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你的信任,是孩子勇气的来源

http://www.sina.com.cn    《给孩子受益一生的抗挫力》 

  正面的鼓励可以让孩子充满自信,所以父母应该要常常对孩子说:“我相信你,你一定可以做得到。”

  除了前面提到的“做孩子的榜样”以及“拥抱孩子”之外,接下来我们要谈的是信任。即使是刚出生的孩子,也是需要被信任的,而所谓的信任,就是相信他可以。不过,信任的前提是孩子的能力真的可以负荷。

  然而,很多家长,一直都认为孩子的年纪还小,希望等他听得懂再鼓励他。这一等,可能就错过了关键的学习时机,父母一旦让孩子习惯被支配,习惯被认为自己没能力,那么他就真的会失去能力了。

  被信任为什么是培养挫折忍受力的关键呢?举例来说,当你被信任的时候,是否愿意克服即将或可能面临的困难,而不会一开始就退缩?。心理学家发现孩子在遭遇失败时,大部分会有两种反应:第一、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足所以才会失败。第二、都是别人的错。

  这两种类型的孩子,一个是过于自责、没有信心,另一个则是过于自信、太过强势,两种类型都有进步的空间。一般来说,父母会希望孩子可以先冷静下来,然后思考失败的原因,修正行为,避免再次失败,这是比较健康的处理方法。 如果家长一直告诉孩子,你可以的,并且在孩子遭遇挫折时,陪他渡度过,告诉他:“尽力就好,即使失败了,还是可以获得经验。”孩子就不会觉得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也会用比较正面、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了。

  婴儿期

  父母可能会想,我们可以给予刚出生没多久的宝宝什么信任感呢?从我的角度来看,其实,孩子可以告诉父母的讯息很多,端看父母有没有用心观察罢了。虽然,这个年龄层的孩子没有行动力,可是,当他饥饿的时候,他会告诉我们,当他不舒服的时候,也会告诉我们。这个时期所谓的信任感,就是父母要相信孩子表达出来的讯息,当孩子饿哭了,尽快提供他所需要的食物,当他表示不吃了,也不需要强迫他。

  然而,孩子哭泣的原因千百种,父母要怎么知道孩子是因为饿了,还是其他的原因所致?基本上,让孩子的饮食定时定量是很重要的习惯,若是从小就开始规律地喂食,并且在固定的时间帮他换尿布,就不难猜孩子哭泣的原因。

  有些孩子的肠胃比较不好,或许不适合一次吃太多,所以,父母可以缩短喂食的时间,减少每次喂食的分量。当孩子表示他已经吃饱了,不想再吃的时候,只要剩下的量不会太多,父母就要相信他已经满足,不需要再继续喂食;如果分量还剩下很多,家长可能要思考为什么,孩子是否有特殊状况,导致今天吃得特别少,并且观察孩子的生理状况是否出现异状,如果一切都很正常,那就可以相信孩子的表现。如此一来,当我们相信孩子释放出来的讯息,那么他就会有被信任的感觉。

  婴幼儿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年纪稍微长一些,行动能力也较强,同时,也因为他正处于一个尴尬的年龄层,所以很多事情,爸妈都会认定他还不会,所以没有给他尝试练习的机会。

  就以孩子会不会动手吃饭为例吧。身为妈妈的我,当然知道让孩子自己吃饭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当他自己吃完那一餐之后,我们可能要花两倍的时间替他清理环境。所以但是很多家长会贪图自己的方便,为避免孩子吃饭的时候饭菜掉满地而,所以亲自喂孩子吃饭。

  其实,如果我们从小就让孩子自己用“练习汤匙”吃部分的稀饭(饭要稍微黏稠一点,太稀的饭比较难舀),你可以发现,当孩子第一次将食物送进嘴巴里,他的表情一定很开心。

  一般而言,我会建议刚开始练习吃饭的时候,大约把五分之一的分量,留给孩子自己吃,五分之四的分量还是由家长喂食,这是练习的关键。一方面,让孩子有机会照顾自己,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孩子养成依赖的习惯。

  等孩子年纪稍长,也不要害怕让孩子自己用汤匙舀饭吃,虽然孩子会吃得的到处都是,但是他已经具备自行吃饭的能力,所以不要局限他。当孩子开始会照顾自己,随着年纪以及能力的提升,他可以独自完成的事情也会越来越多!

