,都来说说吧。

  花雕与熊  纠结的2岁,用心去了解

  这个月底,茉就要满2岁6个月了。自从迈入两岁的门槛,她的身体和心智都像春天的植物一般自由旺盛地生长着。掌握的词汇已经足以表达她大部分的诉求,能够自如地跟大人们进行沟通交流。她的心智已经“成熟”到懂得如何对大人们进行一番小小的“调戏”并且因此而乐不可支。她已经学会了思考,遇到难题时会自己寻找解决的办法,而不是一味地哇哇大哭。可是,别忘了,她到底还只是一个不满两岁半的小孩,尽管她似乎已经明白、了解,却还不够理智。

  关于2岁,斯波克医生是这样说的:“他们既独立又依赖,既可爱又可恶,既慷慨又自私,既成熟又幼稚。他们一只脚踩在温暖安逸、充满依赖的过去,另一只脚却已迈入了独立自主、充满发现的未来。”他描述得真是贴切,他真了解孩子。

  纽约艾米   任性的2岁,冷静面对

  孩子在2岁左右开始发展出自我意识,他们逐渐明白自己是独立的个体,喜欢对任何事情都做出自己的选择。此时,也意味着他们不再听从家长的指令,无论家长说什么,他们总会说“不”;一些要求得不到满足也会大声哭闹,发脾气。如何让这任性的2岁比较平和地度过?我渐渐地总结了一些原则和方法:

  1.冷静再冷静

  试想一个无法控制的孩子就已经够糟糕的了,如果再加上一个失去理智,大发脾气的家长,那会是什么样的场面。所以家长必须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感到马上要情绪失控,应该暂时离开,做个深呼吸,等到心情平复了再继续。

  记得有次我们出门,外面刚下完大雪,嘉宝非要穿一双单薄的运动鞋,我拿给她的靴子说什么也不穿。眼瞅着我们就要迟到了,我一下子提高嗓门吼道:“怎么这么不听话,快点穿上!”结果是她开始大哭,最后还是不穿,我们也没有出门。等到我们两个都安静了,我跟她说:“这么冷的天,穿靴子才保暖。”她很理解地说:“以后下雪我就穿靴子。”家长是孩子行为的模范,家长如果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冷静地应对,孩子也会学习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情商的一部分。

  2.给孩子适当的自由

  只要不涉及安全问题,可以让孩子做出自己的决定。不过他们还没有能力真正独立自主,所以家长给出多项选择常常会很奏效。比如晚饭是吃面条还是饺子,下午做手工还是去公园玩,穿红色上衣还是黄色上衣,等等。既让孩子有参与决定的成就感,又不会让家长觉得太过离谱。

  3.发现和大力表扬孩子的正确选择和行为

  当家长赞美孩子的某种行为时,这是一种积极的正反馈,会让孩子更有动力去重复和强化这样的行为。建立孩子的正确行为规范比以后再纠正孩子的错误要容易得多。

  语心  麻烦的2岁,初步培养自控能力

  观察儿子及其同龄孩子2岁时的表现,感觉最难处理的就是情绪。以个人经验,要想大家“相安无事地”渡过这terrible two,以及未来成长过程中难以预料的N个terrible阶段,有一点很重要:训练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换句话说就是从小要让孩子练就自律、自我调节、自我排解的能力。

  首先要立规矩。让小朋友知道大是大非,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尤其是教给他处理问题的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帮助孩子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自我控制能力。

  其次是慢慢引导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或者说帮助孩子适当地疏解情绪。让孩子明白凡事都要守规矩,不能任性,随心所欲,更不能以发脾气、哭闹等方式要挟。

  比如我家小朋友在2-3岁时常常因为玩积木搭不好,或是某个要求得不到满足等等哭闹。我们通常的处理办法是,如果他是因为玩游戏自己不满意而发脾气,就跟他一起想办法解决他的难题,慢慢引导他懂得在遇到难题时(比如自己做不了的事情)要想办法或者向别人求助,而不是哭。如果是因为无理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哭闹,那就先由他渲泄,等他稍稍平静后再跟他交流,给他机会倾诉自己的不愉快,然后跟他解释为什么刚才那样做不好,至少要让他明白,乱发脾气是无济于事的,也是不好的。

  孩子小,领会不了太多的道理,只能靠我们做父母的坚持原则,用耐心和爱心一点一滴地灌输,在这过程中你也会发现,孩子乱发脾气、任性的时候少了,而更愿意用语言交流的方式把心中的不快说出来,向你求助。

  蛋蛋妈     欣慰的2岁,爱和自由+适当的规则

  蛋蛋2岁3个月,是个小丫头。从目前情况看,她还不是那么的terrible,尤其在遵守规则方面,蛋蛋的自律表现很多时候让妈妈感到欣慰。如何培养宝宝自律,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1.给予孩子充足的爱和关注,加以高质量陪伴

  充足的爱和关注等于尊重孩子、平等对待孩子、对孩子的情感需求保持高敏感度并及时回应。关于真正的平等,我的体会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如果不想别人对你大吼大叫,请你也不要对你的孩子这样做。可以经常换位思考一下,或许孩子坚持的那个事情真的对他很重要。

  蛋蛋有段时间睡觉要穿着颇为紧身的针织衫睡,如果妈妈一再要求她脱掉她会大哭,全力抵抗。后来妈妈也想通了,她是那么地喜欢那件绣了字母和小熊的针织衣,睡觉都想穿着,那就穿吧!

