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爱自己,从即刻开始

  《我心安处是幸福》

  别做个太要强和苛责自己的女人,鱼与熊掌毕竟不可兼得,我们不能要求自己在每一个层面上都做到完美,不能在办公室里羡慕别人花心思和时间所做的完美报告,在幼儿园里又羡慕别人和孩子一起动手完成的精美劳作,我们必须在这两头之间做出选择,决定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把哪一边的砝码多放一点,而且还必须清楚地告诉自己,不管答案如何,没有对与不对,只有好和更好。

  相传,女人是造物者由男人身上取出的一根肋骨吹气之后幻化而成的,因此,女人天生就该附属于男人,该压抑自己的成就动机,凡事以男人为天,以男人为尊。可是,绝大部分的女人不同意这个说法,想急切地证明自己绝对不仅仅只是一根简单的肋骨,因此有了激昂的女权运动,有了在办公室和家庭之间疲于奔命的双生涯妇女。

  虽然女权运动已蹒跚迈进了将近半个世纪,新时代的女性也已俨然拥有了几十年前女人甚至连想都不敢想的权利和解放。但纵使我们在许多事务上已经可以和男性并驾齐驱,甚至凌驾其上,可内心深处,在所有已经成功女人的内心深处,却都还有个十分清楚的声音在呐喊:“我们仍然觉得若有所缺,有时甚至疲倦和委屈。”

  是的,作为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现代女性,我们承受着比祖辈们更多的责任和重担。我们往往一人身兼数职,“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在我们身上体现得更为贴切,而且已经不是溢美而是残酷的现实。当我们白天在不同的场景轮轴转完之后,夜阑人静时,常疲惫得想哭,难过的不一定是身体的困乏,而是那漫天扑来的心里的疲惫。

  我曾经被一家跻身世界500强的国际大企业邀请,去为他们近100位大中华区的女性员工们讲一堂课。这些女性精英们都已经在公司里位居至少是部门经理以上或担任总部更高层的职位。她们各个学习经历优秀,成熟干练,并且至少会讲一种流利的外语。她们是公司新进和基层女性员工眼里和心目中的偶像,是“有为者亦若是”的参照坐标。

  那天我的演讲主题是“平衡”,包含了经常被问及的“家庭与事业的平衡”,以及“身心灵的平衡”。在我一个半小时的主题演讲之后,我还负责请上四位更优秀的总部级的总经理和副总裁们上台,一起进行30分钟的座谈。在那场30分钟热烈高昂的座谈中,让我十分欣喜的是,其中一位美国籍的资深副总裁在他的发言中好几次提到了我那场演讲中所说的话。他说,他总是宣称自己知道双生涯女性的辛苦,但事实上,他并不真正地了解,一直到听了我举出的一些例子。

  其中,最让他印象深刻,令他思考和反省的是,我描述了一个已婚、有小孩的爸爸,当他接到公司派他到外地出差几天的指示后,晚上回家,老婆帮他收拾了行李,第二天就出门往机场去了;可是如果同样的场景发生在一个已婚、有小孩的妈妈身上,这位妈妈首先会立刻启动一个应急程序,她会把谁负责接孩子、喂饱孩子、盯孩子做作业的事给安排妥当了,等完全确定她出门后的这几天孩子会被安全健康照顾,晚上,她才开始自己收拾行李,第二天千叮咛万嘱咐地离开家门,然后再还原到别人眼中职场干将的样子。可是,不公平的是,在办公室里或谈判桌上,没有人会理会你昨天晚上在家都做了什么,大家只根据你现在办公室里的表现来评价你。

  这位两鬓已略微花白的资深副总裁说,这完全就是过去的20年间发生在他和他太太生活中的情景。因此,那一刻,他不仅想立刻回家给辛苦的太太一个巨大的、充满感谢的拥抱,他同时也真挚地提醒当天在会场里为数不多的几位男性高管们,必须用更理解的心情和视角去对待这些奔波于家庭和职场之间,辛苦坚强的双生涯女性同事们。

  除了多重角色的身心负担之外,女人还惯于用莫名其妙的情绪来打击自己。遇到事情时,我们惯于先用感性的右脑思维,喜欢用感觉好不好来画地自限,喜欢用别人的眼光来评价自己。因此,往往事情的本身并不一定糟到能击垮我们,但与此同时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却总是那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另外,源于脑部结构和神经激素分泌的生理原因,女人天生喜欢求全,希望做好每件事情,让每个人都开心、都喜欢自己,可当最后累得人仰马翻笑不出来时,却发现这么委屈辛苦所换得的,还不一定讨好和受到悦纳。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能任性地调头走开吗?还是得继续忍耐下去?

  女性心理学专家们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女人必须学会爱自己”。我相信这是一句女人们已经听过八百万遍,而且已经耳熟能详的话。但问题是,完全认同这个理论的我们,该怎么做以及是否能做得到呢?请相信我,在这个问题上我思考了很久,也试着实验了我的假设,并得到了几个可行性的结论: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