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满足的人更接近幸福

  《唐翼明解读颜氏家训》

  划定欲望的边界:懂得满足的人更接近幸福

  在这个世界上,许多道理极其明白简单,但就是有很多聪明人偏偏想不通、想不透,而且古今中外皆然,看来永远都改变不了。关于人心的贪婪就是其中之一。有句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用“蛇吞象”来比喻人心之贪婪,实在是最生动不过了,蛇那么小,象那么大,蛇怎么吞得了象呢?又有什么必要去吞象呢?可蛇就是想吞,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陈水扁做了八年台湾领导人,光薪水就有上亿新台币,折合人民币二千多万,再怎么挥霍,这辈子也够花了,为什么还要冒着坐牢的风险去贪污那么多钱呢?陈水扁的老婆吴淑贞年近花甲,整天坐在轮椅上,能花多少钱呢?她的贪心比陈水扁还大,陈水扁的“成功”主要就是因为背后有这么一个“伟大的女人”。

  庄子早就说过:“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庄子·逍遥游》)鹪鹩是一种很小的鸟,偃鼠是一种很小的老鼠。小鸟做巢,树林再大,也只能做在一条树枝上;老鼠饮水,河水再多,顶多也只能喝满一肚子;要贪那么多干什么呢?

  可古往今来,像陈水扁夫妇这样的人史不绝书,这些人并不蠢,为什么就想不透呢?和珅的故事这些年来随着电视剧广为流传。他是清乾隆时期的权臣,后来被乾隆的儿子嘉靖赐死,据说,被没入官府的财物相当于大清帝国十来年国库收入的总和。当时有句民谣:“和珅跌倒,嘉靖吃饱。”和珅这人一点都不蠢,而且极其聪明机巧,为什么料不到后来的下场呢?用被赐死的代价,去贪这么多对自己并无用处的钱财,除了说明他实在是晕了头,还能说明什么呢?所以成语说“利令智昏”,看来真的不夸张。

  和珅是古人,陈水扁是今人,和珅的例子并没有对陈水扁造成震慑,陈水扁绝对知道和珅的故事,却没有从他身上吸取任何教训。千千万万的和珅、陈水扁走在前面,后面的人看到他们杀了头、坐了牢,但还是有许多人踏着他们的足迹“勇往直前”“前仆后继”。现在,每天翻开报纸,总会看到几个小和珅、小陈水扁被揭发出来,被双规起来。当他们被揭发、被双规的时候,也许会想起和珅和陈水扁,也许会后悔不及,但为什么在这之前就想不到呢?

  一、在欲壑面前止步:欲不可纵、志不可满

  有个成语叫“欲壑难填”,欲望人人都有,没有欲望就没有生命,欲望是推动人前进的重要动力。但欲望又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把你推向成功的峰巅,也可以把你推向罪恶的深渊。在“欲壑”面前,要戒慎恐惧,要有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尤其是已经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千万要深思。《红楼梦》里有副对联说:“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有了一定的名和利,“富”到一定的程度,“贵”到一定的程度,就应该想想“缩手”的问题,不要一味放纵。等到无路可走的那一天,恐怕连回头的机会都没有了。

  所以见惯兴亡的颜之推在《家训》当中特别写了《止足》一篇,告诫子孙在贪欲面前一定要“止足”。“止足”二字,可解为“知止”“知足”,一个人在欲望面前要控制自己,要懂得满足,要懂得止住自己的脚步,才不至于掉到欲望的深壑里去。“止足”也不妨解释为“止于足”,够了便该停止,不要过分贪求。

  在《止足》篇一开头,颜之推就引用《礼记》的话说:“欲不可纵,志不可满。”