  等孩子已经具备自己的想法时(很多孩子在幼儿园就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在作做决定之前,可以询问他们的意见。例如,你今天想吃面还是米饭?不过,询问意见并不是让孩子天马行空地的自由选择,而是给他一个范围,让他在这个范围里作做选择。父母最好可以再分析这两样东西的差异,提供他选择的参考。

  曾经有家长对我抱怨,他们家的孩子都不爱走路,走两步路就说要抱抱,我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会不会是他的鞋子不合适啊?”因为鞋子不合适,穿了脚会痛,孩子当然不想走路。

  自从家里的儿子可以表达自己的意愿开始,每次带他去买鞋子,我会挑几双认为不错的鞋子让他挑,也给他试穿,再问他要选哪一双。

  基本上,我相信孩子已经具备作做决定的能力,他知道哪一双鞋比较好穿,只是他不知道如何表达,给他机会,让他自己作做最正确的选择。儿子从小就不会排斥走路,我猜想,这跟他的鞋子可能有关系,因为他试穿过的鞋子,脚不会因为走路疼痛,自然愿意多走路。

  如果父母认为孩子不行,那他也会认为自己不行;假如我们相信孩子可以,并且用尽方法激励他,那么他一定可以达成目标。父母必须知道,孩子不会到了十三岁,就能自行累积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切都是父母从小开始培养而成。而当孩子受挫时,能感觉到周围的人都在支持他,他就会增强摆脱困境的力量。

  温暖小贴士

  其实孩子的用餐习惯,要从他吃第一口副食品开始培养,父母要让孩子从小在固定的位置吃饭(给孩子一个专属于他的高脚餐椅,若是没有家长协助,他也无法自行下来),离开那个位置,就代表用餐时间已经结束。如果孩子坚持不吃,一定要离开那个位置,父母要与孩子先说好,如果他真的不吃,就表示他已经饱了,所以到下一餐吃饭前,都不再提供任何食物,包括饼干、糖果,或是任何零食。假如孩子向你要食物,千万不能心软,因为饥饿的感觉可以提醒他,下一次不能够任性不吃饭。现今有很多孩子,吃饭都要家人追着喂,必须花费很多时间,这是需要改善的习惯,而好习惯的养成要按部就班,毕竟,教养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与大家共勉之。

  幼儿期

  上了幼儿园之后,孩子开始会接触到不一样的课程,你相信中班的孩子会做炒蛋,大班的孩子会炒饭,甚至是切水果、削皮?我想大多数的父母可能没有尝试过让孩子自行处理这些琐事,其实,只要给孩子机会,他绝对可以做到。

  我的儿子所就读的幼儿园,每个星期三早上,他们要负责烹调自己的点心,所谓的烹饪课不只是涂果酱、烤面包这么简单,他们要做黄金炒饭(玉米火腿蛋炒饭),或是章鱼烧(用真的章鱼烧烤盘,让孩子做章鱼烧),以及自己削皮、切水果,做水果色拉。或许以孩子的年纪还无法自己完成所有的步骤,但是孩子可以跟着老师的脚步学习,再加上因为是自己完成的点心,孩子吃起来感觉特别好吃。

  不过,为什么老师敢放手让孩子做这些家长认为危险的事情呢?因为老师会事先把该准备的安全措施都安排好,将发生危险的概率降到最低,并且事先教导孩子应该注意的事项,像是不专心听讲解时,可能会导致烫伤、流血等后果。而中、大班的孩子已经可以听懂老师的指令,所以只要提供适当的工具,他们应该都能顺利完成。

  如果老师可以在学校执行,那么家长可以让孩子在家里做什么呢?至少可以让孩子动手烤面包,倒牛奶,自己盛饭,甚至让孩子拿着小刀帮忙切菜,这些动作的重点不在于他的速度以及完成度,而是孩子能够动手自己做。

  儿子在学校养成烹饪的习惯与兴趣,回到家会主动说要帮我煮饭,虽然有他的帮忙可能会更忙碌,一个小时可以煮好的晚餐,可能要花两个小时才能煮好。可是根据我的观察,他做得越来越好,不但可以帮我切三色蛋、皮蛋和咸鸭蛋,还能够帮我打蛋,甚至于自己腌制小黄瓜。这个学习动手做的过程中,孩子难免会遭遇挫折,可能把蛋打破了,或是不小心用刀划破手,渗出血丝,但是,这一切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状况。

  父母必须让孩子从小养成帮忙做家事的习惯,让他对家里的事务有参与感。不过,父母要切记,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不管成果好与坏,我们都要鼓励他,千万别再做一次他完成的事情,此举将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表示你不信任他。孩子会认为,既然父母还要再做一次,那么下次他就不需要花时间帮忙了。我还是强调那句话:“相信孩子可以,他就一定可以做得到。”

  儿童期

  上小学之后,孩子开始自己搭公交车上学或走路回家,不过,现在的社会太紊乱,父母要担心的不只是孩子的能力,还包括孩子的生活环境是否安全,或许这也是导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能够独立的原因。