  高质量陪伴意味着父母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和孩子相处的时间里,哪怕那时孩子的游戏让你感到很枯燥,哪怕那时孩子让你读的书已经读了无数遍了,请你仍然把心思放到孩子身上。

  2.对孩子的非情感类需求延迟满足

  当蛋蛋越来越多地开始自主表达需求的时候,视当时的情况,针对她的一些非情感类需求我不会全部马上予以满足。比如,看到别的小朋友吃草莓,蛋蛋很眼馋,马上表示她也想吃。我对她说家里昨天刚买了很多水果,下周我们去超市时再买草莓。蛋蛋都能欣然接受!但是要注意延迟满足要以充足的爱和关注为基础!

  3.建立规则的时候一定要“温和而坚定”

  蛋蛋有没有碰到过抗拒规则而大哭大闹的时候?有!比如看电视时走太近了,警告过后仍然不听,妈妈直接关掉电视,蛋蛋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但是妈妈从来没有因为蛋蛋的哭闹而责骂过她。这个时候妈妈会搂着蛋蛋安慰她,平静地等她的负面情绪发泄完。

  另外,建立规则要适当适度,我记得心理专家周正老师在一期育儿访谈节目上说“对孩子说不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超过20%”,规则太过了,不光孩子很难执行,还会对孩子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障碍。

  主持人点评

  上周在商场里,看到一个2岁左右的孩子,一直在哇哇大哭,妈妈怎么哄都没用,年轻的妈妈手足无措,脸上带着无奈、焦虑、烦恼、疲惫等诸多表情。我女儿好好看了说:“这个小孩真烦,他怎么那么不讲道理呀!”我对女儿说:“你以前也有这样的情况呀,和这么小的宝贝讲道理,他是听不懂的。”

  记得好好快2岁的时候,有一次不知因为什么原因,一口气哭了半个小时,而且是那种撕心裂肺地哭,因为以前从没有过这样的情况,我以为她是哪里不舒服,于是全家人赶紧出发,带她去儿童医院看急诊。可是一出门,该同学立刻“雨转晴”,看着外面的风景手舞足蹈起来。后来还是去医院做了一番检查,当然什么事都没有。我至今还记得那位儿科医生说的话:“宝贝的身体一切正常,刚才的大哭是发脾气呢。2岁了,就是这样啊,我家的孩子小时候也是一样。”

  从两三岁开始,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现,每一位妈妈可能都会遭遇类似情况,自己天使般的宝贝突然变成“小恶魔”,既担心又烦恼,常常濒临崩溃。关于Terrible Two的原因和对策,前面的妈妈们已经说了很多非常好的观点,我更想强调的是,我们要用欣喜的目光来看待宝贝的成长——从一个完全依赖成人的柔弱婴儿,发展为具有强烈自我意识、复杂情绪的幼儿,这个阶段的孩子,思维发展超越了身体,因为行动总是跟不上想法,所以总有很多“成长的烦恼”,这个时候就非常需要妈妈的爱心和智慧。

  发展心理学认为,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发展出社会能力并逐渐内化。与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非常有助于孩子的社会化发展。请妈妈们多学习和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修炼自己的耐心和言行,既要呵护宝贝的自主意识,又要逐渐开始建立规则,温柔坚定地陪伴宝贝成长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

  以下是关于如何应付“恼人的2岁”的办法汇总,是我以前在学习时,根据国外学术专刊和心理学专业书籍中的内容整理出来的,供父母们参考:

  1.做有弹性的父母:了解孩子本来的节奏以及特别喜欢的或不喜欢的。最有弹性的父母倾向于拥有最不具反抗性的小孩。

  2.做孩子温柔的港湾:想象你自己是一座安全的港湾,设有安全的界域,孩子可以从这里起航去发现世界,但不时回到港湾寻求安慰和支援。

  3.让家成为孩子的乐园:在家里放置一些不易摔破的东西,确保没有安全顾虑,满足孩子大胆好奇的尝试和玩耍。

  4.避免体罚:体罚经常是无效的,而且可能导致孩子做出更多破坏性的行为。

  5.提供选择:选择是有限的,既尊重了孩子,又可以给孩子一些控制。比如“你是现在去洗澡,还是先讲故事再洗澡?”

  6.在执行必要的要求时,保持态度的一致性。许多孩子拒绝妈妈的要求是为了表现出他们的控制欲,但是他们所说的未必就是真实想法,最终还是会遵从父母的要求。

  7.不要随意打断孩子。除非有绝对的必要性,否则不要打断孩子的活动。父母需要等待,直到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

  8.给予建议,不要使用命令。当对孩子提出要求时,面带微笑给一个拥抱,不要给予批评。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分享到:
更多关键字: 行为  培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