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聚会上,朋友抱怨说,他孩子的老师留了篇题为《难忘的事情》的作文,他女儿写的是在裁缝店看到裁缝两岁的小男孩儿被一米长的布绳子拴在桌子腿儿上玩耍的情景。从孩子稚嫩的文章看得出,此事对一个十岁女孩儿的触动着实不小:旁人生活的艰难、对弱者的同情、感恩、无奈……而当孩子眼巴巴期待老师也对此产生共鸣的时刻,发下来的作文本上除却“小学生要写小事,不要写大事”的批语外,却无一字褒奖。朋友描述他女儿当时的样子,真是无异于被泼了盆凉水的落汤鸡。
同样的问题也曾发生在我自己孩子的身上,可见这种现象的普遍性。女儿是语文老师的得意门生,“水平决不输高三”是老师经常的评语,但却时常发生作文连分儿都不给的怪事,和老师沟通后才晓得,女儿同样是犯了“写大事儿”的忌讳,“写得太深,不适合中考的要求,会吃亏的。”老师的提示,苦心可见。
由此看来,赞美孩子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赏识的背后考验的不仅仅是师长的智慧和能力,看来千里马常有,伯乐亦有,在培养人才的问题上是远远不够的。
这件事不禁让我想起不久前,远在惠灵顿读小学的小外甥女Ivy的一次作业,也是一篇作文,名为《特殊的家人》。同一个题目,班上的孩子交出的作业从内容到形式却是大相径庭:诗歌、记叙文、PPT……而老师照单全收,并让每位学生朗诵自己的作品,当堂点评。从评语中看得出,老师没有任何框框,只管打着灯笼,拿着放大镜在挑学生们的闪光点:内容平淡的,表扬文采;语法不行的,赞美境界。Ivy因为写了一篇介绍曾祖母的小文章而获得老师的赞赏,并得到了一次在全班同学面前做讲座的机会。天知道,刚到新西兰一年的11岁的Ivy,英文还说不利落,搞出的讲座会是个什么模样,但看她美滋滋的样子,活像只骄傲的小公鸡。从此,平时令她头疼的日记,魔术般地成为了她每晚的享受。
时任美国第一夫人的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在1996年出版的一本书《举全村之力》中曾有这样一段话:“智力在每个人出生的时候就注定了,它是我们基因的一部分,无法改变,而给孩子们提供良好的营养、与孩子多谈话、给他们足够的鼓励、悉心照顾他们早期发育的每一个阶段,就会让他们在学业、智商和情商方面大有长进。”而在我们的教育体制之下,老师的赞美之言却被无奈地加装了防护的围栏。
当下,以“高质量”著称的中国式教育的确使孩子们学会了演算数以千计的习题,比起西方的小孩,我们似乎是赢在了起跑线上;而国外的“简单”教育为何却慷慨地放弃了我们教育中对知识千锤百炼和按套路答题的部分,转而让孩子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早早地了解生活的常识、时事、外交甚至政府的运作上呢?比如在西方国家的中小学就有许多诸如这样的项目:孩子们如何掌管州政府、男孩女孩如何治国、模拟联合国工作。类似的活动在我们许多中国家长看来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而洋人却不这么看,他们认为,以一种恰当的方式让孩子们尽早接触真实的世界,对孩子们今后的人生会有很深远的影响,对他们将来更好地参与全球竞争十分有益。
大家都认同的一点是:优质的教育源于高明的导师。智慧的引导者绝不会是那些只知道板着面孔给孩子的作业标记对错的裁判,却是属于那些懂得怎么使孩子增长才干的伯乐。高水平的导师惠及的是几代人的未来,思想禁锢的引导者很可能会引发民族的衰败。
但这里面却存在着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伯乐不仅仅是选拔出来的,他们更需要良好环境的濡养。我也曾不止一次地听说过现在中小学老师的选拔会出现千里挑一的火热局面,入选者按理说当属精英无疑,而他们实际的从教状况却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结果。那么是选拔机制出了问题,还是原本高素质的人才被重压下的工作负担或不尽如人意的教育体制“低水平”了?这的确很值得当前从事教育改革的官员们认真思考。
“It Takes a Village”,这是非洲的一句谚语,意思是“养育一个孩子需举全村之力”。由此看来,经济条件那么落后的非洲尚且懂得把最优质的资源用于孩子,相信身处经济飞速发展中的中国教育也不会甘心输在这个起跑线上吧。而事实上,近几年,我国中小学生留学潮的汹涌之势已经在提醒我们,留在起跑线上的孩子已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