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引领孩子将玩具归位

  《爱的误区》

  顺应孩子内在发展需求就是顺其自然,顺其自然的同时如何建构规则意识,这是很多父母在育儿中遭遇的困境,在此,我们提出处理这个问题的原则:满足孩子内在发展在先,规则建构在后。比如,当锡坤在鞋架前试穿小朋友们的鞋子时,老师没有阻止锡坤,而是等待锡坤试穿完后,告诉锡坤要把小朋友的鞋放回到鞋架上,并协助锡坤一起归位。

  父母如何引领孩子将玩具归位

  归位是整个工作过程的一个部分,是最后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处理不好,直接影响到了孩子从这个工作中获得的精神愉悦,影响到了孩子对一件工作的完整性意识建构。在芭学园里,孩子们每次课堂结束后都要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这已经成为了课堂的规则。锡坤在教室里尽情尽兴地探索了珠子后,珠子散落在教室的地板上,大李带领锡坤进行归位,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遵循了以下的原则。

  ●引领锡坤进入归位的环节

  老师没有对锡坤进行归位的规则说教,也没有以旁观者或监督者的身份来要求锡坤归位,而是以锡坤伙伴的方式收拾散落一地的珠子,锡坤被老师归位的活动吸引后主动加入到归位的活动中,这就是引领的过程。如果父母以说教者、监督者和旁观者的方式来要求孩子对玩具归位,会引得孩子非常反感,从而抗拒父母,由此,归位的环节不能够落实。

  ●把正确的方式展示给锡坤看

  锡坤从老师手中拿过簸箕和扫把后,不知道怎么使用才能够把珠子扫进簸箕,此时,老师拿起扫把和簸箕,认真地示范把散落的珠子扫进簸箕里,反复几次后锡坤便学会了。这个过程中老师用具体的行动来告知锡坤方法。

  ●帮助锡坤完成归位

  在归位的环节,孩子已经感到精力不济,此时,孩子需要成人的帮助才能够完成归位,在引领锡坤归位的过程中建构他的归位意识,这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要求锡坤完成全部归位工作。

  ●不夸张表扬锡坤的归位行为

  当看到锡坤把珠子放入篮子后,老师说:“我看到你把珠子放进了篮子。”老师肯定锡坤的方式是如实描述锡坤的行为,而不是做出夸张的表情:“啊!你真是太棒了!!!”归位是工作的一部分,锡坤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而且是力所能及的事情,不需要这样的表扬来刺激。

  ●孩子的工作没有结束时,不要要求孩子归位

  如果孩子的这项工作没有结束,比如搭建的建筑没有完成,但是又到吃饭时间了,孩子需要将工作暂时停下来,这样的情况下父母不要要求孩子拆掉建筑,归位工作材料或者玩具。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换一换不喜欢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