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不同家庭的不同管教方式

  浙江都市网

  不同的家庭存在不同类型的管教方式,不同的管教方式导致不同的教育结果。一个人在实现社会化的过程中发生偏差,或者说他的心灵发生扭曲,最终的根源都是父母不恰当的教养态度。

  一味地溺爱、放任孩子,在教育中是极不可取的,但是疾言厉色对孩子有效吗?家长无休止地付出孩子能理解吗?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一个小的社会单位,家庭环境的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社会化的进程。

  第一,在所有家庭中存在着不同类型的管教方式。

  现代家长对孩子的管教一般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家长应该对照和反思一下,看看自己属于哪种类型:

  第一类,权威教养型。权威教养是指父母在家里有绝对的权威,对孩子进行高程度的控制。我小的时候,爸爸一说话我就害怕,那个年代的父母普遍很有权威,一直能控制孩子到二十多岁。现在的孩子和那个时候大不相同,十来岁的孩子就会对父母说:“你说的根本就不对,以后我的事你就不用管了……”由此可知,权威教养型有一个前提,就是儿童得认同父母的权威地位。现代社会,父母的权威地位呈下降的趋势。

  第二类,独断教养型。所谓独断,就是家长强调用控制的方式约束子女,属于这种类型的家长大多数使用威胁、体罚这样的方式来管教孩子。独断型和权威型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权威型是用内在的力量,是在孩子认同的基础上进行,而独断型家长则多数是靠暴力来体现的。

  第三类,溺爱教养型。溺爱教养方式,指父母给予孩子过度的自由,这个教养方式导致孩子无法制止自身负向的、不合理的行为和要求。如果孩子在家里没有养成良好的待人接物、合理处事的方法,到社会上他也不会很好地遵守规矩,也因此得不到别人的认同,这样的孩子会处处碰壁。

  第四类,冷漠教养型。这种类型的父母对子女疏于管教,大部分时间忙于自己的工作或娱乐休闲,漠视子女的需求。

  第五类,*教养型。家长对孩子的管教往往不是过于严厉就是过于松弛,而*教养型的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方式不愠不火、恰到好处。

  第二,不同类型管教方式下的孩子,会呈现不同的生长状态。

  家庭环境和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几种家庭教育孩子的结果通常是这样的:

  权威型和独断型这两种教养方式,最后的结果容易造成孩子胆小、神经质、憎恨甚至有暴力倾向,或者做事显得唯唯诺诺、畏手畏脚。其实,这些孩子心里不一定真的害怕,只是习惯于这种做事的方式。由于暴力的种子已经种在孩子的心里了,所以,一旦遇到合适的环境就很容易爆发出来。

  冷漠放任的教养方式会造成孩子任性、自大娇纵、目中无人。除此之外,还会依赖人、没有主见,并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这都是因为孩子小的时候没有形成对权威的一种依附,是家长放任管教的结果。

  溺爱教养型是中国家长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这种放纵和溺爱会造成孩子骄横傲慢、外表逞强、内心软弱的毛病。这种孩子的人生充满了情绪冲突,因为这些孩子在家庭中没有养成约束自己的习惯,造成了他在外面会处处碰壁的局面。

  外部世界的规则是固定的,如果孩子在家里已经树立了一种约束的意识,他会把那种外在的约束变成内在自我的约束,就会很快地适应外界的规则。那种在家里面养成放纵习惯的孩子,他会把外在的规则当成对自己的压迫,他的内心充满了情绪冲突,每天只能在愤愤不平的情绪中度过。因为,他感觉到自己不能适应外界的规则,但是又没有办法回避,这会给将来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最后一种是*教养型,这种教养方法强调对衡,什么叫做对衡呢?就是家长的制约和孩子的自由是统一的、一致的。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形成自立、自主、有爱心、懂得尊重他人等良好的品质,是一个既懂规则、又独立自主的人。

  我们要努力建设好的家庭环境,不断改进家教的模式,建设一种*的家庭氛围。这将对孩子走向社会,实现真正的、顺利的社会化有着重大的意义。

  因为,一个人在实现社会化的过程中发生偏差,或者说他的心灵发生扭曲,最早的根源都是父母不恰当的教养态度,由此可见,家长能够选择一种好的管教方式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营造新型家庭环境的6个细节:

  (1)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相对平等的,不能依仗自己的父母身份而对孩子进行专权管制。

  (2)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学会做力所能及的事。

  (3)告诉孩子要相信自己,而不能依赖父母或其他人。

  (4)每周组织一次家庭会议,所有家庭成员均有机会主持会议、发表意见,并对议题进行归纳总结。

  (5)父母应定期抽出一段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看报、出游等,增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

  (6)尊重孩子的合理要求和意见,不能武断地压制孩子的创造力。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