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三余”与“三上”

  《中华美德读本1》

  时间无处不在,“零头布”无处不有,关键取决于每个人是不是想拾取、能利用。一位美国作家曾算过一笔账:如果每天一小时能节约两分多钟,那么每天就可以节约一小时。也就是说,一天不再是24小时而是25小时了。如果每天挤一小时的时间读书,就意味着两周的时间可读完一本书,一年就可读25本书,十年就可读250本书。

  董遇,字季直,东汉时人。董遇小时候,家乡关中一带兵荒马乱,无法生活,只得与哥哥一起远走他乡。兄弟两个靠打柴度日,每天天还不亮,董遇就跟着哥哥上山了。他们把打来的柴背到街上卖几个钱,用卖柴的钱买些粮食蔬菜,勉强维持生活。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董遇始终没有丢下书本。不论是上山砍柴,还是上街卖柴,他的口袋里总是装着书,一有闲空,就把书拿出来阅读。别人都不理解他,连他的哥哥也常常讥笑他说:“连饭都吃不饱,还读什么书呢?”

  对于这些议论,董遇毫不在乎,照样如饥似渴地挤时间苦读。工夫不负有心人,董遇渐渐地成了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他为《老子》这本深奥的著作做了训注,还把对《左传》的研究成果写成《朱墨别异》一书。附近的读书人纷纷慕名前来请教,问他读书做学问有什么妙法。

  每逢这时,他总是淡淡的一笑,说:“书要熟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哪有那么多时间呢?”来请教的人说。

  “利用‘三余’的时间啊!”

  “‘三余’是什么意思?”来人迫不及待地追问。

  于是,董遇耐心地给来人解释道:

  “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利用这些时间可以读好多书呢。”

  无独有偶,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号六一居士,也是充分利用闲余时间的楷模。他说自己生平所做文章,多是在“三上”的时间酝酿成熟的。“三上”就是马上、枕上和厕上。欧阳修热爱读书,刻苦读书有口皆碑,这是和他母亲的教育分不开的,流传有以荻(dí)画地的佳话。

  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困,全仗母亲郑氏做针线活挣下的钱糊口。欧阳修家里根本连买纸买笔的钱都没有。一天,聪明慈爱的母亲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她在家门口的一块平地上铺了一层细沙,又折来了一根荻杆,把孩子叫到跟前说:“你用沙作纸,用荻杆当笔,不管你写多少字或画多少画都会用不完了。”小欧阳修听了高兴极了,蹲在这层沙土边上,用荻杆在沙土上不停地描画,写了一阵子后,把沙抹开,又重新写了起来。就这样,欧阳修在母亲的指导下认了很多字,学会了写诗作赋。

  欧阳修后来成长为很有知识的大文学家、历史学家。他22岁考中进士,开始做官,27岁就做了宰相,作为北宋中期文坛的领袖,提拔了苏轼、曾巩等一大堆著名弟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