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爸爸的死亡”对子女的影响

http://www.sina.com.cn    《爸爸学校》 

  “爸爸的死亡”对子女的影响

  根据斯蒂芬·波特的观点,爸爸的去世是对子女产生重要影响的“爸爸要素”之一。不论是男女老少,当人们在谈论自己去世的爸爸时,都会意识到爸爸对自己的影响并由衷地感到惊讶。与爸爸不是很亲昵的人也不例外。当爸爸去世时,人们都表示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或者是一种难以承受的丧失。

  已成人的子女会在爸爸去世后,常常回忆自己走过的路并深思熟虑。慢慢地,自己喜欢的事物会突然变得很细小,变得无所谓。即使过了很多年,爸爸的去世还是会对子女的生活持久地产生影响。每当斯蒂芬·波特想要换一个职业时,都会在心里听到爸爸曾喃喃自语道:我从没那样轻易地放弃我的子女。

  阿尔贝·加缪也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爸爸。成人后的阿尔贝·加缪由于不能忘记对爸爸的怀念,便开始在各个记录保管所寻找爸爸的痕迹。据说当加缪死于车祸时,在他的车里发现了144页关于他爸爸的手稿。

  对韩国人信口雌黄的日本极端右翼分子石原慎太郎因在《斯巴达式教育》一书中曾提出过“夭折的爸爸是最理想的爸爸”这一令人瞠目结舌的说法,引起舆论的一片哗然。

  他居然说理想的爸爸是某一天突然在海里遇难的渔夫爸爸。身为渔夫的爸爸手把手地教未成熟的儿子撒网、捕鱼、拉网等技能。然后又教儿子为了捕鱼应该如何应对潮水、云雾、风等自然现象。这些都是爸爸一句一句讲出来,儿子一句一句记住,手把手教出来的人生智慧和应对自然的武器。

  但是,如果老练的爸爸只是将这些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儿子,那么儿子的一生也不过是爸爸一生的复制。如果有一天,在儿子眼里如此完美的爸爸死于意想不到的大自然的陷阱里,那将会怎样呢?而儿子只学到了应从爸爸那里学会的三分之二的知识。那么儿子只能为了妈妈或者是年幼的弟弟成为渔夫,自己随着爸爸留下的人生痕迹摸索着、想象着,将之前没有学到的知识掌握在手里。经历着反反复复的失败,在爸爸传授的知识中逐渐添加自己摸索出来的技巧。如果能够有丰厚的收获,那么他就会想象着爸爸曾经带回来的成果,产生强烈的共鸣。

  尽管石原慎太郎提出的夭折的爸爸才是子女最理想的爸爸这一主张令人震惊,不过回首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大多数人的确都不幸经历了幼年丧父的悲惨遭遇。被称为人类最伟大圣人的孔子,也是在三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爸爸,从爸爸那里没有获得任何的人生启迪只能与身为妾室的妈妈相依为命。大文豪托尔斯泰也在九岁时失去了爸爸。托尔斯泰的爸爸为了孩子们的教育搬到了莫斯科,却不幸过早地离世。前面提到的伯特兰·罗素也是在两岁的时候相继失去双亲,由奶奶抚养长大。代表朝鲜时代的大文豪退溪李滉是家里八个兄弟姐妹中的老小,在出生后七个月的时候,身为进士的爸爸李植因病去世,于是妈妈一人承担起了八个孩子的抚养教育。朴氏担心别人指手画脚地说寡妇的孩子没教养,于是便比其他人更严厉地对子女进行管教。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分享到:
更多关键字: 家庭  教育 

企业服务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