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自己创造的知识永远都不忘

http://www.sina.com.cn    《学习是对人生应尽的礼仪》 

  自己创造的知识永远都不会忘记

  其实,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都是基础性的知识而已,在我看来,利用这些基础知识寻找答案的过程,才是真正的“学习”。

  在你抓着头皮,咬着牙,熬夜背数学公式、英语单词、历史事件等知识时,虽然过程会非常辛苦,但这些都是在给你的知识面打基础。而且,无论是在学习中也好,或是在生活中也好,通过这些掌握的基础知识去寻找答案的过程,其实也是融合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真正经历“学习”的过程。另外,我们在把书中的知识存入大脑的同时,也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方面出现的问题。这样说起来,无论是高考也好,SAT考试也好,考试的本质就是测验一个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活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把教科书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做法和习惯让你在巩固所掌握的知识的同时,也会同时丰富你的解题思路。而且,这种把所学到的知识活用到生活当中的学习方法,会在你的记忆里停留很长一段时间。

  空口无凭,举个例子吧。假设我们在背英语单词—学过英语的朋友们都知道,无论我们读多少遍,写多少遍,在心里默念多少遍,这些做法的记忆效果总是差强人意的。我的做法是,用单词造句或写文章,这样操作的效果非常不错。如果需要用第一次见到的单词练习发音或对话的话,可以找个人一起进行对话。或许,由于你的用法不当或发音上的错误会招来对方的嘲笑,但是衡量利弊的话,你会发现这是非常值得的。因为,对方嘲笑你只是暂时的事情,很快就会成为过眼云烟,而你从中得到的收获将会是受益终生的。

  上小学时,我在课堂上把“belabor(喋喋不休)”读错了,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笑。当时,授课老师立刻给我纠正发音。在我读7年级(相当于中国的初中2年级)的时候,有个朋友向我说道:“嘿,帕特里克!上周二我在体育馆看到过你。那时,你和另一个家伙在“喋喋不休”地抱怨着什么,所以没去和你打招呼。”当他说到“喋喋不休”时,我马上我就想起了“belabor”这个单词。是的。虽然在学习“belabor”这个单词时,别人嘲笑过我的发音,但重要的是,我记住了它。

  在学历史的时候,我没有死记硬背任何历史事件。比如法国革命,除了教科书上的内容之外,我还通过其他书籍从多个角度了解当时的情况,因此有关法国革命的历史,就在我的记忆中久久地保存了下来。

  在准备SAT考试的时候,我希望能活用自己掌握的所有知识。所以在复习的时候,除了与考试相关的书籍之外,我还去读了许多看起来与考试风马牛不相及的书籍。在当时,就连班里的老师也对我掌握的新知识非常感兴趣,经常会向我提出一些问题。在教科书里告诉学生的解题方法通常都是最快捷的方法或一些简单的要领,而我用从其他书籍里看到的公式解答题目之后,老师还会从别的角度告诉我公式的原理,因此,只要去回想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关于这些公式的小插曲,我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公式来。

  我从上补习班的同学那里了解到,补习班的教学模式,其实和我想的相差无几。在补习班,最大的好处就是学生可以直接向老师提问,而且是一对一的讲解。由于补习班里的老师给学生进行讲解时,还会和学生针对难解的题进行讨论,所以对学生们来说,也就自然而然地记住了每一个学习重点。  

  比如,你和补习班的老师针对某个难解的题目进行过一番讨论之后,在别的场合或书上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脑海里就会浮现出这样的想法:“啊,这不是两周前和老师讨论过的那个题目吗?”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相互作用。通过对话、提问等,在相互作用下,不仅能让我们从更多的角度去了解知识的重点,而且在记忆中停留的时间也是非常长久的。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从一出生就完全靠着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创造出某一种知识。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去创造出只属于“我”的知识。别觉得惊奇,这是完全可能的。学习也同样如此。现在,许多学生通宵背完单词之后仍没记住几个单词,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单词中没有“我”,而没有“我”的最大原因,恐怕就是你在背单词的时候没有形成之前我所提到的相互作用。

  虽然在前面我已强调过许多次,但我还是想再说一次,希望各位读者和朋友们不要仅仅为了考出好的名次和骄人的成绩而学习。换句话说,如果你的前面有两个选择:一是单纯考出好成绩,二是真正地掌握知识点(我敢断言,真正掌握知识点的学生也能考出好成绩),我相信聪明人肯定都会去选择后者。因为,有远见的人们都明白“学会制作面包的方法比免费获得100个热腾腾的面包更重要”这个道理。

分享到: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成长  教育  影响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