  欲望不可以放纵,心意不可以完全满足。为什么呢?因为任何东西都有一个边界,唯独一个人的欲望和心意是没有边的,如果自己不控制的话。

  有个民间故事很生动地讲述了一个人欲望膨胀的过程。说是有个穷光蛋,捡到一个鸡蛋,就津津有味地向老婆描述他未来的梦想。他说,我先把这个蛋寄到邻居家的鸡窝里去孵养,孵出一只母鸡来,长大了就可以下蛋。一个月生十五个蛋,下了蛋我再拿去孵,不到两年我就会有三百只鸡。拿着这些鸡去卖,可得黄金十两,换回五头小母牛,养大后母牛生小牛,三年后可得一百五十头牛。卖了牛可得黄金三百两,拿去放高利贷,三年后便变成五千两。拿这些钱去买田地,种豆、种稻、种高粱,我就会得到一万石粮食。拿着这一万石粮食,就可以买更多的田地,盖漂亮的房子,讨小老婆……这就是欲望膨胀的过程。这个故事的结局是,老婆听说他要讨小老婆,突然酸从心里起,醋向胆边生,一巴掌打过去,一个鸡蛋的家当就此完蛋。

  事实上,所有不懂得控制欲望、无限膨胀的人,最后的结局都是这样。

  曹操做了宰相以后,曾写过一篇《让县自明本志令》。中间有一段话,说他自己少年时代并没有什么很了不起的志向,只是不甘心被别人看作凡夫愚子。在被举为“孝廉”以后,只希望将来能够做一个郡守,把地方治理好,得到一个清廉的名声就可以了。后来碰到黄巾起义,天下大乱,他就有了更大的野心,想“为国家讨贼立功”,成功之后能够封侯、做镇西将军,死的时候墓碑上能够写上“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这样就很满足了。不料,后来他的势力越来越强,消灭了各霸一方的袁绍、袁术、刘表,最后做了宰相。他很得意地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就有一点想当皇帝的味道了——后来他儿子曹丕当了皇帝,果然追封他为“魏武帝”。

  曹操这段话说得很坦白,一个人的欲望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膨胀的。曹操当然是有本事的人,运气又好,其实,袁绍、袁术、刘表这些人又何尝不想当皇帝呢?所以无论求富、求贵、求名、求利,如果不自己给自己划定一个边界,这欲望是没有满足的一天的。所以颜之推说“宇宙可臻其极,情性不知其穷”,宇宙都有边,“情性”,也就是欲望和心意,是没有边的,因此也就是永远不能满足的。如果我们任由这不能满足的欲望和心意牵引自己,就有可能走到罪恶和毁灭的深渊。

  那么,到底该怎么做呢?颜之推说:“唯在少欲知足,为立涯限尔。”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减少欲望,控制欲望,知所满足;为自己立定一个“涯限”,也就是界限,到了这个界限,就停步,就收手。

  我小时候在乡下过了几年替人砍柴放牛的日子。当时父母不在身边,差一点穷得要讨饭。我还清楚地记得,那个时候我只有一个很可怜的愿望,就是希望每年能有三十六块人民币的收入。为什么是三十六块呢?因为,那时候的米是一毛钱一斤,三十六块就可以买三百六十斤米;有了三百六十斤米,每天就有一斤米可吃,我就不会饿死了。你看这是多么卑微的愿望!可是随着年龄增长,境况改善,就想上学,上了初中上高中,上了高中上大学,上了大学想读研究所,读了研究所想出国留学……小时候只想每年赚三十六块,后来想一个月赚一百块就好,以后又想一千块,现在每个月赚一万块也觉得不够花了。到底要赚多少才够呢?我常常在心里告诫自己,现在这样就很好了,该满足了。

  六十岁的时候,我给自己写过三条箴言:只做自己想做的事,只做自己能做的事,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其它一概顺其自然。

  当然,一个人到底要立多高的“涯限”是因人而异的。颜之推的家族是当时著名的门阀士族之一,社会地位很高,他的“涯限”自然比一般人高很多。他引用九世祖靖侯颜含的告诫:“汝家书生门户,世无富贵;自今仕宦不可过二千石,婚姻勿贪势家。”这就是说,做官不要超过二千石,二千石就是二千石谷子,是汉朝太守的年薪,所以二千石也就相当于今天的省部级干部。这个“涯限”在一般人看来可能已嫌太高了,但我们要知道,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一个门阀士族轮流当权的时代,皇帝只是若干著名士族的“盟主”而已,地位并不那么牢靠,其他豪族也未尝不觉得自己就不可以当皇帝。“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有晋以来,除了司马氏之外,王敦、桓温,甚至陶侃,都曾经做过皇帝梦。南北朝事实上就已经是皇帝轮流做的局面了,所以像颜氏家族这样愿意克制自己,只做到二千石就罢手,已经算是很知足的了。

