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缇萦救父

  《中华美德读本1》

  谁说小孩子不能为父母做事情?只要心中有对父母的爱,便能赢得别人的尊敬和喜爱,没准,你不但能帮助父母,还能为其他人都做一些好事呢。

  齐国临淄有个读书人叫淳于意,他喜欢医学,替人治病很有一套,因此出了名。后来他做了齐国太仓县的县令,可是他不愿意跟做官的人来往,更不会拍上司的马屁。所以不久他就辞去官职,仍旧去做自己的医生。

  有个大商人的妻子患了病,请淳于意医治。那女人吃了药不见好转,过了几天就死了。大商人把淳于意告到官府,说他是庸医杀人。当地官吏依律判处淳于意“肉刑”。那时候的肉刑包括脸上刺字,割去鼻子,砍去左足或右足三种。因为淳于意曾经做过官,就把他押解到长安去受刑罚。淳于意有五个女儿,可没有儿子。临走的时候,他叹着气说:“唉,生女不生男,有了急难,一个有用处的也没有!”

  姑娘们低着头只知道哭。淳于意最小的女儿叫缇萦(tí yínɡ),又是伤心又是气愤。她想:“为什么女儿就没有用?难道我不能帮助父亲吗?”她决定跟着父亲一同上长安去。淳于意到了这时候反倒疼着她,劝她留在家里。解差也不愿意带上小姑娘,害怕麻烦。缇萦可不依,寻死觅活地非去不可。没办法,解差只好带着她一块儿走了。

  缇萦到了长安,就要上宫里去见皇帝。皇帝哪里是能够随便见的。那时的皇帝是汉文帝,是个关心百姓疾苦的好皇帝,他规定谁都可以上书给他提意见。缇萦就写了一封信,到宫门口把信递给守宫门的人。不久,汉文帝就看到了信,才知道上书的是个小姑娘。歪歪扭扭的字,可是内容挺感人的。信是这么写的:

  我叫缇萦,是太仓县令淳于意的小女儿。我父亲做官的时候,当地的百姓都说他是个清官。这会儿犯了罪,应当受肉刑。我替父亲伤心,也替所有受肉刑的人伤心。一个人砍去了脚就成了残废,割去了鼻子,也不能再安上去。以后就是想要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我愿意给官家做奴婢替父亲赎罪,恳求皇上开恩宽恕父亲,让他好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汉文帝本来就觉得过去的肉刑不太合理,又感念于小姑娘的一片孝心,就把大臣们召集来,说:“犯了罪,就应该受罚。可是受了罚,得了教训,就该让他重新做人。我决定废除肉刑,你们商量个代替肉刑的办法吧。”

  大臣们商议出三条办法:废除脸上刺字的刑罚,改为做苦工;废除割鼻子的刑罚,改为打三百板子;废除砍脚的刑罚,改为打五百板子。汉文帝下了一道诏书,从此废除肉刑。

  就这样,小缇萦不但救了自己的父亲,也替天下人做了一件好事情。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