  以前的小孩,在小学三、四年级就骑着单车到处跑,跟着同学去玩,现在这种景象已经不可能出现在都市里,乡下地区也较为少见了。但是父母还是得想办法,让孩子自己面对一些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情境,例如,自己去买东西。日本有一位知名的绘本作者筒井赖子与绘者林明子创作了一本书《第一次上街买东西》,里面将孩子第一次上街买东西的情绪,描述得栩栩如生,那种既期待又怕受伤害的情绪,以及遇到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办的心情,幸好妈妈及时出现协助,解决了问题。

  在儿子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也曾经让他“第一次上街买东西”。记得那是个周末的早上,他的爸爸正好出去剪头发,中午要回来吃午餐。当时正在煮饭的我,发现少了一颗柠檬,但是炉上的热汤正在滚,我并不想熄火带着孩子出门,于是,我试探性地问了儿子,可不可以帮妈妈到路口的水果店买一颗柠檬,他很快就答应我,拿了钱,兴冲冲地一个人下了楼。

  虽然只是来回三分钟的路程,再加上水果店的老板与我是熟悉的朋友,我并不需要担心,但是他出门之后,我还是熄了炉火,偷偷跟在儿子后面。当他顺利完成任务走出水果店的同时,我再以飞快的速度跑回家,表现得好像没有出门似的。儿子回家以后,马上跟我说买柠檬的过程,然后兴奋地告诉我,他要去写日记,把他第一次买东西的事件记录下来,接下来的几天,他看到朋友就告诉人家,他已经会自己去买东西了。

  只是一件小小的事情,却可以让孩子有这么高的成就感,为什么父母不能信任孩子,放手让他去做呢?只要你愿意相信他,孩子一定能够做到的。

  青少年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算是半个大人了,此时的他,更需要我们的信任。若是孩子习惯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先跟你商量,那是最好的沟通模式,你可以通透过讨论,跟他说明你的想法,让他知道父母会如何处理这些事情。相对地,如果孩子不想跟你商量、讨论,那么你只能做一件事,就是告诉他:“爸爸、妈妈都很相信你,所以,不管你做了什么事,我们都相信你会保护、照顾自己,作做出对自己最好的决定。”万一孩子真的犯了错,父母千万要记住,打骂不但没有办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还会导致孩子因为害怕处罚,而不敢把事情的真相说出来,甚至会选择消极地面对他的人生。这时,父母只能接纳孩子,陪着他,一起解决问题,用行动来表现我们具有协助他的能力,让他相信我们是可以倚靠和信任的。由此可知,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对于培养孩子的挫折忍受力十分重要,那么每一次与孩子的互动,都可以利用与孩子沟通,做他们的榜样,增强他们的同理心、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力、反省意识、自我尊重意识等特质。

  通常,在青少年时期,功课好的孩子在主流价值上受到肯定,但是功课不好的孩子,在学业上不断被否定,导致自我价值感低落,转而寻求不同的支持。此时,如果爸妈可以引导孩子发展自己的优势,并给予他支持与肯定,他一定会朝自己有兴趣、有能力的方向成就他的人生,像是世界面包冠军吴宝春、世界女子高尔夫球选手曾雅妮都是这样的例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必须被打破,当父母看到孩子的优势,他才会觉得自己优秀或成功。而孩子也才能知道,唯有倚靠自己的兴趣发展,才能出人头地,因为支持自己往前走的,不是外在的任何诱因,而是孩子的内在动机。

  事实上,如果父母百分之百信任孩子,他就会表现出值得信任的行为。

分享到: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成长  行为  影响 
  • 新闻陕西微笑局长杨达才严重违纪被撤职
  • 体育欧联国米两度落后补时平 利物浦5-3逆转
  • 娱乐北欧杂志再登英王妃裸照 称满足读者好奇
  • 财经最大面粉企业陷致癌门 北京市场建议停售
  • 科技12306火车票网购攻略(十一版)
  • 博客台湾为何没研制原子弹 日系车主的厄运
  • 读书太阳旗坠落:日军不愿提及的十大败仗
  • 教育南方科大校长回应招生“回归”高考
  • 育儿小学教师16年前生二胎16年后被开除
  • 健康大米里加硼砂? 喉癌组织真能咳出来?
  • 女性时装周模特豪放露肉 凯特王妃亚洲行美妆
  • 尚品一席关于龙虾的盛宴 跑车界的北欧爱迪生
  • 星座运势有气无力的下周 秋分转运禁忌
  • 收藏30万纯金盘被掉包 树瘤价值超过黄金
  • 热点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