  二、常给自己做减法:满招损,谦受益

  颜之推说,以一家二十个人算(当时祖孙同堂,兄弟不分家,所以一家二十口是普通的士族家庭),奴婢不超过二十人,良田十顷(一千亩),有房子能够遮挡风雨,有车马可以代步,另外有数万存款,以备不时之需,这样就够了。如果超过了这个“涯限”,就应当“以义散之”,就是遵循道义的原则(例如周济贫困的亲友之类)把多余的钱散掉。如果还没有到这个“涯限”,也不可“非道求之”,就是不可不择手段地求取财富,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君子好财,取之有道”。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颜之推说“天地鬼神之道,皆恶满盈”,就是说无论万事万物,都是不喜欢太满的。古人说“物极必反”,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任何事情走到极端,就会向它们的反面转化。

  是不是这样呢?太阳走到天中,就一定向西方偏落;月亮到了满月,就一定慢慢缺损;花开到最盛,就一定逐渐凋落;江河水满,就会成灾。哪一样不是如此呢?有什么例外吗?前人有句话:“物无美恶,过则成灾。”没有什么东西比饭更好吧?但饭吃多了也会撑死。没有什么东西比酒更美吧?但酒喝多了也会醉死。如何把握分寸,不要让事情走到最满、最盛、最极端,这是一种智慧。

  颜之推说:“谦虚冲损,可以免害。”“谦虚冲损”就是让它不要满,满了就自己“虚”一点、“损”一点。所以说酒到微醺就最好,不要过醉。花未全开,月未全圆,这个时候就最好看。花,如果一定要看到全开,接下来你就要准备看它凋零的样子了。月亮如果一定要看到全圆,接下去你就要准备看它缺损的样子了。

  曾国藩晚年把他的书房叫“求缺斋”,别人求“圆”,他却求“缺”,这就是最有智慧的人。曾国藩从一个农民家庭出身的书生做到湘军统帅,做到一品大员,做到当朝宰相,做到门生故旧遍天下。他却一生力戒骄满,到晚年更加兢兢业业,更加谨慎小心,在一封又一封的家书中,不断地告诫子弟亲属,绝对不可奢侈骄横。所以,曾国藩能够至死不败,笑到最后。不仅如此,曾家后代也都很争气,出了许多科学家、教育家、外交家,一直到当代,一百多年了,子孙仍然发达。在近代名人之中,子孙如此发达的大概也找不出第二家。

  可惜,古往今来,能够像颜之推、曾国藩这样自觉到“盛满”的危害而力求“谦损”的人并不多。对于不少人来说,贪欲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在这个黑洞的强力吸引面前,他们止不住自己的脚步。在颜之推所处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

  西晋时有两个人,一个人叫石崇,一个人叫王恺,石崇是贵族,王恺是外戚,两个人互相炫耀自己的财富,看谁更多。王恺用贵重的麦糖来清洗锅子,石崇则用更为珍贵的石蜡当作柴火来烧。王恺不甘示弱,又用紫纱作“步障”(设在路边遮泥巴的屏障)四十里,石崇则用更贵重的织锦作步障五十里。石崇用一种香料当石灰涂饰房屋,王恺则用更贵的红石脂。有一次,王恺拿出一株二尺多高的珊瑚树,非常漂亮,市面上根本见不到,说是晋武帝赐给他的,以此向石崇炫耀。没想到石崇看了两眼,竟拿出一柄铁如意,一下就把珊瑚树击成了碎片。王恺勃然大怒,石崇却轻轻松松地说:“别大惊小怪,我赔给你就是啦。”便命令仆从抬出一堆珊瑚树,三四尺高的都有六七株之多,像王恺那样二尺多高的就更多了。弄得王恺目瞪口呆,惊羡万分。

  石崇还有一个豪华的别墅金谷园,占地千亩,流水萦回,奇花异木,珍禽怪兽,布满园中,更有美女数十,天天在里面唱歌跳舞。后来在“八王之乱”中,赵王伦的部下将军孙秀指名要石崇的爱妾绿珠,石崇不给,孙秀便派兵包围金谷园,绿珠跳楼而死,石崇也被抓去处死。刑前石崇叹气说:“这些家伙还不就是看中了我的财富吗?”抓他的人说:“你既然知道是你的财富害了你,为什么不早早散掉呢?”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是啊,石崇如果能像颜之推这样,给自己设立一个财富的“涯限”,超过这个“涯限”就散掉,他哪里会落到杀头的下场呢?

  做官到底要做多大?颜之推说:“仕宦称泰,不过处在中品,前望五十人,后顾五十人,足以免耻辱,无倾危也。高此者,便当罢谢,偃仰私庭。”就是说,官做到“中品”就可以了,就可以“称泰”,也就算官运亨通了。“泰”就是亨通的意思。官高过“中品”,就要主动辞掉,回家养老。

  什么是“中品”呢?就是“前望五十人,后顾五十人”。比方说,朝官一百名左右,中品就是五十几名,比你高的还有五十个,比你低的也还有五十个。这样一方面“免耻辱”,就是说,地位不算低,不算无能,朝廷出了什么事,也不至于拿你出气,因为还有比你更软的柿子;另一方面“无倾危”,就是说没有危险,也没有风险,因为你不是出头鸟,不是出头的椽子。一片林子中,你不是最高的几棵树,所以,风吹过来的时候,不会首先把你吹折,也就是俗话说的“天塌下来,还有长子撑着”。这其实也就是做官的中庸之道。听起来有点胆小怕事的味道,但的确是一个久历官场、见过风波的老人的经验之谈。

  我们应当记得,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政权更替频繁,政治动乱很多的时代,颜之推本人就经历了无数的兴亡动乱。他说“予一生而三化”(见他的《观我生赋》),就是说他一生三次做亡国之人:第一次是梁亡,他变成北齐的臣子;第二次是北齐亡,他又变成北周的臣子;第三次是北周亡,他又变成隋的臣子。“化”就是变。但他居然安然地渡过了这三次大变动,还能一直保持优越的社会地位,一直在朝廷为官。如果他官做得大,那么在变乱中就免不了首任其责,不杀头也会革职;如果他官做得小,新的政权就不会觉得有再使用他的价值。

  在乱世中,没有什么真理可言,也没有什么正统可言,无谓地做某一个人或某一个政权的牺牲品,是没有什么价值的。这不像抵抗外族的侵略,不会产生岳飞、文天祥、史可法、戚继光这样的英雄人物。所以,我们不必苛责颜之推,这也是不得已的自保之法。

  他很沉痛地说:“自丧乱已来,见因托风云,徼幸富贵,旦执机权,夜填坑谷,朔欢卓、郑,晦泣颜、原者,非十人五人也。慎之哉!慎之哉!”(自从天下大乱以来,我看见乘机得势,侥幸获取富贵,早上还大权在握,晚上就填尸山谷,月初快乐如卓氏、程郑,月底悲苦如颜回、原宪的人,不止十个五个。要谨慎啊!要谨慎啊!)

  卓王孙和程郑都是汉朝时著名的有钱人,所谓“富埒王侯”;而颜回和原宪都是孔子的弟子,两个穷光蛋。月初还像卓王孙、程郑那么有钱,而到月底就穷得像颜回、原宪那样了,真的是这样吗?古往今来,这种事屡屡发生,一点都不夸张。我们翻翻魏晋南北朝的史书,就可以看到许多这样的例子;再看看现在的社会新闻,这样的事情仍不少见。

  总之,求名求利本是人生常态,想富想贵也都很自然,但是,第一是要取之有道,不可不择手段;第二是要止足,要守中庸之道,要给自己立定涯限,不要贪进不已,自取其祸。这个深刻的道理,家长们不但要讲给自己的孩子听,更要以自己为榜样做给孩子看。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换一换不喜欢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